负载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85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载驱动电路。在图1所示的负载驱动电路的情况下,在检测电阻123中流过驱动电流Io的1/N的检测电流Is(=Io/N)。这里,N是流过输出用源极(S1)的电流(=驱动电流Io)和流过检测用源极(S2)的电流(=检测电流Is)的分流比。分流比N由输出用源极(S1)和检测用源极(S2)的单元比决定。(*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驱动器等的负载驱动电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构成电流反射镜从而检测驱动电流的电流检测功能的负载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图8是现有的电动机驱动电路的方框图。在图8中,Tr801~811表示晶体管,VM表示电源电压,819表示电动机,821表示电流检测用放大器,823表示驱动电流Io的检测电阻。图中的虚线表示从Tr805→V相驱动端→W相驱动端→Tr811流动的驱动电流Io。在图8中,检测电阻823的一端和晶体管Tr803~811的连接点C连接到电流检测用放大器821的反向输入端,检测电阻823的另一端接地。还有,电流检测用放大器821的非反向输入端也接地。电流检测用放大器821的输出端连接到控制电路(未图示),该控制电路根据电流检测用放大器821的输出电压从而控制晶体管Tr801~811的栅极电压。即,驱动电流Io变化,那么C点的电压变化,则电流检测用放大器821的输出电压也变化。如果未图示的控制电路根据电流检测用放大器821的输出电压,例如,检测出驱动电流Io成为过电流,则控制Tr801~811的栅极电压,进行电流限制。通过以上的步骤,虽然以往进行驱动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驱动电路,根据由检测电阻检测的检测电流来控制驱动负载的驱动电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供给用MOS晶体管,其以规定的分流比分割漏极电流,具有将其中一个电流作为上述检测电流输出的检测用源极,和将另一个电流作为上述驱动电流输出的 输出用源极;以及 电流缓冲电路,其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上述检测用源极和上述输出用源极,从输出端将上述检测电流供给上述检测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越康裕
申请(专利权)人: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