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保护系统和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460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保护系统和电池系统。电池保护系统包括触发电路和分压控制电路;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输出端与分压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在触发信号输出端输出触发信号时控制分压控制电路的分压输出端输出分压信号;分压控制电路的分压输出端与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分压控制电路输出分压信号时,过放保护电路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截止,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使得过放保护电路关闭,同时电池保护系统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从而避免电池保护系统自身和负载电路消耗电流,电池电压可以长时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电压。当电池保护系统再次启动使用时,只需充电器激活一下就能正常使用,而不需要长时间给电池充电,提高了客户端的体验效果。

Battery protection system and batter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保护系统和电池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保护系统和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电池系统可以为应用系统供电。例如,当应用系统为显示设备时,电池系统为显示设备供电。目前的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和电池保护系统。在应用系统为待机状态时电池系统中的电池保护系统会自消耗电流,系统负载也会消耗电流,从而导致电池电压降低,容易导致电池电压下降到电池保护系统中的过放保护电路的过放保护电压以下。当电池系统再次启动使用时,需要先对电池系统长时间充电才能正常使用,影响客户端的体验效果。特别是目前小容量电池的应用系统,电池系统和系统负载长时间的自耗电特别容易导致电池系统进入过放保护状态,当电池系统再次启动使用时,需要充电器先对电池系统进行长时间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系统和电池系统,以降低电池保护系统和负载电路的自耗电现象,提高客户端的体验效果。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保护系统,包括触发电路、分压控制电路、驱动单元、过放保护电路、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在所述触发信号输出端输出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分压输出端输出分压信号;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分压输出端与所述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极连接,并作为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分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极作为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其中,所述分压信号的电压小于所述过放保护电路的过放保护电压,其公式为:;其中,VBAT为电池提供的电压,R1为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R2为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VOD为所述过放保护电路的过放保护电压。可选地,所述触发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与电池系统的输出负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系统的输出正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连接。可选地,所述触发电路还包括采样单元、逻辑检测单元和锁存及输出单元;所述采样单元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采样单元用于对所述第四电阻输出的信号进行采样;所述逻辑检测单元与所述采样单元连接,用于检测所述采样单元输出的采样信号;所述锁存及输出单元与所述逻辑检测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逻辑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锁存及输出。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MOS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述MOS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MOS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可选地,电池保护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和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保护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池保护系统中设置触发电路和分压控制电路,在触发电路输出触发信号控制分压控制电路输出分压信号时,过放保护电路输出过放保护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截止,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使得过放保护电路关闭,同时可以使得电池系统的输出正端和输出负端的电位相等,使电池保护系统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从而可以避免了电池保护系统自身和负载电路消耗电流,电池电压可以长时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电压。当电池保护系统再次启动使用时,只需充电器激活一下就能正常使用,而不需要长时间给电池充电,提高了客户端的体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池保护系统包括触发电路110、分压控制电路120、驱动单元130、过放保护电路140、第一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电路、分压控制电路、驱动单元、过放保护电路、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n所述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在所述触发信号输出端输出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分压输出端输出分压信号;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分压输出端与所述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n所述分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n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极连接,并作为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分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极作为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其中,所述分压信号的电压小于所述过放保护电路的过放保护电压,其公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电路、分压控制电路、驱动单元、过放保护电路、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所述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在所述触发信号输出端输出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分压输出端输出分压信号;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分压输出端与所述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分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极连接,并作为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分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极作为所述分压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其中,所述分压信号的电压小于所述过放保护电路的过放保护电压,其公式为:


其中,VBAT为电池提供的电压,R1为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R2为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VOD为所述过放保护电路的过放保护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开关;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与电池系统的输出负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系统的输出正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还包括采样单元、逻辑检测单元和锁存及输出单元;
所述采样单元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采样单元用于对所述第四电阻输出的信号进行采样;所述逻辑检测单元与所述采样单元连接,用于检测所述采样单元输出的采样信号;所述锁存及输出单元与所述逻辑检测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逻辑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锁存及输出。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锦茂张以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