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控制电路、充电芯片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60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包括振荡器电路、延迟校准及时序电路、目标电流获取电路及电流切换电路。振荡器电路用于产生一时钟信号,延迟校准及时序电路用于对所述时钟信号进行延迟校准,以输出至少一个控制信号,目标电流获取电路用于响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号,而得到目标电流,所述目标电流用于反映恒功率模式下的目标恒功率电流。所述电流切换电路路用于接收目标电流及用于反映恒流模式下的目标恒流电流第一预设电流,并控制输出目标电流以及第一预设电流中的其中一个。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充电芯片及电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控制恒功率模式下的功率保持一致以及保证恒功率模式切换至恒流模式的切换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换控制电路、充电芯片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特别涉及一种至少用于恒功率模式与恒流模式的切换控制的切换控制电路、具有所述切换控制电路的充电芯片及具有所述切换控制电路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充电技术发展迅速,快速充电技术也已经成为了目前终端的标配。一般而言,目前的快速充电技术在充电过程中包括了恒压、恒功率以及恒流三个阶段/模式。在最开始的恒压模式下,输出电流较小时,此时输出功率小于设定功率,则恒定电压(CV)输出;随着输出电流逐步增大,功率达到设定功率值之后,电流增大的同时,输出电压开始下降,维持恒功率(CP)输出;当输出电流增大到设定最大电流值时,进入恒流(CC)模式,输出电流保持不变,电压继续下降。一般来说,恒功率模式下,要求功率实时保持一致;恒流模式下,从恒功率模式切换至恒流模式的CC电流要精准。然而,现有技术中,往往无法保证在恒功率模式下的功率一直保持一致,或者在从恒功率模式切换至恒流模式时,会有交叠区间,导致切换点不精准,现有的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充电效率降低或者长时间后对待充电设备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电路包括:/n振荡器电路,用于产生一时钟信号;/n延迟校准及时序电路,用于对所述时钟信号进行延迟校准,以输出至少一个控制信号;/n目标电流获取电路,用于响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号,而得到目标电流,所述目标电流用于反映恒功率模式下的目标恒功率电流;/n电流切换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电流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电流,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预设电流,所述第一预设电流用于反映恒流模式下的目标恒流电流;所述电流切换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的所述目标电流及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的所述第一预设电流控制电流输出端输出一输出电流,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电路包括:
振荡器电路,用于产生一时钟信号;
延迟校准及时序电路,用于对所述时钟信号进行延迟校准,以输出至少一个控制信号;
目标电流获取电路,用于响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号,而得到目标电流,所述目标电流用于反映恒功率模式下的目标恒功率电流;
电流切换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电流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电流,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预设电流,所述第一预设电流用于反映恒流模式下的目标恒流电流;所述电流切换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的所述目标电流及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的所述第一预设电流控制电流输出端输出一输出电流,其中,在所述目标电流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流时,所述输出电流为所述目标电流,用以实现恒功率模式下的电流控制;在所述目标电流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电流时,所述输出电流为所述第一预设电流,用以切换至所述恒流模式并实现恒流模式下的电流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电路还包括反馈比较电路,所述反馈比较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电流切换电路输出的输出电流以及一反映当前实际输出电流的反馈电流,并将所述输出电流以及所述反馈电流进行比较,在所述输出电流与所述反馈电流不一致时产生调节信号,直到所述反馈电流与所述输出电流一致,从而使得恒功率模式下的实际电流与所述目标恒功率电流一致而实现恒功率模式下的电流控制,或者使得恒流模式下的实际电流与所述目标恒流电流一致,而切换至所述恒流模式并实现恒流模式下的电流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器电路用于接收与当前输出电压相关的关联电流以及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并根据所述关联电流以及所述第一预设电流产生所述时钟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器电路包括比较器、第一电容、第一电阻以及NMOS管,所述比较器包括第一正相输入端、第一反相输入端以及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正相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关联电流,且所述第一正相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预设电流,且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NMOS管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一正相输入端与地之间,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NMOS管的栅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流流过所述第一电阻,而在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产生一预设参考电压,所述第一预设电流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容充电,而使得所述第一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上升,当所述第一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上升至达到所述预设参考电压时,所述比较器通过第一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所述NMOS管的栅极,而控制所述NMOS管导通,使得所述第一电容通过所述导通的NMOS管放电,而使得所述第一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下降至小于所述预设参考电压,使得所述比较器通过第一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从而,使得所述振荡器电路输出周期性变化的时钟信号,其中,所述时钟信号中的每个周期中的低电平时长等于第一电容充电达到所述预设参考电压的充电时长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校准及时序电路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以及第三信号输出端,用所述延迟校准及时序电路于对所述时钟信号进行延迟校准,以分别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以及第三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及第三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对所述时钟信号中的高电平时长进行延长,然后进行反相得到的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中的高电平时长等于第一电容充电达到所述预设参考电压的充电时长T;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等于所述时钟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为对所述时钟信号的高电平进行延迟得到的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的高电平时段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高电平时段错开,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的高电平时段均位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低电平时段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电流获取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运算放大器以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用于接入第二预设电流,所述第二预设电流与恒功率模式切换至恒流模式时的输出电压相关,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开关接地,所述第二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三开关的连接节点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正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三开关的连接节点还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二正相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三电容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反相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而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导通或截止,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而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的导通或截止,所述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三开关而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的导通或截止;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均为高电平导通开关,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的第一持续时间内,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及第三控制信号持续为低电平,所述第一开关持续导通,所述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截止,所述第二预设电流在第一持续时间内通过导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瑞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英集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