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57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涉及热能交换技术领域,针对传统的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不能快速对锂电池进行热能交换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腔壳,所述腔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部套设有两个传送皮带,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通过导热板对热能进行交换,而且还可以通过螺旋水管对锂电池进行热能交换,加快了锂电池热能交换的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交换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传统的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大多是通过导热板进行热能交换,热能交换效率低,而且耗时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解决了传统的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不能快速对锂电池进行热能交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包括腔壳,所述腔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部套设有两个传送皮带,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且第二皮带轮转动套设在传送皮带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所述腔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罩壳,所述隔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风扇罩壳,所述腔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支撑板的外部套设有螺旋水管,所述螺旋水管的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热板的下方设有固定连接在腔壳内部的水槽。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活动孔,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贯穿第一活动孔。优选的,所述隔热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二转轴活动贯穿第二活动孔。优选的,所述隔热板上开设有第三活动孔,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贯穿第三活动孔。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上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管固定套设在导流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水槽的右侧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出水管。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驱动电机、第一风扇、第二风扇、螺旋水管、导热板、水槽等结构,其中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系统带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转动,水流通过进水管,经过螺旋水管,进入水槽,加快热能交换,同时锂电池上方的风扇将热能吹向导热板,最后导热板将热量传递到水槽中的水中,最后经过流出,该装置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不仅可以通过导热板对热能进行交换,而且还可以通过螺旋水管对锂电池进行热能交换,加快了锂电池热能交换的进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支撑板的立体图。图中:1驱动电机、2第一皮带轮、3固定板、4第一风扇罩壳、5第一风扇、6第二风扇、7第二风扇罩壳、8锂电池、9导流管、10腔壳、11水槽、12导热板、13螺旋水管、14支撑板、15隔热板、16第二转轴、17第二皮带轮、18传送皮带、19第一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包括腔壳10,腔壳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9,第一转轴19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2,第一皮带轮2的外部套设有两个传送皮带18,第一转轴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5,固定板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7,且第二皮带轮17转动套设在传送皮带18的内部,第二转轴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6,腔壳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5,隔热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罩壳4,隔热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风扇罩壳7,腔壳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2,导热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锂电池8,锂电池8与支撑板14的外部套设有螺旋水管13,螺旋水管13的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9,导热板12的下方设有固定连接在腔壳10内部的水槽11。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上开设有第一活动孔,第一转轴19活动贯穿第一活动孔。本实施例中,隔热板15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活动孔,第二转轴16活动贯穿第二活动孔。本实施例中,隔热板15上开设有第三活动孔,第一转轴19活动贯穿第三活动孔。本实施例中,导热板12上开设有导流孔,导流管9固定套设在导流孔的内部。本实施例中,水槽11的右侧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出水管。工作原理,首先,水流通过进水管,然后经过螺旋水管13,最后通过导流管8进入水槽11,同时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19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风扇5转动,第一转轴19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2转动,从而带动套设在第一皮带轮2外部的两个传送皮带18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皮带轮17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16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风扇6转动,隔热板15阻隔了锂电池8产生的热能向腔壳10的顶部散发,避免了高温对驱动电机1的运转造成的危害,第一风扇5和第二风扇6转动,将锂电池8产生的热能向下扩散至导热板12,然后导热板12将热能传递到水槽11内部的水中,同时水流通过套设在锂电池8和固定板14外部的螺旋水管13也加快了锂电池8的热能交换速度,最后水槽11内部的承载锂电池8产生的热能的水通过出水孔,经过出水管,排出水槽11.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包括腔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壳(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9),所述第一转轴(19)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2),所述第一皮带轮(2)的外部套设有两个传送皮带(18),所述第一转轴(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5),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16),所述第二转轴(16)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7),且第二皮带轮(17)转动套设在传送皮带(18)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6),所述腔壳(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5),所述隔热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罩壳(4),所述隔热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风扇罩壳(7),所述腔壳(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2),所述导热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锂电池(8),所述锂电池(8)与支撑板(14)的外部套设有螺旋水管(13),所述螺旋水管(13)的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9),所述导热板(12)的下方设有固定连接在腔壳(10)内部的水槽(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热能交换的腔壳,包括腔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壳(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9),所述第一转轴(19)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2),所述第一皮带轮(2)的外部套设有两个传送皮带(18),所述第一转轴(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5),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16),所述第二转轴(16)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7),且第二皮带轮(17)转动套设在传送皮带(18)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6),所述腔壳(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5),所述隔热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罩壳(4),所述隔热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风扇罩壳(7),所述腔壳(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2),所述导热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锂电池(8),所述锂电池(8)与支撑板(14)的外部套设有螺旋水管(13),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训昌张平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