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压容限电路的静电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531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压容限电路的静电保护结构,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设置有阱区层,所述阱区层中相邻设置有第一阱区和第二阱区;所述阱区层上设置有掺杂离子层,所述掺杂离子层包括第一掺杂区、第二掺杂区和第三掺杂区,所述第二掺杂区和第三掺杂区之间设置有MOS器件区,相邻的掺杂区之间,以及掺杂区与MOS器件区之间设置有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OS器件区内设置有相互串联的第一级NMOS结构和第二级NMOS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级NMOS结构的漏极与阳极相连,且在与阳极相连的支路上设置有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级NMOS结构的栅极接电源电压端;所述第二级NMOS结构的栅极和阴极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触发电压,还可以解决了SCR的闩锁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压容限电路的静电保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设计
中的静电保护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压容限电路的静电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静电保护(ESD)是集成电路(IC)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工艺越来越先进,电流趋于集中使得散热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器件更容易被烧毁,导致其ESD保护能力成为可靠性的瓶颈。NMOS是最常用的一种ESD保护器件。图1为NMOS用作ESD保护的电路图,图2为对应的器件截面图。最下方可以为硅衬底(体硅工艺)或者埋氧层(SOI工艺)。NMOS用作ESD保护的工作原理:栅极接阴极,平时NMOS是关闭的。虚线为寄生器件。当阳极有正的ESD脉冲的时候,随着电压升高,漏极-P阱形成的反向PN结的漏电流也随之增大,同时由于寄生电容的存在,栅极会被耦合到一定的高电压使得NMOS沟道部分开启,沟道电流的增加也会有效增大P阱漏电流。这些漏电流流过寄生的P阱电阻,在P阱-源极之间形成电压降,当电压降超过0.7V是的该PN结正偏时,漏极-P阱-源极形成的寄生NPN管导通,可以泄放ESD电流。>图3是常用来表征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压容限电路的静电保护结构,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设置有阱区层,所述阱区层中相邻设置有第一阱区和第二阱区;所述阱区层上设置有掺杂离子层,所述掺杂离子层包括第一掺杂区、第二掺杂区和第三掺杂区,所述第二掺杂区和第三掺杂区之间设置有MOS器件区,相邻的掺杂区之间,以及掺杂区与MOS器件区之间设置有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OS器件区内设置有相互串联的第一级NMOS结构和第二级NMOS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级NMOS结构的漏极与阳极相连,且在与阳极相连的支路上设置有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级NMOS结构的栅极接电源电压端;所述第二级NMOS结构的栅极和阴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压容限电路的静电保护结构,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设置有阱区层,所述阱区层中相邻设置有第一阱区和第二阱区;所述阱区层上设置有掺杂离子层,所述掺杂离子层包括第一掺杂区、第二掺杂区和第三掺杂区,所述第二掺杂区和第三掺杂区之间设置有MOS器件区,相邻的掺杂区之间,以及掺杂区与MOS器件区之间设置有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OS器件区内设置有相互串联的第一级NMOS结构和第二级NMOS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级NMOS结构的漏极与阳极相连,且在与阳极相连的支路上设置有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级NMOS结构的栅极接电源电压端;所述第二级NMOS结构的栅极和阴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毅董业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