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圆表面处理方法和表面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
,特别是涉及一种晶圆表面处理方法和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黄光制程是通过对涂覆在晶圆(Wafer),例如硅晶片表面的光敏性物质,经曝光、显影后留下的部分对底层起保护作用,然后通过刻蚀液进行刻蚀脱模并最终获得永久性图形的过程。目前,随着制程节点线宽越作越小的情况,例如在55nm或以下的先进制程中,晶圆表面的性质对于黄光制程条件越趋重要,晶圆在经过常规的清洗,晶圆表面往往呈较强的亲水性,其易使得后续的黄光制程中出现光阻线宽倒塌(Peeling)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圆表面处理方法和清洗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方法改善了晶圆表面的表面特性,使其在适用于黄光制程时,与光刻胶之间形成较强的键合力,从而保证了光刻胶的稳定性和支撑性,避免了在该黄光制程中光刻胶出现线宽倒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晶圆表面处理方法,其包括:使用第一溶液对所述晶圆进行第一次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圆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使用第一溶液对所述晶圆进行第一次清洗;/n使用第二溶液对所述晶圆进行第二次清洗,以得到清洗后的晶圆,所述清洗后的晶圆表面接触角为70~90度;/n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包括体积比为(1~50):1的氨水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n所述第二溶液包括体积比为(2.2~6.3):1的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圆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使用第一溶液对所述晶圆进行第一次清洗;
使用第二溶液对所述晶圆进行第二次清洗,以得到清洗后的晶圆,所述清洗后的晶圆表面接触角为70~90度;
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包括体积比为(1~50):1的氨水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
所述第二溶液包括体积比为(2.2~6.3):1的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清洗和/或所述第二次清洗步骤采用超声波清洗,所述超声频率为500~2000k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清洗的温度为150~190℃,时间为500~1200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清洗的温度为80~150℃,时间为500~1200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圆表面处理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清洗后的晶圆进行干燥的步骤,所述干燥的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玮,杨子亿,
申请(专利权)人:晶芯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