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可视化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444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可视化识别系统,包括有入侵检测、目标识别以及无标示物流识别,其中:入侵检测:面向安全生产监管及管理者,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监控范围内的无人值守区域出现的烟雾、火灾,精准推送到相关责任人;目标识别:面向生产作业监管及责任人,通过对进入或即将进入煤气区域内作业的人员进行规范化识别,其中包括煤气报警仪、安全帽及工作服,精准推送到相关责任人;无标示物流识别:面向生产作业者,通过对固体物体流进行智能识别,精准推送到相关作业人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若干类智能识别模块,提高现场人员安全,精准快速通知到出现异常情况区域的相关人员;让现场设备减少空负荷运转时间,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A visual recogni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lligent factory platform ipl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可视化识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工厂平台
,尤其是一种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可视化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当今,通过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丰富完善实时互联、柔性制造、高效协同、价值共享的智慧制造和供应链服务的共享生态圈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协同生态层面、打造支持各板块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共同打造钢铁生态圈的信息能力;在智慧运营层面,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从响应式制造到预测制造,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的转变;在智能工厂层面,操作从自动化向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转变,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工厂。近年来,随着智慧制造的推进,基于智能工厂平台的可视化识别系统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此方面的系统开发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可视化识别系统,该系统实现无人区域监控范围内做到烟雾、火灾及时告警、早发现、早处理;进入无人值守危险区域安全防护标准化,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系数,使安全防护规范化,同时突破传统需要人员肉眼识别、鉴别的监控模式,与传统工业控制系统相结合,打造智慧平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可视化识别系统,包括有入侵检测、目标识别以及无标示物流识别,其中:入侵检测:面向安全生产监管及管理者,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监控范围内的无人值守区域出现的烟雾、火灾,精准推送到相关责任人;目标识别:面向生产作业监管及责任人,通过对进入或即将进入煤气区域内作业的人员进行规范化识别,其中包括煤气报警仪、安全帽及工作服,精准推送到相关责任人;无标示物流识别:面向生产作业者,通过对固体物体流进行智能识别,精准推送到相关作业人员。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入侵检测包括:烟雾智能检测:基于现场危险源进行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现场有烟雾时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全厂范围监控范围内的智能识别;火焰智能检测:基于现场危险源进行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现场有明火时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全厂范围监控范围内的智能识别;移动侦测:基于现场危险区域进行人员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现场有非正常进入时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固定范围内的智能识别;限制区域行为智能检测:基于现场设备工作区域进行人员动作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现场有非正常人员行为时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固定范围内的智能识别。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目标识别包括:物品智能识别:基于现场进入涉及煤气区域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进行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现场有人员未佩戴煤气报警仪时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全厂监控范围内涉及进入煤气区域作业人员的智能识别;安全帽智能识别:基于现场进入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进行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现场有人员未佩安全帽进入作业区域时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全厂监控范围内作业人员的智能识别;工作服智能识别:基于现场进入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进行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现场有人员穿工作服进入作业区域时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全厂监控范围内作业人员的智能识别。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无标示物流识别包括:皮带有料无料智能识别:基于现场皮带输送设备进行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设备是否空负荷运行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全厂监控范围皮带输送设备的智能识别。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工厂平台的可视化识别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是智能技术的创新,让智慧制造更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若干类智能识别模块,提高现场人员安全,精准快速通知到出现异常情况区域的相关人员;让现场设备减少空负荷运转时间,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图2是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可视化识别应用结构示意图;图3: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智能模块示意图;图4: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识别清单图;图5: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识别详细列表图;图6:现场智能识别检测不到物料示意图;图7:现场智能识别检测到物料示意图;图8:全厂智能识别在人机交互界面上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5,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可视化识别系统,包括:入侵检测、目标识别、无标示物流识别:实现无人区域监控范围内做到烟雾、火灾及时告警、早发现、早处理;进入无人值守危险区域安全防护标准化,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系数,使安全防护规范化,突破传统需要人员肉眼识别、鉴别的监控模式,与传统工业控制系统相结合,打造智慧平台,具体分为:入侵检测:面向对象(安全生产监管及管理者),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监控范围内的无人值守区域出现的烟雾、火灾,精准推送到相关责任人,让相关事故处理更直接、让损失或者影响更减小。目标识别:面向对象(生产作业监管及责任人),通过对进入即将进入煤气区域内作业的人员进行规范化识别,其中包括煤气报警仪、安全帽及工作服等,精准推送到相关责任人。无标示物流识别:面向对象(生产作业者),通过对固体物体流进行智能识别,精准推送到相关作业人员,节约设备工作时间。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入侵检测包括:烟雾智能检测:基于现场危险源进行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现场有烟雾时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全厂范围监控范围内的智能识别。火焰智能检测:基于现场危险源进行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现场有明火时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全厂范围监控范围内的智能识别。移动侦测:基于现场危险区域进行人员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现场有非正常进入时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固定范围内的智能识别。限制区域行为智能检测: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可视化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入侵检测、目标识别以及无标示物流识别,其中:/n入侵检测:面向安全生产监管及管理者,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监控范围内的无人值守区域出现的烟雾、火灾,精准推送到相关责任人;/n目标识别:面向生产作业监管及责任人,通过对进入或即将进入煤气区域内作业的人员进行规范化识别,其中包括煤气报警仪、安全帽及工作服,精准推送到相关责任人;/n无标示物流识别:面向生产作业者,通过对固体物体流进行智能识别,精准推送到相关作业人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可视化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入侵检测、目标识别以及无标示物流识别,其中:
入侵检测:面向安全生产监管及管理者,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监控范围内的无人值守区域出现的烟雾、火灾,精准推送到相关责任人;
目标识别:面向生产作业监管及责任人,通过对进入或即将进入煤气区域内作业的人员进行规范化识别,其中包括煤气报警仪、安全帽及工作服,精准推送到相关责任人;
无标示物流识别:面向生产作业者,通过对固体物体流进行智能识别,精准推送到相关作业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工厂平台iPlat的可视化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侵检测包括:
烟雾智能检测:基于现场危险源进行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现场有烟雾时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全厂范围监控范围内的智能识别;
火焰智能检测:基于现场危险源进行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现场有明火时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全厂范围监控范围内的智能识别;
移动侦测:基于现场危险区域进行人员智能识别,其中对监控范围内现场有非正常进入时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可用于固定范围内的智能识别;
限制区域行为智能检测:基于现场设备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衡喻红发孙悦峰杨君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