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区间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区间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和运量均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现有的轨道交通的种类越来越多,在研究轨道交通方面的开行方法时,针对不同制式的轨道交通求解主要以开行成本、出行费用为求解目标,部分相关研究在出行费用中考虑了旅客出行的舒适度,且大多采用惩罚系数作为出行费用计算的一部分。但表现舒适性最为重要的拥挤系数在区域内不同的出行过程中的体现不尽相同,以单一的惩罚系数不能体现旅客在多个出行环节对拥挤的感知。旅客出行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的拥挤感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拥挤系数则成为影响不同制式轨道交通服务水平最为主要的因素。因此,如何获得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的拥挤系数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区间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计算方法满足了对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拥挤系数的计算,普适性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区间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划分为第1类轨道交通、第2类轨道交通和第3类轨道交通;/n基于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划分,计算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中的任一类轨道交通在区间i的拥挤系数;/n基于所述任一类轨道交通在区间i的拥挤系数,确定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区间i的拥挤系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区间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划分为第1类轨道交通、第2类轨道交通和第3类轨道交通;
基于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划分,计算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中的任一类轨道交通在区间i的拥挤系数;
基于所述任一类轨道交通在区间i的拥挤系数,确定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区间i的拥挤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区间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建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的列车集合和区间集合,其中,
列车集合用Q表示,元素表示列车集合中第类列车,∈Q,列车集合中共有L个元
素;
区间集合用E表示,元素i表示一个区间,i∈E,区间集合中共有M个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区间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中的第1类轨道交通和第2类轨道交通在区间i的拥挤系数包括,
获取列车的平均有效面积和在区间i中列车的平均载客人数;
基于列车的平均有效面积和在区间i中列车的平均载客人数,计算得出区间i的旅客人均占有面积;
基于区间i的旅客人均占有面积,获取第1类轨道交通和第2类轨道交通在区间i的拥挤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区间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中的第3类轨道交通在区间i的拥挤系数包括,
获取区间i中的客流量和在区间i中的所有列车能够提供的载客量;
基于区间i中的客流量和在区间i中的所有列车能够提供的载客量,获取在区间i中所有列车的平均满载率;
对所述在区间i所有列车的平均满载率取平均值,得到第3类轨道交通在区间i的拥挤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区间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中的第1类轨道交通、第2类轨道交通以及第3类轨道交通在区间i的拥挤系数时还包括获取以下一种或多种参数:
任一类列车的开行频率、区间i的断面客流量、任一类列车的定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区间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区
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区间i的拥挤系数满足:
其中,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刘军,张杰,白光禹,韦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