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4306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包括:建立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信息、目标模型参数和成像模型之间的关系;在成像视角范围内至少提取四个像素点坐标,构建面向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伺服控制输入特征向量以及与其对应的雅可比转换矩阵;在视角约束时,对构建的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和参照特征向量进行自适应重组,并得到与其对应的特征雅可比转换矩阵;对视觉伺服控制器的输出进行调校补偿,使视觉伺服系统趋近移动中的柱状组合体目标。这样充分利用柱状组合体目标成像的冗余视觉信息,可提高伺服系统针对图像噪声的鲁棒性,针对视角约束的自适应性和面向柱状组合体移动的适用性,促进视觉伺服控制面向移动目标时的全局收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觉伺服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
技术介绍
视觉特征,包括视觉信息获取、匹配、跟踪和据此构建的控制输入特征一直以来都是制约视觉伺服控制技术的瓶颈之一。控制输入特征的构造及其对应的雅可比转换矩阵决定了相机运动控制的解耦程度,笛卡尔速率与特征误差之间变换的近似线性特性,伺服系统针对图像噪声与相机标定误差的鲁棒性等等;特征构造引入的噪声过大可引起伺服过程中雅可比转换矩阵计算的近似奇异化、完全不收敛或局部收敛等问题,尤其当距离期望位姿的旋转量较大时。当目标物移动时,还可导致伺服过程中的目标物超出相机的成像视角范围,从而中断有用视觉信息的提取和伺服控制输入特征的实时计算;与此同时,还可不断带来较大的特征误差,致使经典视觉伺服控制器失效。面对工业过程中呈现的产品形态多样化及其动态特性,现代工业对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提出了高要求,如控制机械臂手眼系统自远处任意位姿迅速趋近观测到的动态目标物,进而对目标实施动态中的相关操作等。将视觉伺服控制技术运用于相关工业过程,仍需解决与应用环境有关的核心技术难题,包括环境条件、成像约束、目标形态多异和目标动态特性等。柱状组合体,作为特殊形态中的一类,目前已有相关研究,但是面向的都是静态柱状目标,尚未考虑面向动态柱状目标的伺服趋近方式,未考虑在相机伺服运动和目标移动的过程中,提取视觉信息超出成像视角范围的应对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特殊柱状组合体及其移动性的视觉伺服趋近问题。其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包括:建立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信息、目标模型参数和成像模型之间的关系;根据建立的所述关系,在成像视角范围内至少提取四个像素点的坐标,构建面向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伺服控制输入特征向量以及与构建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对应的雅可比转换矩阵;在视角约束时,对构建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和参照特征向量进行自适应重组,并得到与重组后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对应的特征雅可比转换矩阵;根据重组后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和所述参照特征向量以及得到的所述特征雅可比转换矩阵,对视觉伺服控制器的输出进行调校补偿,使视觉伺服系统趋近移动中的柱状组合体目标。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中,建立的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信息、目标模型参数和成像模型之间的关系包括:其中,在成像视角范围内的像素点作为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信息,,为端面成像的中心点像素坐标,为零阶图像矩,、、为中心图像矩,为柱状组合体目标的曲面与成像面轴之间的夹角;位于以为中心,为半长轴,为半短轴的椭圆映射边缘上:且有,其中,将柱状组合体目标看作是一个圆的直线移动,该圆由一个中心为,为半径的球体与一个法向量为[]:的平面相交形成;为端面椭圆映射的倾斜角正切值。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中,采用下列公式构建面向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伺服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其中,为可视范围内像素坐标的均值,为可视范围内像素坐标的均值,为由像素点出发经过像素点的射线与成像面轴之间的夹角。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中,采用下列公式构建与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对应的雅可比转换矩阵:其中,为特征对应的雅可比转换向量,是雅可比转换矩阵中的第一个行向量,为特征对应的雅可比转换向量,是雅可比转换矩阵中的第二个行向量,为特征对应的雅可比转换矩阵中的其余分项,和分别为特征和对应的雅可比转换向量。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中,在构建与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对应的雅可比转换矩阵之前,还包括:建立像素点坐标与成像焦点空间运动速率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转换关系如下:其中,为针孔相机模型的成像焦点空间运动速率,分别表示在相机参考坐标系中成像焦点沿轴的运动速率,分别表示在相机参考坐标系中成像焦点绕轴的旋转速率。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中,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和:其中,、、、、、、为其下标所示各个特征对应的雅可比转换向量;为图像矩特征。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中,对构建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进行自适应重组,具体包括:引入一个用于标识满足视角约束的情况的标识量,标识量初始化为,视觉伺服控制迭代过程中,实时判断提取像素坐标和的取值范围,当或时,设置标识量;表示针孔相机的成像分辨率;令当,终止视觉伺服;若,则引入一个标识矩阵:用于记录时相应特征位于特征向量中的位置,和用于记录满足的取值;记特征向量初始化取值为:得到重组后的特征向量如下:其中,、分别为经过筛选后的和。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中,采用下列公式得到与重组后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对应的特征雅可比转换矩阵:其中,、、、、分别为特征、、、、对应的雅可比转换向量。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中,根据重组后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和所述参照特征向量以及得到的所述特征雅可比转换矩阵,对视觉伺服控制器的输出进行调校补偿,具体包括:在动态环境下,通过在视觉伺服控制器中引入参照特征的校正量和视觉伺服控制器输出的动态补偿量,结合重组后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和所述参照特征向量以及得到的所述特征雅可比转换矩阵,对视觉伺服控制器的输出进行调校补偿。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中,采用下列公式计算针孔相机模型的成像焦点空间运动速率:其中,为控制器增益,是雅可比转换矩阵的广义逆估计,表示相机运动至姿态的时间距离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记录了机械臂手持相机运动的中间节点位姿,表示视觉伺服的起始位姿,包含目标沿期望相机位姿坐标系中的轴的移动速率,表示目标物的三维坐标,表示相机在任意两个位姿之间做机械运动需要的时间间隔;为参照特征的校正量,取决于相机内部参数、目标所在位置、目标移动方向和速率和伺服输入特征的计算模型;为视觉伺服控制器输出的动态补偿量,取决于相机姿态、相机机械运动时间间隔和目标移动方向和速率。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包括:建立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信息、目标模型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建立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信息、目标模型参数和成像模型之间的关系;/n根据建立的所述关系,在成像视角范围内至少提取四个像素点的坐标,构建面向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伺服控制输入特征向量以及与构建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对应的雅可比转换矩阵;/n在视角约束时,对构建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和参照特征向量进行自适应重组,并得到与重组后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对应的特征雅可比转换矩阵;/n根据重组后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和所述参照特征向量以及得到的所述特征雅可比转换矩阵,对视觉伺服控制器的输出进行调校补偿,使视觉伺服系统趋近移动中的柱状组合体目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信息、目标模型参数和成像模型之间的关系;
根据建立的所述关系,在成像视角范围内至少提取四个像素点的坐标,构建面向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伺服控制输入特征向量以及与构建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对应的雅可比转换矩阵;
在视角约束时,对构建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和参照特征向量进行自适应重组,并得到与重组后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对应的特征雅可比转换矩阵;
根据重组后的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和所述参照特征向量以及得到的所述特征雅可比转换矩阵,对视觉伺服控制器的输出进行调校补偿,使视觉伺服系统趋近移动中的柱状组合体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的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信息、目标模型参数和成像模型之间的关系包括:



其中,在成像视角范围内的像素点作为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信息,,为端面成像的中心点像素坐标,为零阶图像矩,、、为中心图像矩,为柱状组合体目标的曲面与成像面轴之间的夹角;

位于以为中心,为半长轴,为半短轴的椭圆映射边缘上:



且有,









其中,将柱状组合体目标看作是一个圆的直线移动,该圆由一个中心为,为半径的球体与一个法向量为[]:的平面相交形成;为端面椭圆映射的倾斜角正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公式构建面向柱状组合体目标的视觉伺服控制输入特征向量:






其中,为可视范围内像素坐标的均值,为可视范围内像素坐标的均值,为由像素点出发经过像素点的射线与成像面轴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公式构建与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对应的雅可比转换矩阵:












其中,为特征对应的雅可比转换向量,是雅可比转换矩阵中的第一个行向量,为特征对应的雅可比转换向量,是雅可比转换矩阵中的第二个行向量,为特征对应的雅可比转换矩阵中的其余分项,和分别为特征和对应的雅可比转换向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移动柱状组合体的视觉伺服趋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与所述控制输入特征向量对应的雅可比转换矩阵之前,还包括:
建立像素点坐标与成像焦点空间运动速率之间的转换关系;所述转换关系如下:






其中,为针孔相机模型的成像焦点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添天袁思敏陈中祥阳春华骆明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