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MRI系统的电气辅助装置的连接导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19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它配有至少一个在检查对象期间使用的电气辅助装置(6;10,11),以及配有连接导线(13),该连接导线(13)将被引导通过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检查区(1),该检查区可以暴露在RF场中,并且该导线用来将所述辅助装置(6;10,11)与连接单元(12)相连接,在连接导线(13)中连接的至少一个导线段(131,132,…)的长度为至少一个感应耦合元件(141,142,…;161,162,…)所限制,并且不等于n*λ/2,其中λ表示RF波长并且n=1,2,3,…。(*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该磁共振成像设备配有一个或多个电气辅助装置,举例来说,比如具有线圈元件的RF体线圈或导管,其打算在检查病人或其它对象期间使用,以及该磁共振成像设备还配有连接导线,该连接导线将被引导通过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检查区,该检查区可以暴露在RF场中,并且该导线用来将所述辅助装置与一个连接单元相连接,所述连接单元举例来说比如是电源或控制单元。磁共振(MR)成像设备尤其用于病人的检查和治疗。待检查对象的核自旋于是通过稳定的主磁场(B0场)来对准,并通过RF脉冲(B1场)来激发。因此所形成的弛豫信号为了定位的目的而暴露在梯度磁场中,并且所述弛豫信号被接收以便以已知方式从其中形成被检查组织的图像。基本上可以区分两类构造,也就是说所谓的开放MR系统(垂直系统)以及包括其中可引入病人的管状检查空间的MR系统(轴向系统),在所述开放MR系统中,病人被引入一个检查区中,该检查区位于C形臂两端之间,并且因此实际上从所有侧都可接近,也就是说在检查或治疗期间从所有侧都可接近。RF线圈系统用于发射RF信号和接收弛豫信号。除了永久地嵌入MR成像设备中的RF线圈系统以外,还利用可被灵活地安排为例如在待检查区域的周围或上面的套子(sleeve)或垫子(pad)的RF体线圈。此外,例如利用引入病人身体中的导管以便在成像期间对组织取样,并且该导管包括在其尖端区域处的线圈元件、振荡器等,以用于在所形成图像中定位的目的。通过电气连接导线将这种和其它种类的辅助装置连接到位于检查区外部的连接单元,特别是电源、接收装置和/或控制装置。下述事实造成在这个方面的问题由RF线圈系统产生的电场感生了在引到相关辅助装置的电气连接导线中的RF电流;这些电流不仅涉及所述辅助装置和连接单元的干扰或毁坏的危险,而且尤其能够产生连接导线的大量的发热,并且就体线圈和导管而言,在导线过于接近病人时造成病人的烧伤。美国专利6,284,971公开了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各种同轴电缆,其中通过电缆的外部绝缘的不同配置来避免用户烧伤的危险。这个外部绝缘由包围导体的圆柱形内屏蔽部分以及分段外部屏蔽部分构成,所述部分彼此连接。具有比较高的相对介电常数的电介质材料可以位于这些屏蔽部分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在分段外部屏蔽部分的末端处提供了导电元件,或者这种末端通过电容与内屏蔽部分相连。然而,这种电缆结构体积比较大、比较复杂昂贵,并且由此在抑制由RF脉冲感生的信号方面可以达到的效果通常是不够的,尤其是在高RF场强的情况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通常目的是提供至少相当大地避免病人的一种危险的可能性,所述危险是由被引导通过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检查区的导线的发热造成的。特别的一个目的是向磁共振成像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辅助装置,例如RF体线圈和导管,其中在引到这些辅助装置的连接导线中由RF脉冲(B1场)感生的电流对病人或辅助装置或连接单元不构成危险。还有一个目的是向所提出的该种辅助装置提供电气连接导线,所述电气连接导线使得能够在用于MR成像设备的检查区期间与连接单元建立至少基本上无干扰的连接,所述连接单元例如是电源装置、接收和/或控制装置,也就是说,没有由连接导线烧伤病人或者由在连接导线中感生的RF电流毁坏连接单元的危险。所述目的是依照权利要求1借助于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实现的,该磁共振成像设备配有至少一个在检查对象期间使用的电气辅助装置,以及配有连接导线,该连接导线将被引导通过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检查区,该检查区可以暴露在RF场中,并且该导线用来将所述辅助装置与连接单元相连接,在连接导线中连接的至少一个导线段的长度为至少一个感应耦合(inductive coupling)元件所限制,并且不等于n*λ/2,其中λ表示RF波长并且n=1,2,3,...。所述目的也通过充当依照权利要求10的辅助装置的RF体线圈来实现,以及通过具有充当依照权利要求11的辅助装置的发射和/或接收单元的导管来实现。这些解决方案的特别的优点尤其在于,对于实际上RF场的所有场强而言,由连接导线的发热造成的对病人的危害得到了可靠的预防,因此,连接导线可以直接安装在病人的床上。特别是由在连接导线中感生的RF电流毁坏与连接导线相连接的连接单元的危险得到了至少相当高程度的预防。此外,与例如具有光纤的光传输链路的其它解决方案相比,对要连接的部件需要少得多的修改。最后,也可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导线以便具有非常小的横截面(例如小于2mm);这尤其在希望涉及导管的应用中是重要的。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专利技术另外的有利实施例。通过权利要求2中公开的实施例来特别有效地抑制在导体段附近的发热。权利要求3至5涉及感应耦合元件的优选实施例,而权利要求6公开了连接导线的优选实施例。每当连接导线也必须传导直流电压时,依照权利要求7的实施例尤其有利。在权利要求8中公开的实施例进一步改进了要被评估的信号(例如由体线圈拾取的MR弛豫信号)的发射。最后,权利要求9公开了两种优选的辅助装置。根据下面参考附图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细节、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MR成像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是辅助装置的示意性表示;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导线的第一等效图;图4是连接导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表示;图5是连接导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表示;图6示出用于依照图4和5的连接导线中的变压器;图7是连接导线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性表示;以及图8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导线的第二等效图。图1示出开放MR成像设备的部件,所述部件对于在检查区1中磁场的产生和拾取是十分重要的。在检查区1的上面和下面提供了相应的用来产生基本上均匀的主磁场(B0场,用来磁化待检查对象,也就是用来对准核自旋)的磁体系统2、3,所述主磁场的磁通密度(磁感应)可以是从零点几特斯拉到几特斯拉的数量级。主磁场基本上在与病人P的纵向轴垂直的方向上(也就是在x方向上)延伸通过病人P。以RF发射线圈4形式的平面或至少近似平面的RF导体结构(表面谐振器)用来产生MR频率的RF脉冲(B1场),借此激发待检查组织中的核自旋,所述RF发射线圈被安排在相应的磁体系统2和3上。RF接收线圈5用来拾取随后组织中的弛豫事件;这些线圈也可以由在磁体系统2、3的其中之一上提供的表面谐振器来形成。如果公共RF表面谐振器被适当地切换,则也可将该公共RF表面谐振器用于发射和接收,或者两个RF表面谐振器4、5可共同用来交替发射和接收。此外,对于发自病人P的组织的弛豫信号的空间辨别和分辨率(激发状态的定位),还提供了多个梯度磁场线圈7、8,借此产生三个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梯度磁场。于是第一梯度磁场在x轴方向上基本上线性变化,而第二梯度磁场在y轴方向上基本上线性变化,以及第三梯度磁场在z轴方向上基本上线性变化。对于给定的检查需要电气辅助装置。这种装置例如是RF体线圈6,所述RF体线圈6可以用作对平面RF接收线圈5的补充,或者用作对平面RF接收线圈5的替代,并且其作为RF接收线圈被直接安排在病人P或待检查区域上。这些RF体线圈6通常被构造为柔软的垫子或套子。此外,为了执行对病人P的治疗或提取组织样本或确定组织参数,通常利用导管10,它被引入到病人身体中,并且其位置将被显像在显示屏幕上。用于此目的的各种无源和有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舒尔茨B·格莱希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