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导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144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导光结构,通过将感光传感器设置于显示屏体的非发光侧,并利用导光光纤将显示屏体发光侧的外部光线导入该感光传感器,即该感光传感器可以直接获取显示屏体非发光侧的外部光线,并且由导光光纤将显示屏体发光侧的外部光线导入该感光传感器,从而使得感光传感器同时实现显示屏体发光侧和非发光侧的外部图像采集功能,即实现了屏下摄像的功能,避免了显示屏体的开孔,同时,利用导光光纤与发光模块导光连通,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导出至显示屏体以实现正常显示,从而提高了屏占比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导光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面板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导光结构。
技术介绍
伴随全面屏手机、电视及其它显示产品的普及,屏下摄像、屏下指纹技术也成为全面屏标志的重要特性之一,但普通显示屏的透光率仅能满足屏下指纹等对图像信息要求不高的功能领域,日常摄像则成为主要研究瓶颈。目前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刘海”、“美人尖”、“水滴”等设计实现全面屏中摄像头的放置,然而终究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显示。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通过屏幕开孔的方式放置镜头以实现屏下摄像的功能,但缺点是该开孔区将失去显示功能或者显示效果较差,用户体验不理想。因此,如何实现屏下镜头的强隐藏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导光结构,通过将感光传感器设置于显示屏体的非发光侧,并利用导光光纤将显示屏体发光侧的外部光线导入该感光传感器,即该感光传感器可以直接获取显示屏体非发光侧的外部光线,并且由导光光纤将显示屏体发光侧的外部光线导入该感光传感器,从而使得感光传感器同时实现显示屏体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通过点亮实现显示屏体的发光;/n感光传感器,所述感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体的非发光侧;以及/n导光光纤,所述导光光纤用于将所述显示屏体发光侧的外部光线导入所述感光传感器,和/或用于将所述发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导出至所述显示屏体;/n其中,所述导光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显示屏体发光侧的外部导光连通;所述导光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感光传感器导光连通以实现将所述显示屏体发光侧的外部光线导入所述感光传感器,和/或所述导光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模块导光连通以实现将所述发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导出至所述显示屏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通过点亮实现显示屏体的发光;
感光传感器,所述感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体的非发光侧;以及
导光光纤,所述导光光纤用于将所述显示屏体发光侧的外部光线导入所述感光传感器,和/或用于将所述发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导出至所述显示屏体;
其中,所述导光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显示屏体发光侧的外部导光连通;所述导光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感光传感器导光连通以实现将所述显示屏体发光侧的外部光线导入所述感光传感器,和/或所述导光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模块导光连通以实现将所述发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导出至所述显示屏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面板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导光光纤的第二端的位置以实现所述导光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感光传感器导光连通或者所述导光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模块导光连通;和/或
调整所述感光传感器和所述发光模块的位置以实现所述导光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感光传感器导光连通或者所述导光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模块导光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显示面板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导光光纤的第二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光光纤的第二端调整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德舜辛征航胡飞邓贤柱杜凌霄李骄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