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无机/有机压电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33728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阐述了一种改性无机/有机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高温烧结得到压电陶瓷块,再进行破碎,研磨,烘干,得到压电陶瓷粉;对压电陶瓷粉进行表面改性后将改性粉体、聚合物粉,以酒精为溶剂进行混合得到复合浆料;改性的压电陶瓷粉占无机有机混合物的总重量百分比为1~50%;将混合后的浆料烘干,辊磨混料,造粒、烘干;经挤出流延即可得到改性无机/有机压电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改性剂对压电陶瓷粉体进行表面改性,提高了压电陶瓷颗粒和压电聚合物的界面结合性,改善了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实现复合压电薄膜的产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性无机/有机压电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有机薄膜制备领域,具体涉及改性无机/有机压电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无机复合压电薄膜,具有优异的热电性、压电性、铁电性,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可用于传感器、能量收集、储能、微驱动、制冷等领域。有机/无机复合压电薄膜可克服单一材料的缺点,相对于单一压电陶瓷,具有柔性好、便于加工等优点,相对于单一聚合物压电材料,具有压电应变系数大、介电常数高、反应灵敏、耐温性好等优点。目前报道集中在通过浇注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压电薄膜压电复合薄膜,其缺点主要在于薄膜厚度较薄,力学性能差,致密性差、难以制备大面积薄膜,同时难以实现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压电陶瓷粉体和压电聚合物由于物理化学属性的不同,在两相结合的界面处,难以有效结合,造成薄膜性能的下降。本专利技术采用表面活性剂对陶瓷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可增加无机颗粒在有机基体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提高表面结合性,改善薄膜的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性无机/有机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无机/有机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通过高温烧结得到压电陶瓷块,再进行破碎,研磨,烘干,得到压电陶瓷粉;其中,所述压电陶瓷块所采用的无机相材料为锆钛酸铅、钛酸钡、铌酸钾钠和铌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nS2、对所述压电陶瓷粉进行表面改性;/nS3、将改性后的所述压电陶瓷粉、聚合物粉和溶剂进行混合;其中,所述聚合物粉所采用的有机材料为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三氟氯乙烯中的一种;改性后所述压电陶瓷粉占无机有机混合物的总重量百分比为1~50%;/nS4、将混合后的浆料置烘干,辊磨混料,对混料进行造粒、烘干;/nS5、将烘干后的粒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无机/有机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高温烧结得到压电陶瓷块,再进行破碎,研磨,烘干,得到压电陶瓷粉;其中,所述压电陶瓷块所采用的无机相材料为锆钛酸铅、钛酸钡、铌酸钾钠和铌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S2、对所述压电陶瓷粉进行表面改性;
S3、将改性后的所述压电陶瓷粉、聚合物粉和溶剂进行混合;其中,所述聚合物粉所采用的有机材料为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三氟氯乙烯中的一种;改性后所述压电陶瓷粉占无机有机混合物的总重量百分比为1~50%;
S4、将混合后的浆料置烘干,辊磨混料,对混料进行造粒、烘干;
S5、将烘干后的粒料经挤出流延即可得到所述改性无机/有机压电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采用行星磨研磨,介质为去离子水,研磨球为氧化锆球,研磨球、陶瓷粉和水的重量之比为3: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球采用三种直径的球进行搭配,直径分别为10mm、5mm和1.5mm,质量比为1: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泉峣张超孙华君魏伟隋慧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