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及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氟橡胶材料制备的汽车燃油胶管燃油渗透率高、挤出加工性能差和与其它橡胶复合粘接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所述氟橡胶预混胶的制备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氟橡胶生胶100份;硫化剂1.2‑2.5份;硫化促进剂0.2‑1.0份;挤出加工助剂1‑6份;工艺加工助剂0.5‑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氟橡胶生胶氟含量的选择改善燃油渗透率;通过硫化促进剂的选择改善与其它橡胶的复合粘接性能;通过选择宽分布与双峰分布氟橡胶生胶和挤出加工助剂改善挤出加工性能。满足环境排放标准,从而广泛的应用于更加苛刻要求的胶管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氟橡胶材料,具体涉及一种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橡胶工业中,氟橡胶具有其他橡胶无可比拟的优异性能,如耐高温、耐油、耐各种强酸强碱及化学品的腐蚀,抗臭氧及各种氧化剂,抗辐射等特性。氟橡胶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则是汽车燃油胶管,但随着汽车环境排放标准的日益苛刻,特别是汽车国Ⅵ排放标准的实施,氟橡胶胶管的燃油渗透率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传统的氟橡胶胶管已经不能满足其要求,同时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对挤出级氟橡胶的加工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氟橡胶与其它橡胶复合挤出时的粘接强度也急需提高。中国专利201110195655.5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流动性能的氟橡胶预混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流动性能的氟橡胶预混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组份:L2母炼胶50-100份,硫酸钡1-5份,PFPE衍生物0.1-1.5份,氟化聚酰胺0.1-1.5份,脂肪醇0.1-1.5份,通过对氟橡胶胶料配料的改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氟橡胶的流动性,但是针对氟橡胶挤出加工性,挤出膨胀,燃油渗透率以及与其它橡胶复合粘接性能未见说明。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现有的氟橡胶材料制备的汽车燃油胶管具有燃油渗透率高的缺陷;2、现有的氟橡胶在挤出加工工艺中存在的挤出流动性能差、挤出膨胀率大、胶管内外壁光滑度和平整度差的缺陷;3、现有的氟橡胶与其它橡胶复合挤出时复合粘接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及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氟橡胶在挤出加工工艺中存在的挤出流动性能差、挤出膨胀率大、胶管内外壁光滑度和平整度差、燃油渗透率高、与其它橡胶复合粘接性能差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其制备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氟橡胶生胶100份;硫化剂1.2-2.5份;硫化促进剂0.2-1.0份;挤出加工助剂1-6份;工艺加工助剂0.5-3份。进一步的,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氟橡胶生胶100份;硫化剂1.5-2份;硫化促进剂0.3-0.9份;挤出加工助剂2-4份;工艺加工助剂1-2份。进一步的,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氟橡胶生胶100份;硫化剂2份;硫化促进剂0.8份;挤出加工助剂4份;工艺加工助剂1.5份。进一步的,所述氟橡胶生胶为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且,所述氟橡胶生胶的氟含量为67%-70.5%,门尼粘度ML121℃(1+10)为10-50,平均分子量(GPC测试)为Mw5-60万,宽分子量分布或双峰分布(GPC测试)为Mw/Mn≧2.0。进一步的,所述氟橡胶生胶的氟含量为69%-70.5%,门尼粘度ML121℃(1+10)为20-40,平均分子量(GPC测试)Mw15-50万,宽分子量分布或双峰分布(GPC测试)Mw/Mn≧5。一般来说,氟橡胶生胶氟含量低于69%的燃油渗透率高,门尼粘度低于20与分子量低于15万的挤出加工性能好但扯断强度低,门尼粘度高于40与分子量大于50万的挤出加工性能差但扯断强度高,窄分子量分布挤出加工性能差,宽分子量分布或双峰分布,且Mw/Mn≧5的挤出加工性能优异。进一步的,所述硫化剂为双酚AF和双酚AF盐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硫化剂用量为重量份1.5-2.0份,低于1.5份的硫化剂用量会显著降低扯断强度,高于2.0份硫化剂用量会显著降低扯断伸长率。进一步的,所述促进剂为苄基三苯基氯化磷(BPP)、8-苄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氯化铵(DBU盐)、四丁基溴化铵和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促进剂用量为0.3-0.9份,促进剂的用量与种类影响与其它橡胶复合粘接性能。进一步的,所述挤出加工助剂为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液体氟橡胶和全氟聚醚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所述工艺加工助剂为聚乙烯蜡、WS280、棕榈蜡和莱茵Aflux25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1、按配比将生胶放入密炼机中进行塑炼2-6min,塑炼温度为70-90℃;A2、按配比向密炼机内依次加入硫化剂、硫化促进剂、挤出加工助剂和工艺加工助剂,然后充分混炼3-12min,混炼的温度不超过120℃,得到胶料;A3、将步骤A2得到的胶料用挤出过滤机出片,得到氟橡胶预混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测试所述氟橡胶预混胶为目的的标准氟橡胶混炼胶及制备方法,其标准氟橡胶混炼胶的制备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氟橡胶预混胶100份;吸酸剂:氧化镁3份;吸酸剂:氢氧化钙6份,补强剂:N774炭黑20份,填充剂:硫酸钡10份;加工助剂:棕榈蜡1份。标准氟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B1、按配比将氟橡胶预混胶放入密炼机中进行塑炼2分钟,塑炼温度为70-80℃;B2、按配比向密炼机内依次加入吸酸剂、补强剂、填充剂和加工助剂,然后充分混炼10分钟,混炼的温度不超过100℃,得到氟橡胶混炼胶料;B3、将步骤B2得到的氟橡胶混炼胶料用挤出过滤成型机出片,得到标准氟橡胶混炼胶。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及制备方法,制备出的氟橡胶预混胶,能改善氟橡胶材料的挤出性能和复合粘接性能,有利于氟橡胶胶管制品的加工,同时还有效的改善了氟橡胶胶管的燃油渗透率,满足环境排放标准,从而更加广泛应用于更加苛刻要求的胶管行业;(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及制备方法,通过在原料中对氟橡胶生胶种类和氟含量的选择,实现低燃油渗透性能;通过对氟橡胶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大小、门尼粘度大小、工艺加工助剂、挤出加工助剂的选择结合,相互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氟橡胶的挤出加工性能;同时选择合适的硫化促进剂,可以实现显著改善与其它橡胶复合粘接性能;(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及制备方法,通过各原料、原料用量及制备工艺相互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相比现有的氟橡胶,本专利技术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保证了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同时,明显改善了挤出工艺性能,降低了氟橡胶挤出膨胀率,有效的改善了燃油渗透率以及明显改善与其它橡胶的复合粘接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氟橡胶生胶100份;硫化剂1.2-2.5份;硫化促进剂0.2-1.0份;挤出加工助剂1-6份;工艺加工助剂0.5-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氟橡胶生胶100份;硫化剂1.2-2.5份;硫化促进剂0.2-1.0份;挤出加工助剂1-6份;工艺加工助剂0.5-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氟橡胶生胶100份;硫化剂1.5-2份;硫化促进剂0.3-0.9份;挤出加工助剂2-4份;工艺加工助剂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氟橡胶生胶100份;硫化剂2份;硫化促进剂0.8份;挤出加工助剂4份;工艺加工助剂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橡胶生胶为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且,所述氟橡胶生胶的氟含量为67%-70.5%,门尼粘度ML121℃(1+10)为10-50,平均分子量(GPC测试)为Mw5-60万,宽分子量分布或双峰分布(GPC测试)为Mw/Mn≧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燃油渗透率的挤出级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橡胶生胶的氟含量为69%-70.5%,门尼粘度ML121℃(1+10)为20-40,平均分子量(GPC测试)Mw15-50万,宽分子量分布或双峰分布(G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武刚,张定文,郑贤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道弘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