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入式相变储能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灌入式相变储能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以沥青混合料为面层主体的沥青路面温度敏感性较高,各种温度病害,如车辙、低温开裂等的发生,极大的降低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同时沥青路面作为城市地表重要组成部分,其热散射作用会加重城市热岛效应。鉴于上述情况,研究者提出通过应用相变材料使路面主动实现路面温度的调节,将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再分配,从而在夏季高温地区降低路面温度峰值,在冬季寒冷地区延缓路面降温过程,减少温度开裂、抑制路面凝冰结霜。但将相变材料直接添加入沥青混合料存在种种的问题,如相变材料会发生泄露、相变材料的掺入影响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同时相变材料的掺量也受到极大约束。为解决该问题,研究人员在相变材料包装、二次包装以及相变沥青混合料设计方面做了系列的研究,虽已取一定成果,仍旧无法大规模的使用,使相变材料用于沥青路面处于迟滞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相变材料与沥青混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入式相变储能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变灌浆材料和具有空隙的基体沥青混合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基体沥青混合料占70%~90%,相变灌浆材料占10%~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入式相变储能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变灌浆材料和具有空隙的基体沥青混合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基体沥青混合料占70%~90%,相变灌浆材料占1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入式相变储能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为15~35%,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组分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填料以及高粘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和高粘沥青质量的配比为100:(5~15):(2~8):(4~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入式相变储能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集料分别为粒径为4.75~9.5mm、9.5~13.2mm、13.2~16mm、16~19mm以及19~26.5mm的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或闪长岩中的单档或多档料的混合,压碎值≤26%;
细集料为粒径为0.075~4.75mm的天然砂或机制砂中的多档混料,砂当量≥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入式相变储能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相变灌浆材料为树脂基相变灌浆材料或水泥基相变灌浆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入式相变储能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树脂基灌浆材料组分包括质量配比为100:(20~100):(2~5):(0~20):(0.5~4):(2~5):(0.5~3):(6~40)的环氧树脂、固化剂、增韧剂、稀释剂、偶联剂1、导热尼龙纤维、纳米钨青铜和相变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入式相变储能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线性酚醛环氧树脂、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固化剂为聚硫醇、硫醇、四甲基乙二胺、二乙基乙醇胺、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醚胺230、聚醚胺400以及聚醚胺200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增韧剂为已二酸二缩水甘油酯、聚四亚甲基二醇、聚已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硫橡胶、亚油酸二聚体二缩水甘油酯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稀释剂为正丁基缩水甘油醚、环氧丙烷丁基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甘油三缩水甘油醚、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偶联剂1为硅烷偶联剂、锆偶联剂、磷酸酯偶联剂和钛酸酸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导热尼龙纤维长度小于2mm;纳米钨青铜为纳米铯钨青铜和纳米铵钨青铜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所述的相变材料为微胶囊相变材料、复合定型相变材料、聚氨酯相变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7.根据权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