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水混凝土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清水混凝土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清水混凝土因其不做任何修饰,无明显色差、线条顺畅,集“精、细、美”于一身,成为混凝土材料的最高级表达形式。因此,清水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中。清水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水泥是由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现有可参考申请公布号为CN111377622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硅酸盐水泥,涉及水泥生产
,包括80-95%耐磨抗裂专用硅酸盐水泥熟料、2%-5%脱硫石膏、2%-10%粉煤灰、1%-3%绿色活性激发剂。上述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烘干脱硫石膏并球磨;烘干粉煤灰;混合粉磨脱硫石膏和粉煤灰;按比例混合粉末耐磨抗裂专用硅酸盐水泥熟料、脱硫石膏、粉煤灰和绿色活性激发剂制得硅酸盐水泥;绿色活性激发剂组成质量百分比计为:三异丙醇胺15.0-30.0%、三乙醇胺17.0-28.0%、二乙醇单异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水混凝土用水泥,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熟料52.2-52.4份,矿粉20.6-20.8份,石灰石粉10.6-10.7份,粉煤灰9.9-10.3份,石膏6.2-6.3份,助磨剂0.01-0.05份,改性贝壳纳米粉10.4-16.6份;/n所述改性贝壳纳米粉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煅烧贝壳粉20.2-28.6份,硝酸锌21.4-26.8份,10wt%氢氧化钠溶液53.2-70.4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3.3-5.7份,改性聚丙烯纤维23.6-27.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水混凝土用水泥,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熟料52.2-52.4份,矿粉20.6-20.8份,石灰石粉10.6-10.7份,粉煤灰9.9-10.3份,石膏6.2-6.3份,助磨剂0.01-0.05份,改性贝壳纳米粉10.4-16.6份;
所述改性贝壳纳米粉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煅烧贝壳粉20.2-28.6份,硝酸锌21.4-26.8份,10wt%氢氧化钠溶液53.2-70.4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3.3-5.7份,改性聚丙烯纤维23.6-27.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混凝土用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贝壳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煅烧贝壳粉20.2-28.6份、硝酸锌21.4-26.8份、10wt%氢氧化钠溶液53.2-70.4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3.3-5.7份、改性聚丙烯纤维23.6-27.6份;
S2、将S1中所称取的硝酸锌中加入水,使料水的体积比达到5:1,于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直至硝酸锌完全溶解,得到溶液M1;
S3、将S2中所得到的溶液M1中加入10wt%氢氧化钠溶液,于室温且搅拌速率为200r/min的条件下搅拌0.5-1.5h,之后继续加入10wt%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溶液的pH值达到8,得到溶液M2;
S4、将S3中所得到的溶液M2中加入煅烧贝壳粉,于温度为80℃且搅拌速率为200r/min的条件下搅拌2-4h,之后于温度为0℃的条件下冷却1-2h,得到溶液M3;
S5、将S4中所得到的溶液M3进行过滤,取沉淀物进行洗涤,得到沉淀物;
S6、将S5中所得到的沉淀物于温度为95℃的条件下干燥4-8h,得到干燥物;
S7、将S6中所得到的干燥物于温度为300℃的条件下煅烧1-2h,得到贝壳粉/氧化锌复合体;
S8、将S1中所称取的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聚丙烯纤维和S7中所得到的贝壳粉/氧化锌复合体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冷却并造粒,得到贝壳粉/氧化锌/改性聚丙烯纤维复合体颗粒;
S9、将S8中所得到贝壳粉/氧化锌/改性聚丙烯纤维复合体颗粒进行高能球磨6-8h,得到改性贝壳纳米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铨,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第三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