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63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包括行走轮、闸门机构、两个单向卡紧机构和支架,行走轮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通讯线束的腔体,行走轮的外缘上开设有供通讯线束进入腔体的缺口,闸门机构用于开合的设置在行走轮的缺口上,每个单向卡紧机构均包括转盘组件、弹性卡紧组件和拉动组件,转盘组件固定设置在行走轮上,且转盘组件上开设有多个凹槽,弹性卡紧组件安装在支架上,且弹性卡紧组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插入凹槽的插块,该用于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即使遇见地面陡峭或者较高的台阶时,也能进行移动,使得通信管线不需要从轮上卸下就能够进行移动,减少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管线
,具体涉及用于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
技术介绍
通信网络的布设、局域网里的布设过程中,使用电缆用于传输电话、电报、传真文件、电视和广播节目、数据和其他电信号。其中一个施工的难点在于管线线缆的铺设,尤其是遇到上下楼或者阶梯情形,铺设不便,效率低,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与工期。现有设计中第201310157892.1号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管线施工放线器布放子管施工方法,该放线器,简化了施工步骤,缩短了施工时间,适合普遍使用的各种尺寸的子管圈,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不会产生子管反弹伤人的情况。现有设计中第201520483266.6号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地暖放线器,该地暖放线器的三角形支撑架底部配合设置移动滚轮,三角形支撑架顶部设置拖拽把手,的两个三角形支撑架顶部活动设置中心主轴承,所述的中心主轴承上设置与其垂直的用于缠放管材的主轮架,使其放管平稳。该上两种方案均有以下的缺点:该两种方案虽然有效的解决了管线的支撑和管线施工的安全,但在工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管线进行搬运,往往会遇见地面陡峭或者较高的台阶时,难以进行移动。该两种方案虽然能够解决管线的放置问题,但由于通信管线,往往缠绕在轮上,采用该两种方案需要将通信管线从轮上卸下,在放置到放线器上,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及使用方法。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包括行走轮、闸门机构、两个单向卡紧机构和支架,行走轮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通讯线束的腔体,通讯线束放置在行走轮内,且行走轮的外缘上开设有供通讯线束进入腔体的缺口,闸门机构用于开合的设置在行走轮的缺口上,两个单向卡紧机构均分别固定设置在行走轮相互对称的两侧,两个支架分别设置在两个单向卡紧机构的外侧,且两个单向卡紧机构均分别与行走轮转动连接,每个单向卡紧机构均包括转盘组件、弹性卡紧组件和拉动组件,转盘组件固定设置在行走轮上,且转盘组件上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沿着行走轮的轴向呈均匀圆周分布,且每个凹槽的一侧为斜坡状且相互对称的一侧呈竖直状,弹性卡紧组件安装在支架上,且弹性卡紧组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插入凹槽的插块,拉动组件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拉动组件与弹性卡紧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行走轮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环形挡板和多个第一弯管,多个第一弯管均位于两个环形挡板之间,且每个第一弯管的两端均分别于两个环形挡板固定连接,多个第一弯管沿着环形挡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弯管之间留有供通讯线束进入的缺口,多个第一弯管形成环状且直径高于环形挡板的直径,每个环形挡板上均开设有多个环形挡板,两个第一弯管和多个环形挡板形成的空间为所述的腔体。进一步的,闸门机构包括两组弧形导轨、多个第二弯管,每组弧形导轨均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环形挡板上,且两组弧形导轨呈相互对称设置,多个第二弯管位于两组弧形导轨之间,每个第二弯管的两端均分别插设在两组弧形导轨内,每两个第二弯管之间的间隙等于每两个第一弯管之间的间隙,第二弯管与第一弯管的间隙等于没两个第一弯管之间的间隙,每个第二弯管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滑动的弧形滑块,弧形滑块与弧形导轨滑动连接,且每个弧形滑块的两侧均设有一个弧形卡块,且位于同一个弧形导轨内的弧形卡块通过弧形连接板固定连接,弧形连接板上靠近环形挡板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避让弧形导轨的弧形缺口,且弧形连接板靠近环形挡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螺纹柱,且环形挡板上开设有供螺纹柱穿过的环形挡板,螺纹柱通过螺母与环形挡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转盘组件包括转板、连接板、固定板和多个增高柱,多个增高柱固定安装在环形挡板的外侧,且多个增高柱沿着环形挡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多个增高柱的另一侧,且连接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上,且多个凹槽均位于上,且凹槽沿着环形挡板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支架包括推杆、插柱、挡环和增高环,插柱的一端依次穿过推杆、、连接板、固定板和环形挡板,且插柱的一端外缘上开设有外螺纹,挡环固定安装在插柱的另一端的外缘上,上开设有供插柱穿过的圆孔,增高环位于与之间,且增高环的两端均分别于和抵触,挡环的一侧与抵触,且插柱上的外螺纹通过螺母与环形挡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弹性卡紧组件包括抵触弹簧、方形导柱、环板和延伸板,插块固定安装在方形导柱上,方形导柱穿过推杆且与推杆滑动连接,推杆上开设有供方形导柱滑动的方形导孔,抵触弹簧套设在方形导柱上,且抵触弹簧的两端均分别与环板和抵触,环板固定焊接在方形导柱的外缘上,延伸板固定焊接在环板的外缘上,与拉动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拉动组件包括第一拉环、钢线、第二拉环、铰接座、转板、橡胶手柄和定位板,第一拉环固定焊接在延伸板上,且钢线的一端与第一拉环固定连接,钢线的另一端穿过支架与第二拉环固定连接,支架上开设有供钢线穿过的线孔,第二拉环固定安装在转板远离支架的一侧,铰接座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且转板的另一侧与铰接座铰接,橡胶手柄固定安装在转板的一侧上,定位板用于阻挡转板转动的安装在铰接座上。进一步的,拉动组件包括线绳、第三拉环、第四拉环、挡板和导板,第三拉环固定安装在延伸板上,线绳的一端与第三拉环固定连接,导板固定安装在靠近转盘组件的一侧,且线绳的另一端穿过导板和挡板与第四拉环固定连接,挡板上开设有供线绳穿过的过线孔。进一步的,两个支架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杆。进一步地,用于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讯线束固定;当需要进行通信管线布设时,打开闸门机构,首先通过工人松开螺纹,再通过拉动弧形连接板,使得弧形卡块从弧形导轨内脱离出来,再推动第二弯管,使得多个第二弯管带动在弧形导轨内滑动,进而形成一个供通讯线束进入腔体内的缺口,再将通讯线束穿过缺口并放置在行走轮的腔体内,再通过工人关闭闸门机构,进而实现通讯线束的安装;S2:自动放线器的滚动;通过工人双手抓住两个推杆,同时抓住拉动组件,进而使得拉动组件带动环板进行运动,进而对抵触弹簧进行压缩,从而使得插块从凹槽内脱离,进而使得工人能够推动;S3:自动放线器的翻动;当遇到台阶时,通过松开拉动组件,进而使得抵触弹簧推动环板进行运动,进而使得环板带动方形导柱和插块进行运动,从而使得插块卡入到凹槽内,再通过工人快速向下按压推杆,进而使得插块沿着环形挡板的轴线方向快速滑动,并卡入到下一个位置的凹槽内,再通过工人将推杆抬起,并向前推动,进而使得行走轮向上翻动,上升一个台阶或者上升斜坡的一个高度,重复这个动作多次,该自动放线器能够翻越较高的台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用于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通过单向卡紧机构和支架的共同作用,使得行走轮能够翻动,即使遇见地面陡峭或者较高的台阶时,也能进行移动,且通过行走轮和闸门机构,使得通信管线不需要从轮上卸下就能够进行移动,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缩短铺设工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轮(1)、闸门机构(2)、两个单向卡紧机构(3)和支架(4),行走轮(1)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通讯线束(5)的腔体,行走轮(1)的外缘上开设有供通讯线束(5)进入腔体的缺口使得通讯线束(5)放置在行走轮(1)内;/n闸门机构(2)被配置成可开合地设置在行走轮(1)的缺口上;/n两个单向卡紧机构(3)均分别固定设置在行走轮(1)的圆盘截面的相互对称的两侧,单向卡紧机构(3)与行走轮(1)转动连接;/n两个支架(4)分别设置在两个单向卡紧机构(3)的外侧;/n其中,所述单向卡紧机构(3)均包括转盘组件(3a)、弹性卡紧组件(3b)和拉动组件(3c、3d),转盘组件(3a)固定设置在行走轮(1)上,且转盘组件(3a)上开设有多个凹槽(3a11),多个凹槽(3a11)沿着行走轮(1)的轴向呈均匀圆周分布,且每个凹槽(3a11)的一侧为斜坡状且相互对称的一侧呈竖直状,弹性卡紧组件(3b)安装在支架(4)上,且弹性卡紧组件(3b)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插入凹槽(3a11)的插块(3b1),拉动组件(3c、3d)固定安装在支架(4)上,拉动组件(3c、3d)与弹性卡紧组件(3b)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轮(1)、闸门机构(2)、两个单向卡紧机构(3)和支架(4),行走轮(1)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通讯线束(5)的腔体,行走轮(1)的外缘上开设有供通讯线束(5)进入腔体的缺口使得通讯线束(5)放置在行走轮(1)内;
闸门机构(2)被配置成可开合地设置在行走轮(1)的缺口上;
两个单向卡紧机构(3)均分别固定设置在行走轮(1)的圆盘截面的相互对称的两侧,单向卡紧机构(3)与行走轮(1)转动连接;
两个支架(4)分别设置在两个单向卡紧机构(3)的外侧;
其中,所述单向卡紧机构(3)均包括转盘组件(3a)、弹性卡紧组件(3b)和拉动组件(3c、3d),转盘组件(3a)固定设置在行走轮(1)上,且转盘组件(3a)上开设有多个凹槽(3a11),多个凹槽(3a11)沿着行走轮(1)的轴向呈均匀圆周分布,且每个凹槽(3a11)的一侧为斜坡状且相互对称的一侧呈竖直状,弹性卡紧组件(3b)安装在支架(4)上,且弹性卡紧组件(3b)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插入凹槽(3a11)的插块(3b1),拉动组件(3c、3d)固定安装在支架(4)上,拉动组件(3c、3d)与弹性卡紧组件(3b)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1)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环形挡板(1b)和多个第一弯管(1a),多个第一弯管(1a)均横置地位于两个环形挡板(1b)之间,与两个环形挡板(1b)形成固定连接,多个第一弯管(1a)沿着环形挡板(1b)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弯管(1a)之间留有供通讯线束(5)进入的缺口,多个第一弯管(1a)形成环状且直径高于环形挡板(1b)的直径,每个环形挡板(1b)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透视孔(1b1),两个第一弯管(1a)和若干个环形挡板(1b)形成的空间为所述的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管线布设的自动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机构(2)包括两组弧形导轨(2c)、多个第二弯管(2a),每组弧形导轨(2c)均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环形挡板(1b)上;两组弧形导轨(2c)呈相互对称设置,多个第二弯管(2a)位于两组弧形导轨(2c)之间,每个第二弯管(2a)的两端均分别插设在两组弧形导轨(2c)内。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锐王经逸怀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蔚特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