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子扑翼单元、仿羽扑翼及飞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子扑翼单元,还涉及一种仿羽扑翼及一种飞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扑翼技术依靠扑翼上扑和下扑的阻力差来产生升力,理想的状态是扑翼下扑时阻力最大化,扑翼上扑时阻力最小,从而提供最大的升力。但现有的技术方案都无法有效地减少上扑阻力,所以扑动效率低,升力有限,只能用于玩具或者表演类的无人飞行或者无负载飞行,一直无法实现商业应用。现有扑翼减少扑翼上扑阻力的方法:1、改变上扑时的迎风面积,在扑翼下扑时将扑翼伸直,让迎风面最大,在扑翼上扑时把扑翼弯曲、折叠或者倾斜,减少上扑迎风受力面积;缺点:上扑时可减少的受力面积有限,主要是因为受扑动角度的制约,在有限的扑动角度之内,无法做大幅度的弯曲和倾斜。2、改变上扑时的形状,在扑翼上扑时,使扑翼的弓形凸起向上,可减少空气阻力;缺点:扑翼形状凸起向上所能减少的阻力极其有限,所以下扑和上扑的阻力差很小。3、通过复杂机械装置改变扑翼子片的角度,将扑翼分成子片,可以通过机械装置改变子片上扑和下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子扑翼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轻质杆(4)和多个子叶片(3),多个所述轻质杆(4)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子叶片(3)包括加强杆(1)和弹性薄片(2),所述弹性薄片(2)为弹性材质,所述弹性薄片(2)为矩形片状结构,所述弹性薄片(2)的一个长度边缘固定在所述加强杆(1)上,所述加强杆(1)均垂直于多个所述轻质杆(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扑翼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轻质杆(4)和多个子叶片(3),多个所述轻质杆(4)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子叶片(3)包括加强杆(1)和弹性薄片(2),所述弹性薄片(2)为弹性材质,所述弹性薄片(2)为矩形片状结构,所述弹性薄片(2)的一个长度边缘固定在所述加强杆(1)上,所述加强杆(1)均垂直于多个所述轻质杆(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子扑翼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片(2)的宽度大于相邻所述加强杆(1)之间的间距,相邻两个所述子叶片(3)的所述弹性薄片(2)之间重叠搭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子扑翼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杆(4)为直线形杆状结构或弯曲形杆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子扑翼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杆(4)为截面是倒置的V字形的杆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子扑翼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