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托盘生产用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38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托盘生产用冲压模具,属于冲压技术领域。一种金属托盘生产用冲压模具,包括:第一冲压装置,还包括:与第一冲压装置相对布置的第二冲压装置,所述的第一冲压装置和第二冲压装置结构形状完全一致,第一冲压装置与第二冲压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向第一冲压装置和第二冲压装置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第一冲压装置、第二冲压装置啮合连接且第一冲压装置、第二冲压装置与动力装置的连接关系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同时完成多个冲压件的冲压,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过更换模孔和冲压杆达到对模孔和冲压杆降温的目的,降低冲压产生的热量对冲压工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托盘生产用冲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托盘生产用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托盘又名栈板、夹板,是一种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是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在现有托盘生产冲压技术中,进行冲压工作时同一时间只能对一个零件进行冲压,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且冲压工作时,由于长时间的冲击,冲压部件积累的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会对冲压工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托盘生产冲压模具效率低下且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干扰冲压工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金属托盘生产用冲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托盘生产用冲压模具,包括:第一冲压装置,还包括:与第一冲压装置相对布置的第二冲压装置,所述的第一冲压装置和第二冲压装置结构形状完全一致,第一冲压装置与第二冲压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向第一冲压装置和第二冲压装置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第一冲压装置、第二冲压装置啮合连接且第一冲压装置、第二冲压装置与动力装置的连接关系一致;所述的第一冲压装置包括下模机构、位于下模机构上方的且与下模机构对应的上模机构、位于下模机构两侧的加料机构、位于下模机构下方的输料机构;所述的下模机构包括两互相平行的承压板,两个承压板水平布置且两个承压板为长方体,两个承压板四侧面均均匀间隔设置有模孔,模孔垂直承压板,模孔底部呈锥形,两个承压板穿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两端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支板,支板上开设有贯穿孔,第一转轴与支板活动连接,两个第一转轴同一端外部同轴套设有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邻近的第二齿轮啮合,两个第二齿轮互相啮合,第二齿轮同轴穿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支板活动连接,一个第二转轴的悬置端同轴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的第一锥齿轮与动力装置啮合。优选地,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同轴连接有第二电机。优选地,所述的输料机构包括位于两个承压板下方的支撑板,支撑板长度方向平行承压板延伸方向,所述的支撑板外套设有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输送方向平行支撑板长度方向,所述的支撑板两侧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底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一液压缸。优选地,所述的加料机构设置有两个且分置于下模机构两侧,所述的加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承压板外侧一侧的安装板,安装板朝向承压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模孔对应的机械臂,安装板和承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输送方向平行安装板长度方向,所述的第一输送带上带面设置有若干个圆铁片,圆铁片与模孔内腔匹配。优选地,所述的上模机构包括水平设置于承压板上方的连接板、第二支架,第二支架顶部与连接板活动连接,第二支架可上下滑动,连接板平行承压板,连接板顶部中心处竖直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的连接板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与承压板顶部模孔对应的冲压构件;所述的冲压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板底部的架体组件、活动设置于架体组件底部的转动冲压组件、设置于架体组件内部用于升降转动冲压组件的升降组件;所述的架体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板底部的受力板,受力板底部两侧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竖直板,所述的连接板介于两个第一竖直板之间,两个第一竖直板底端开设有竖直延伸的滑槽,两个第一竖直板两侧之间设置有第二竖直板,两个第二竖直板底部之间设置有抵触板,所述的抵触板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的转动冲压组件包括匹配穿设于两滑槽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的第三转轴外部同轴套设有转筒,转筒介于两个第一竖直板之间,转筒外圆面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冲压杆,冲压杆沿转筒径向延伸且冲压杆悬置端与模孔和卡槽匹配,第三转轴临近第一电机的一端外部同轴套设有第三齿轮,各第三齿轮上设置有同一个链条,各第三齿轮通过链条实现连接传动;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竖直开设于受力板顶部中心处的安装槽、轴承,安装槽内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底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水平板,水平板位于抵触板上方,水平板长度方向平行第三转轴轴向,水平板长度方向上的底部两端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三竖直板,第三竖直板底部同轴套设于第三转轴外部,所述的第三竖直板通过轴承与第三转轴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托盘生产用冲压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相邻的第一齿轮转动,与此同时,第二齿轮通过另一第二齿轮带动另一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转轴带动承压板转动九十度,从而更换不同面上的模孔,减小单个模孔实用次数,降低冲压时摩擦产生的热量对冲压件变形的影响。2.本专利技术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支架推动支撑板抵触承压板底部,便于承受冲压产生的冲力,第二输送带用于将冲压后的金属托盘输送走,通过机械臂上的吸盘将圆铁片放入对应的朝向安装板的模孔孔底。3.本专利技术初始状态下冲压杆悬置端匹配设置于卡槽内,第二液压缸推动连接板向下运动,连接板带动冲压构件向下运动,冲压构件最下方的冲压杆进入模孔并将圆铁片冲压成金属托盘,随后第二液压缸通过连接板带动冲压构件向上复位,随后承压板翻转九十度更换模孔,此时电动推杆通过水平板、第三竖直板和轴承带动转动冲压组件下移,此时冲压杆悬置端与卡槽分离,第一电机启动并通过第三转轴带动转筒和冲压杆转动九十度,使另一冲压杆位于最下方,通过更换冲压杆便于冲压杆降温,防止撞击产生的热量影响冲压件的形成,最后电动推杆通过水平板、第三竖直板和轴承带动转动冲压组件上移复位,此时最上方的冲压杆悬置端匹配设置于卡槽,完成固定,随后接着进行冲压,如此反复,第三转轴通过链条带动所有的转动冲压组件同步运动,可在同时完成多个冲压件的冲压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冲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加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输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下模机构的第一转轴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承压板、模孔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模机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上模机构中架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上模机构中升降组件、受力板、第一竖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冲压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架体组件剖切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第一冲压装置;110、下模机构;111、支板;112、第一转轴;113、承压板;114、模孔;115、第一齿轮;116、第二齿轮;117、第二转轴;118、第一锥齿轮;119、贯穿孔;120、输料机构;121、支撑板;122、第二输送带;123、第一支架;1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托盘生产用冲压模具,包括:第一冲压装置(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冲压装置(10)相对布置的第二冲压装置(20),所述的第一冲压装置(10)和第二冲压装置(20)结构形状完全一致,第一冲压装置(10)与第二冲压装置(20)之间设置有用于向第一冲压装置(10)和第二冲压装置(20)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30),动力装置(30)与第一冲压装置(10)、第二冲压装置(20)啮合连接且第一冲压装置(10)、第二冲压装置(20)与动力装置(30)的连接关系一致;/n所述的第一冲压装置(10)包括下模机构(110)、位于下模机构(110)上方的且与下模机构(110)对应的上模机构(140)、位于下模机构(110)两侧的加料机构(130)、位于下模机构(110)下方的输料机构(120);/n所述的下模机构(110)包括两互相平行的承压板(113),两个承压板(113)水平布置且两个承压板(113)为长方体,两个承压板(113)四侧面均均匀间隔设置有模孔(114),模孔(114)垂直承压板(113),模孔(114)底部呈锥形,两个承压板(113)穿设有第一转轴(112),第一转轴(112)两端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支板(111),支板(111)上开设有贯穿孔(119),第一转轴(112)与支板(111)活动连接,两个第一转轴(112)同一端外部同轴套设有第一齿轮(115),两个第一齿轮(115)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齿轮(116),第一齿轮(115)与邻近的第二齿轮(116)啮合,两个第二齿轮(116)互相啮合,第二齿轮(116)同轴穿设有第二转轴(117),第二转轴(117)与支板(111)活动连接,一个第二转轴(117)的悬置端同轴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18),所述的第一锥齿轮(118)与动力装置(30)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托盘生产用冲压模具,包括:第一冲压装置(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冲压装置(10)相对布置的第二冲压装置(20),所述的第一冲压装置(10)和第二冲压装置(20)结构形状完全一致,第一冲压装置(10)与第二冲压装置(20)之间设置有用于向第一冲压装置(10)和第二冲压装置(20)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30),动力装置(30)与第一冲压装置(10)、第二冲压装置(20)啮合连接且第一冲压装置(10)、第二冲压装置(20)与动力装置(30)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第一冲压装置(10)包括下模机构(110)、位于下模机构(110)上方的且与下模机构(110)对应的上模机构(140)、位于下模机构(110)两侧的加料机构(130)、位于下模机构(110)下方的输料机构(120);
所述的下模机构(110)包括两互相平行的承压板(113),两个承压板(113)水平布置且两个承压板(113)为长方体,两个承压板(113)四侧面均均匀间隔设置有模孔(114),模孔(114)垂直承压板(113),模孔(114)底部呈锥形,两个承压板(113)穿设有第一转轴(112),第一转轴(112)两端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支板(111),支板(111)上开设有贯穿孔(119),第一转轴(112)与支板(111)活动连接,两个第一转轴(112)同一端外部同轴套设有第一齿轮(115),两个第一齿轮(115)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齿轮(116),第一齿轮(115)与邻近的第二齿轮(116)啮合,两个第二齿轮(116)互相啮合,第二齿轮(116)同轴穿设有第二转轴(117),第二转轴(117)与支板(111)活动连接,一个第二转轴(117)的悬置端同轴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18),所述的第一锥齿轮(118)与动力装置(30)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托盘生产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30)包括与第一锥齿轮(118)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20),第二锥齿轮(320)同轴连接有第二电机(3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托盘生产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料机构(120)包括位于两个承压板(113)下方的支撑板(121),支撑板(121)长度方向平行承压板(113)延伸方向,所述的支撑板(121)外套设有第二输送带(122),第二输送带(122)输送方向平行支撑板(121)长度方向,所述的支撑板(121)两侧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支架(123),第一支架(123)底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一液压缸(1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托盘生产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料机构(130)设置有两个且分置于下模机构(110)两侧,所述的加料机构(130)包括设置于承压板(113)外侧一侧的安装板(131),安装板(131)朝向承压板(113)的一侧设置有与模孔(114)对应的机械臂(132),安装板(131)和承压板(113)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带(133),第一输送带(133)输送方向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青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贝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