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木耳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13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玉木耳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玉木耳栽培方法,通过依次进行母种培养基制备、母种培育、栽培种培养基制备、栽培种培育、栽培基制备、玉木耳栽培,最后采摘成熟的玉木耳采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培养优质母种和栽培种,并采用秸秆、木屑、麸皮、甘蔗渣等原料作为玉木耳栽培原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对玉木耳的生长的针对性强,能够有效提高玉木耳的产量及品质;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广泛推广。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木耳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玉木耳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玉木耳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玉木耳色泽温润如玉、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新鲜时呈胶质、半透明,干后颜色略暗,呈乳黄色,复水后呈白色透明状。因其色泽和口感与海蜇皮相近,故被称为“木生海蜇皮”。玉木耳无毒可食,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含量较高。相关研究表明,玉木耳具有抗凝血作用,其功效与黑木耳相似,是一种新的食药用菌。玉木耳,在福建浙江等南方地区俗称竹耳,产量上是黑木耳的2倍左右,营养丰富,是替代黑木耳的又一珍贵食用菌。目前,对玉木耳的栽培,仿照黑木耳的栽培方法,以木屑、麦麸或稻糠为主要原料,比较成熟,但是木屑、麦麸或稻糠一般占到栽培基质总重量的90%以上,受木屑、麦麸或稻糠的市场价格的影响,玉木耳的栽培成本逐年上升,极大地影响了玉木耳栽培的经济效益。此外,市场上也有少数利用农作物秸秆来完全替代木屑的做法,但是受工艺方法的影响,生产的玉木耳产量、品质均大幅度下降,不具有普遍推广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玉木耳栽培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木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母种培养基制备:按重量比称取玉米粉200-300份、木屑30-50份、果胶20-40份、蛋白胨10-20份、磷酸二氢钾0.1-0.5份、碳酸钙1-1.5份、硫酸锌0.1-0.5份、氯化镁1-1.5份、氧化镧0.05-0.1份、氧化铈0.5-0.8份和水1000-1200份,混合,加热至100℃~110℃,加热过程中,持续搅拌,过滤去渣,无菌条件下冷却至常温,获得母种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nS2、母种培育:在无菌条件下,将玉木耳菌种接种到母种培养基中,在温度20℃~25℃,培养15~25天后,获得母种菌块;/nS3、栽培种培养基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木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母种培养基制备:按重量比称取玉米粉200-300份、木屑30-50份、果胶20-40份、蛋白胨10-20份、磷酸二氢钾0.1-0.5份、碳酸钙1-1.5份、硫酸锌0.1-0.5份、氯化镁1-1.5份、氧化镧0.05-0.1份、氧化铈0.5-0.8份和水1000-1200份,混合,加热至100℃~110℃,加热过程中,持续搅拌,过滤去渣,无菌条件下冷却至常温,获得母种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
S2、母种培育:在无菌条件下,将玉木耳菌种接种到母种培养基中,在温度20℃~25℃,培养15~25天后,获得母种菌块;
S3、栽培种培养基制备:安装重量比称取木屑200-300份、麦麸100~200份、豆粕100-200份、石灰10-50份,混合,加热至100℃~110℃,加热过程中,持续搅拌,过滤去渣,无菌条件下冷却至常温,获得栽培种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
S4、栽培种培育:在无菌条件下将母种菌块接种到栽培种培养基,在温度24℃~26℃、空气湿度70%的调节下培育10~15天后,将温度降至25℃~28℃,空气湿度增加到80%,培养5~10天,获得栽培种菌块;
S5、栽培基制备:按重量比称取秸秆40-60份、木屑30-50份、麸皮10-30份、甘蔗渣10-15份、碳酸钙1-5份、过磷酸钙1-5份、微生物混合料10-15份和水100-150份,搅拌混合,分装在多个菌袋中,并对菌袋进行灭菌;
S6、玉木耳栽培:将玉木耳栽培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忠许腾龙金媛媛李娟朱荣荣邵丽赵明文蒋宁王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之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