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箱壳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00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箱壳体设备,包括外箱体、箱门、控制器、中载框、配电载板、横向防震机构、纵向防震机构和除尘机构,所述箱门铰接于外箱体的一侧,所述控制器固定设置于外箱体内壁一侧,所述中载框设置于外箱体内部中间,所述一对配电载板对称设置于中载框内部两侧,所述横向防震机构是由两组横向防震装置构成,所述纵向防震机构包括两组纵向防震装置构成,所述除尘机构位于外箱体内的一组横向防震装置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部横向防震机构和纵向防震机构的设定有效避免对外箱体撞击造成的影响,同时操纵控制器可以有效对外箱体内部除尘,操纵方便,安全高效,极大提高了配电箱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箱壳体设备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涉及一种电气箱壳体设备。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等优点,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它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配电箱随处可见,一般安装于走廊的墙壁上或是户外电线杆旁侧,配电箱的优点很多,但传统的配电箱使用时间一长,配电箱内部会积蓄大量灰尘,由于内部线路复杂较难清理,从而影响使用,而配电箱又常年裸露在外,往往会出现意外撞击碰触,导致内部线路移位松动,进而出现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气箱壳体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箱壳体设备。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箱壳体设备,包括外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门(2)、控制器(3)、中载框(4)、配电载板(5)、横向防震机构(6)、纵向防震机构(7)和除尘机构(8),所述箱门(2)铰接于外箱体(1)的一侧,所述控制器(3)固定设置于外箱体(1)内壁一侧,所述中载框(4)设置于外箱体(1)内部中间,所述一对配电载板(5)对称设置于中载框(4)内部两侧,所述横向防震机构(6)位于外箱体(1)内部,且横向防震机构(6)是由两组横向防震装置(60)构成,所述两组横向防震装置(60)对称设置于中载框(4)两侧,所述纵向防震机构(7)位于外箱体(1)内部,且纵向防震机构(7)包括两组纵向防震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箱壳体设备,包括外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门(2)、控制器(3)、中载框(4)、配电载板(5)、横向防震机构(6)、纵向防震机构(7)和除尘机构(8),所述箱门(2)铰接于外箱体(1)的一侧,所述控制器(3)固定设置于外箱体(1)内壁一侧,所述中载框(4)设置于外箱体(1)内部中间,所述一对配电载板(5)对称设置于中载框(4)内部两侧,所述横向防震机构(6)位于外箱体(1)内部,且横向防震机构(6)是由两组横向防震装置(60)构成,所述两组横向防震装置(60)对称设置于中载框(4)两侧,所述纵向防震机构(7)位于外箱体(1)内部,且纵向防震机构(7)包括两组纵向防震装置(70)构成,所述两组纵向防震装置(70)对称设置于中载框(4)的另一相对两侧,所述除尘机构(8)位于外箱体(1)内的一组横向防震装置(60)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箱壳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大小相同的一对配电载板(5)一端通过螺栓与外箱体(1)内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所述中载框(4)的内壁相对两侧与一对配电载板(5)两侧均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箱壳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防震装置(60)包括第一条形板(600)、第一压板(601)、一对第一限位杆(602)和若干组第一抗震组件(603),所述第一条形板(600)的一侧与外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板(601)位于中载框(4)与对应第一条形板(600)之间,且第一压板(601)上均匀设有若干组第一条形槽(6010),所述若干组第一条形槽(6010)与若干组第一抗震组件(603)一一对应,所述中载框(4)的对应两侧各设有一对第一限位孔(40),所述一对第一限位杆(602)的一端与第一压板(601)均固定连接,且一对第一限位杆(602)的另一端穿过中载框(4)上的一对第一限位孔(40)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限位盘(60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气箱壳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震组件(603)包括第一缓冲柱(6030)、第一复位弹簧(6031)、第二复位弹簧(6032)和第一套柱(6033),所述第一缓冲柱(6030)的一端与对应第一条形板(600)固定连接,且第一缓冲柱(6030)穿过对应第一条形槽(6010)固定设有一个第一限位环(603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031)位于第一条形板(600)与第一压板(601)之间,且第一复位弹簧(6031)套设于第一缓冲柱(6030)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031)的两端与对应第一条形板(600)和第一压板(601)均为焊接,所述第一套柱(6033)固定设置于中载框(4)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6032)位于第一缓冲柱(6030)和第一套柱(6033)之间,且第二复位弹簧(6032)的两端与对应第一缓冲柱(6030)和第一套柱(6033)均为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气箱壳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防震装置(70)包括第二条形板(700)、第二压板(701)、一对第二限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蒂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