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外壳、电池模组和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95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外壳、电池模组和电池包,所述电池模组外壳用于安装电芯模块,所述电池模组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弯折部;相对设置的两端面板,两个所述端面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端面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围成用于容纳所述电芯模块的容置腔。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块和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外壳。所述电池包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将两个端面板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就完成组装,实现电池模组外壳组装简单,成本低廉。同时,便于日后拆解以及电芯模块的梯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外壳、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外壳、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外壳和电池组,电池组位于电池模组外壳内。其中,电池模组外壳通常包括底面板、两侧面板和两端面板,且底面板、侧面板、端面板之间都是相互焊接在一起。这种组装方式由于结构多,需要焊接的地方也非常多,组装操作较为复杂,不利于批量生产。同时,电池模组外壳在焊接组装完成之后,不利于日后拆解以及电芯的梯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电池模组外壳组装操作较为复杂,不利于日后拆解以及电芯的梯次利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外壳、电池模组和电池包。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电池模组外壳,其用于安装电芯模块,所述电池模组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弯折部;相对设置的两端面板,两个所述端面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端面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围成用于容纳所述电芯模块的容置腔。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只需要将两个端面板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就完成组装,实现电池模组外壳组装简单,成本低廉。同时,端面板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日后拆解以及电芯模块的梯次利用。较佳地,所述端面板的两侧均具有沿远离所述电芯模块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弯折部,两个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端面板的两侧通过第二弯折部将会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贴合抵靠,有效增大了端面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接触面积,使得端面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强度高,大大提高了电池模组外壳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端面板的底端具有沿远离所述电芯模块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贴合抵靠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三弯折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弯折部。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端面板的底端通过第三弯折部将会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第一弯折部相贴合抵靠,进一步增大了端面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接触面积,实现端面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强度高,大大提高了电池模组外壳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电池模组外壳还包括至少一个压条,所述压条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上方,且所述压条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端面板的顶端。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压条将连接在两个端面板的顶端并用于对电芯模块起到压紧抵靠的作用,有效避免了电芯模块在电池模组外壳内产生偏移晃动现象,大大提高了稳定性。较佳地,所述端面板的顶端具有沿远离所述电芯模块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四弯折部,所述压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四弯折部上。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端面板的顶端通过第四弯折部将会与压条相贴合抵靠,进一步增大了端面板与压条的接触面积,实现端面板与压条连接强度高,大大提高了稳定性。较佳地,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两个所述端面板上均开设有通孔。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开设通孔能够有效减轻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两个端面板的自身重量,从而有效减轻了电池模组外壳的整体重量,便于使用,利于推广;同时,节约成本。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电芯模块和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外壳。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实现电池模组组装简单,成本低廉。同时,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日后拆解以及电芯模块的梯次利用。较佳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有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包裹于所述电芯模块的外表面。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绝缘组件有效加强了对电芯模块的保护作用,大大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稳定性。较佳地,所述绝缘组件包括底面绝缘片、两个侧面绝缘片和两个端面绝缘片,所述底面绝缘片位于所述电芯模块的底部并压设于所述电芯模块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两个所述侧面绝缘片分别压设于所述电芯模块的两侧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两个所述端面绝缘片分别压设于所述电芯模块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端面板之间。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底面绝缘片、两个侧面绝缘片和两个端面绝缘片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外壳与电芯模块之间,组装更加方便。一种电池包,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实现电池模组组装简单,成本低廉。同时,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日后拆解以及电芯模块的梯次利用。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外壳、电池模组和电池包,只需要将两个端面板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就完成组装,实现电池模组外壳组装简单,成本低廉。同时,便于日后拆解以及电芯模块的梯次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电池模组外壳1第一侧板11第一弯折部111通孔112第二侧板12端面板13第二弯折部131第三弯折部132第四弯折部133压条14电芯模块2绝缘组件3底面绝缘片31侧面绝缘片32端面绝缘片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外壳1和电芯模块2。电池模组外壳1包括相对设置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以及相对设置的两端面板13,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的底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弯折部111,两个端面板13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的两端,且两个端面板13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之间围成用于容纳电芯模块2的容置腔。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底部都具有第一弯折部111,通过两个端面板13使得两个端面板13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之间围成用于容纳电芯模块2的容置腔。只需要将两个端面板13分别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相连接就完成组装,实现电池模组外壳1组装简单,成本低廉。同时,端面板13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日后拆解以及电芯模块2的梯次利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形状均为L形,且第一侧板11的第一弯折部111与第二侧板12的第一弯折部111之间相互抵靠并用于形成容置腔的底面。整体结构简单,且结构少,组装更加方便。端面板13的两侧均具有沿远离电芯模块2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弯折部131,两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外壳,其用于安装电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外壳包括:/n相对设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弯折部;/n相对设置的两端面板,两个所述端面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端面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围成用于容纳所述电芯模块的容置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外壳,其用于安装电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外壳包括:
相对设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弯折部;
相对设置的两端面板,两个所述端面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端面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围成用于容纳所述电芯模块的容置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板的两侧均具有沿远离所述电芯模块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弯折部,两个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板的底端具有沿远离所述电芯模块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贴合抵靠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三弯折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弯折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外壳还包括至少一个压条,所述压条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上方,且所述压条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端面板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敏李攀兰志波张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