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兰兰专利>正文

一种被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6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纤维制作的被絮,它包括由涤纶、丙纶、腈纶等化学纤维及其改性纤维的短纤维经过成网、铺网形成的棉絮层和由无纺布制作的包覆套所构成,棉絮层置于包覆套内,口子用缝纫线封住。通过绗缝线棉絮层与包覆套联成一体,它具有使用方便、价格较低、柔软、轻松,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等特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化学合成纤维制造的被絮,尤其是指用不具任何表现或内在粘合性的纤维制成的被絮。传统的被絮是由天然棉纤维制成的,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用合成纤维制成的被絮,如我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被服用保温絮片”(专利号94211571.6)即是其中之一。它是由经拉伸处理的涤纶、丙纶、尼龙、腈纶等一类合成纤维杂乱搭接,蓬松堆积而成的纤维棉絮片和通过绗缝与其结成整体的衬布所构成,这种被絮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可有效地替代天然棉纤维被絮。但该技术的被服用保温絮片在使用时,为了防止周边纤维的逃逸,必须另加护套作围护,护套外尚需有被套作罩面层,以便于被套的清洗更换。这样,对用户来说就增加了费用负担。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更方便,而且能降低用户的费用开支而提供的一种保温性好、轻软舒适的被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采用涤纶、丙纶、腈纶等化纤及其改性纤维的短纤维经过成网、铺网加工,形成所需尺寸、形状的蓬松棉絮层,采用高强、薄型的无纺布,尤其是以水刺法生产的无纺布做成上述蓬松棉层的包覆套,将棉絮层放入包覆套内,然后将包覆套口子缝好,再通过绗缝把包覆套与其内的棉絮层紧紧联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被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与普通天然棉絮一样直接加被套作罩面层,不必为防止纤维逃逸而另外护套。以无纺布作成的包覆套价格仅为普通纯棉花布的五分之一左右,且制成的被絮柔软、轻松,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加工和使用均十分方便。附图是本技术的一种被絮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蓬松棉絮层,采用涤纶、丙纶、腈纶等化纤及其改性纤维的短纤维经过成网、铺网加工而成;2为包覆套,采用高强、薄型的无纺布制作;3为包覆套口子的缝纫线;4为被絮的绗缝线。为了使本技术的一种被絮外表美观,可将制作包覆套的无纺布染色或印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被絮,包括棉絮层(1)与包覆套(2),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棉絮层是由涤纶、丙纶、腈纶等化纤及其改性纤维的短纤维经过成网、铺网所形成;所说的包覆套是由高强、薄型的无纺布制作,棉絮层置于包覆套内,包覆套口子用缝纫线(3)封住,包覆套与在其内的棉絮层通过绗缝线(4)联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絮,包括棉絮层(1)与包覆套(2),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棉絮层是由涤纶、丙纶、腈纶等化纤及其改性纤维的短纤维经过成网、铺网所形成;所说的包覆套是由高强、薄型的无纺布制作、棉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兰兰
申请(专利权)人:吴兰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