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液压控制水泵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49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5
全自动液压水泵控制阀,包括阀体、阀杆、连接法兰、压盖、阀芯,阀杆一端与液压缸内活塞杆的一端通过法兰加螺栓固定连接,活塞杆与导向套及油缸尾部分别设置两个行程阀;当两个行程阀关闭时,油缸导向套及油缸尾分别设有节流阀配合两个行程阀。油缸下腔的液压油通过油口再经过油管组件与油箱接通;油缸上腔的液压油通过油口再经过上行程阀腔与油箱接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适用性广、维修方便的全自动液压控制水泵阀。液压控制部分无外力驱动且与管道内传输的介质分离,可以实现在线维修;液压油与管道内传输的介质不直接接触,避免不清洁介质的堵塞;阀门关闭不受回流介质的影响,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液压控制水泵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特别是一种全自动液压控制水泵阀。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比较先进的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具有利用管网介质压力驱动、不用电、不用油等优点,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但是,这类阀门也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在快速关闭时,是由大阀板的自身重力将阀门进水口快速关闭,在这个过程中,大阀板会直接撞击到阀门的密封面上,会出现以下几种状况:一是大阀板与密封面的撞击声大;二是密封面因为大阀板的撞击而受损,影响密封效果。在慢开慢关时,膜片室的上下腔是管道内的介质直接进入,并且用膜片室的上下腔介质的压差来实现阀门的慢速开启与慢速关闭;这样会引起以下几种状况:一是由于管道流动的介质不清洁,长期使用会导致介质内的杂质沉淀累积,使膜片室上下腔堵塞,导致阀门无法打开和关闭;二是如果管道内的介质有腐蚀性,会导致膜片室内一些内件腐蚀,使阀门无法开启和关闭;即使管道内的介质是清洁的水,由于长期使用,膜片室及膜片本身都可能沉淀一层水垢,同样会影响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液压控制水泵阀,包括阀体、阀杆、连接法兰、压盖、阀芯,所述的阀芯、压盖装配于阀体内,其特征是:阀杆(103)的一端与油缸活塞杆(211)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102)、(212)固定连接;活塞(203)与活塞杆(21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塞(203)上设有两个密封圈(202),将液压缸分隔为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的油缸无杆腔的液压油通过油缸尾(217)的行程阀流入油箱,所述的油缸有杆腔的液压油通过油缸导向套(208)快速流道(215)经油管组件(218)流入油箱;液压缸有杆腔的行程阀由活塞杆(211)上的缓冲阀套(214)配合组成;液压缸无杆腔的行程阀由油缸尾(217)及装...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液压控制水泵阀,包括阀体、阀杆、连接法兰、压盖、阀芯,所述的阀芯、压盖装配于阀体内,其特征是:阀杆(103)的一端与油缸活塞杆(211)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102)、(212)固定连接;活塞(203)与活塞杆(21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塞(203)上设有两个密封圈(202),将液压缸分隔为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的油缸无杆腔的液压油通过油缸尾(217)的行程阀流入油箱,所述的油缸有杆腔的液压油通过油缸导向套(208)快速流道(215)经油管组件(218)流入油箱;液压缸有杆腔的行程阀由活塞杆(211)上的缓冲阀套(214)配合组成;液压缸无杆腔的行程阀由油缸尾(217)及装配在油箱(233)内的行程阀芯(228)、弹簧(226)、弹簧导向筒(229)配合组成;液压缸有杆腔的缓冲阀套(214)接近导向套(208)第二油腔(240)及液压缸无杆腔的行程阀阀芯(228)下端接近油缸尾(217)的第一油腔(239)时,组成缓闭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液压控制水泵阀,其特征是:液压控制部分的油缸导向套(208)固定于阀体(101)上,液压缸由导向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道坤谭辉皓陈典亮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高品液压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