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气流电热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82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38
循环气流电热灶,包括内胆、顶盖、外壳、控制器,绝缘网板、电加热装置、旋流导风筒和风扇从上往下依次叠层固定于内胆上,内胆套接于外壳内腔,外壳上端有顶盖。工作时启动风扇和电加热装置,风扇产生的气流经旋流导风筒后转变成旋转气流,再经电加热装置后成旋转热气流,旋转热气流作用于锅底,旋流风传热效率高,热气流将部分热能传给锅底后,经内胆顶部及侧面与顶盖、外壳之间的缝隙输送到内胆下部的进气孔,经风扇往上传送,循环利用热空气加热锅底。旋流导风筒的壳体及旋流片采用能反射红外线的材料或涂料,将电加热装置往下辐射的红外热能往上反射,本发明专利技术热效率高,并可将锅低温度控制在预定范围防止过烧。控制在预定范围防止过烧。控制在预定范围防止过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气流电热灶


[0001]本技术涉及灶具,具体是指循环气流电热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灶具主要有燃气灶、电磁灶和电热灶,燃气灶需要专用的供气管道或瓶装燃气,存在装备复杂价高,燃气泄漏等问题,还存在燃气储量有限、资源枯竭,将来无气可用的状况。电磁灶是利用励磁线圈,使锅底产生涡流来致热,它不符合炒菜对火候的要求,炒出的菜口感不如燃气灶和电热灶,还易于烧糊烧焦;现有电热灶是利用电热元件(电阻丝、电热管、红外发热元件等)辐射接触导热加热锅底,热量不能完全传递到锅具上,导热过程中热量会流失到空气中,热能损耗比较大费电,存在能源利用率不高,升温慢和易烧糊烧焦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现有电热灶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符合炒菜对火候的要求,减少甚至消除烧糊烧焦现象的循环气流电热灶,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循环气流电热灶,包括内胆、风扇、电加热装置、控制器、电源线,所述内胆为一个上端敞口的筒体,内胆下部设置横向进气孔和纵向进气孔,所述绝缘网板、电加热装置、旋流导风筒和风扇依次叠层固定于内胆内腔,内胆套接于外壳的内腔,顶盖套接于外壳的上端敞口,风扇上的电动机设置于内胆的外部,风扇上的壳体及叶片设置于内胆的内部。
[0005]所述内胆为一个上端敞口下段半封闭的筒状体,呈圆型或方型,从上至下设置两个梯级敞口,大敞口安装绝缘网板和电加热装置,小敞口安装旋流导风筒和风扇,这种结构可使电加热装置与旋流导风筒之前形成间隙,不使旋流导风筒承受太高温度,并通过焊接,粘接或螺钉连接成一个整休。顶盖的上端面设置密封圈,密封圈要求耐高温,一般采用软金属如紫铜、铝合金等或石墨制品;外壳的内表面设置保温层,防止外壳散热,节约能源,由于风扇上的电动不能耐高温,风扇的壳体及叶片部分安装于内胆内腔,电机安装于内胆外部,并通过转轴连接风扇叶片。
[0006]所述旋转导风筒由导风筒壳体及固定于导风筒壳体内的旋流片构成,导风筒壳体和旋流片一体成型或焊接成一个整体,采用碳钢、不锈钢或铝板,也可采用其它耐高温材料。
[0007]所述绝缘网板采用绝缘耐高温材料,如耐火材料、玻璃纤维、铸石纤维等,功能是防止锅子触电。
[0008]所述电加热装置采用电阻丝或红外发热器或发热管等电热零部件。
[0009]所述控制器与风扇和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风扇的开停及转速,控制电加热装置的通断及功率大小。
[0010]本技术与现有电热灶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循环气流电热灶由于能循
环利用热电流,使灶的热效率大幅提高;

热气流的温度可控,可使锅内食物不致烧糊或烧焦;

无热风及热辐射外溢,使人不受热风及热辐射的影响,改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循环气流电热灶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内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旋流导向筒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电加热装置采用电阻丝的示意图;
[0015]图5为电加热装置采用红外发热器的示意图;
[0016]图6为电加热装置采用发热管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内胆、101横向进气孔、102纵向进气孔、2风扇、3旋流导风筒、301导向筒壳体、302旋流片、4电加热装置、401电阻丝、402红外发热器、403发热管、5绝缘网板、6顶盖、601密封圈、7外壳、701保温层、8控制器、9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解释并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的循环气流电热灶由内胆1、风扇2、旋流导风筒3、电加热装置4、绝缘网板5、顶盖6、外壳7、控制器8和电源线9构成,所述内胆1为一个上端敞口下段半封闭的筒状容器,内胆1一般设置为圆型或方型,内胆1的内腔从上至下设置为两个梯形敞口,上大下小,大敞口安装顶盖6、绝缘网板5和电加热装置4,小敞口安装旋流导风筒3和风扇2,内胆1本身又套接于外壳7的内腔,并利用螺钉将内胆1和外壳7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壳8的内表面设置保温层701,不让热能从外壳7散发出去,顶盖6活动套接于外壳7的上端敞口,顶盖6的上端面设置密封圈601,防止热气流从顶盖6与锅底之前的间隙溢出,即节约能源,又无热风吹向人体,密封圈601采用紫铜、铝合金、碳纤维或无机纤维等耐高温的软材料,风扇2的叶片和壳体安装于内胆1的内腔,风扇2上的电机安装于内胆1的外部,并通过电机的转轴连接风扇1上的叶轮,以防止烧坏电机。
[0023]所述旋流导风筒3由导风筒壳体301和旋流片302一体成型而成,采用碳钢材料,所述绝缘网板与采用陶瓷网板或无机纤维板,电加热装置4采用电阻丝和支撑电阻丝的绝缘架。
[0024]所述控制器8采用普通控制器或CPU控制器、控制器8与风扇2及电加热装置4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风扇2的开停及转速,用于控制电加热装置4的开停及功率大小。
[0025]实施例2
[0026]参见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所述绝缘网板5、电加热装置4和旋流导风筒3设计为凹弧面结构,供弧面锅底的锅使用,实施例1供平底锅使用,其它方面与实施例1相同。
[0027]实施例3
[0028]参见图8,本实施例是将适用于平底锅的实施例1和适用于凹底锅的实施例2组合成一体,即可用于平底锅,也可用于弧底锅。
[002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启动风扇和电加热装置,在顶盖上放上锅子,风扇旋转形成气流,气流经旋流导风筒后形成旋转气流,旋转气流经电加热装置加热后变成旋转热气流,旋转热气流经绝缘网板后吹向锅底,旋转热气流在锅底旋转,最大限度将热能传递给锅底,旋转热气流与锅底的传热效率高于直线热气流与锅底的传热效率,与锅底交换了热能的降了温的旋转热气流经内胆顶部及侧面与顶盖、外壳之间的缝隙先横向再垂直向下传输至内胆下部,沿横向进气孔和纵向进气孔进入风扇再次循环。
[0030]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气流电热灶,包括内胆(1)、电加热装置(4)、控制器(8)、电源线(9),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为一个上端敞口的筒体,内胆(1)下部设置横向进气孔(101)和纵向进气孔(102),绝缘网板(5)、电加热装置(4)、旋流导风筒(3)和风扇(2)从上往下依次叠层固定于内胆(1)内腔,内胆(1)套接于外壳(7)的内腔,顶盖(6)套接于外壳(7)的上端敞口,风扇(2)上的电动机设置于内胆(1)的外部,风扇(2)上的壳体及叶片设置于内胆(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气流电热灶,其特征是:所述内胆(1)为一个上端敞口下段半封闭的筒状体,呈圆型或方型,从上至下设置两个梯级敞口,大敞口安装绝缘网板(5)和电加热装置(4),小敞口安装旋流导风筒(3)和风扇(2),电加热装置与旋流导风筒之前形成间隙,可降低旋流导风筒的温度;内胆与外壳(7)连接成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玲孙道坤何相华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高品液压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