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倾斜门形支架,是急倾斜煤层水平机械化采煤法中最重要的装备,为实现2~9m急倾斜(倾角55゜~90°)煤层的机械化开采提供了可能,标志着该类煤层的开采进入机械化和自动化开采阶段;其包括:结构件,所述结构件包括顶梁、上掩护梁、下掩护梁和底梁,所述顶梁、上掩护梁、下掩护梁和底梁依次连接组成门字形结构;液压件,所述液压件连接于所述结构件内侧,用于支撑所述结构件;附件,所述附件包括推移框架、防倒机构、限位装置,两个所述推移框架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内侧以及所述底梁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急倾斜门形支架
本技术属于煤矿开采装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急倾斜门形支架。
技术介绍
煤炭开采的设备是依据煤炭在地下的赋存条件及由其决定的采煤方法而设计的。急倾斜煤层占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的4%,分布广,赋存条件复杂,矿井数量多。对于倾角在45°到55°的急倾斜煤层,随着采煤技术的发展,一些矿井采用了高档普采和综采技术;对于倾角大于55°且煤层厚度较大的急倾斜煤层,常用的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已日趋成熟;而对于倾角55°~90°且煤层厚度在2到9m之间的急倾斜煤层,尚未实现机械化开采。长期以来,针对该类煤层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提出了多种采煤方法,但效率低、成本高,安全压力极大,如不尽快找到合适的机械化开采方法和开采装备,迫于政策压力,将会造成停采、弃采,进而造成大量煤炭资源的浪费。传统上,开采急倾斜煤层所使用的支护设备主要有柔性掩护支架、单体液压支柱和悬移顶梁液压支架。柔性掩护支架主要用于伪俯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适用于急倾斜炮采工作面,落煤工艺落后;单体液压支柱的前移靠人工完成,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生产效率低,支柱易陷入底板中;悬移顶梁液压支架顶梁卸载后暴露的顶板面积大,易引起冒落,自稳性差。以上支护设备都有它们自身的局限性,为实现急倾斜煤层水平机械化开采,需要一种安全高效、机械化程度高的支护设备,以满足工作面支护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急倾斜门形支架,是急倾斜煤层水平机械化采煤法中最重要的装备,为实现2~9m急倾斜(倾角55゜~90°)煤层的机械化开采提供了可能,标志着该类煤层的开采进入机械化和自动化开采阶段;其包括:结构件,所述结构件包括顶梁、上掩护梁、下掩护梁和底梁;液压件,所述液压件包括支撑千斤顶、立柱和调节千斤顶;附件,所述附件包括推移框架、防倒机构、限位装置。优选的,所述顶梁、上掩护梁、下掩护梁和底梁依次铰接形成门字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千斤顶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远离上掩护梁下端以及所述底梁远离下掩护梁下端,所述立柱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内侧以及所述底梁内侧,所述调节千斤顶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与上掩护梁铰接端以及所述下掩护梁和底梁铰接端。优选的,还包括:防倒机构,四个所述防倒机构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内侧以及所述底梁内侧。优选的,还包括:推移千斤顶,所述推移千斤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推移千斤顶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内侧以及所述底梁内侧。优选的,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有八个,八个所述限位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内、以及所述底梁内。优选的,所述推移框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推移框架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内侧以及所述底梁内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液压支架组连接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液压支架工作面布置图。图中:1.支撑千斤顶;2.顶梁;3.推移框架;4.推移千斤顶;5.立柱;6.调节千斤顶;7.上掩护梁;8.下掩护梁;9.底梁;10.限位装置;11.防倒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急倾斜门形支架,包括:结构件,所述结构件包括顶梁2、上掩护梁7、下掩护梁8和底梁9,所述顶梁2、上掩护梁7、下掩护梁8和底梁9依次连接组成门字形结构,液压件,所述液压件包括支撑千斤顶1、立柱5和调节千斤顶6,所述液压件连接于所述结构件内侧,用于支撑所述结构件;附件,所述附件包括推移框架3、防倒机构11、限位装置10,两个所述推移框架3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2内侧以及所述底梁9内侧,四个所述防倒机构11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2内侧以及所述底梁9内侧,八个所述限位装置10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2内以及所述底梁9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梁2、上掩护梁7、下掩护梁8和底梁9依次铰接,所述液压件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2和上掩护梁7铰接端、所述顶梁2远离上掩护梁7下端、所述下掩护梁8和底梁9铰接端、所述底梁9远离下掩护梁8下端以及所述顶梁2内侧、所述底梁9内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千斤顶1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2远离上掩护梁7下端以及所述底梁9远离下掩护梁8下端,所述立柱5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2内侧以及所述底梁9内侧,所述调节千斤顶6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2与上掩护梁7铰接端以及所述下掩护梁8和底梁9铰接端。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是急倾斜煤层水平机械化采煤法中最重要的装备,为实现2~9m厚急倾斜(倾角55゜~90°)煤层的机械化开采提供了可能,标志着该类煤层的开采进入机械化和自动化开采阶段,多个门形支架组成液压支架组以形成急倾斜煤层水平机械化采煤法的工作面成套支护系统,相邻的门形支架通过限位装置10和防倒机构11连接并调节液压支架组工作状态,每组液压支架组又由三个门形支架构成,三个门形支架分别为左副架A1、右副架A2、中间主架B、推移框架3、推移千斤顶4及有关连接件组成,左副架A1、右副架A2通过推移框架3连接,推移框架3通过推移千斤顶4与中间主架B连接。顶梁2用于支撑顶板,推移框架3与推移千斤顶4相连,用于推拉液压支架,上掩护梁7和下掩护梁8铰接,实现液压支架高度的调节以适应煤层厚度,同时作为防护部件以防止采空区矸石落入工作面,底梁9用于支撑底板,支撑千斤顶1用于支撑液压支架来至于上部采空区的压力,防止门形支架下滑,推移千斤顶4用于推拉液压支架组,实现液压支架组的移动,立柱5是液压支架组的主要支撑部件,通过顶梁2和底梁9分别对工作面顶板和底板起到支撑作用,延缓顶板的下沉,保证工作面安全工作空间,调节千斤顶6用于调节顶梁与上掩护梁、底梁和下掩护梁之间的角度,保证液压支架的支撑状态以适应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限位装置10用于保证液压支架之间的合理间隙,其它液压元件均是为实现液压支架的功能所配备的执行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倒机构11,所述防倒机构11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2内侧以及所述底梁9内侧。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推移千斤顶4,所述推移千斤顶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推移千斤顶4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2内侧以及所述底梁9内侧。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装置10,所述限位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倾斜门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结构件,所述结构件包括顶梁(2)、上掩护梁(7)、下掩护梁(8)和底梁(9);/n液压件,所述液压件包括支撑千斤顶(1)、立柱(5)和调节千斤顶(6)、推移千斤顶(4);/n附件,所述附件包括推移框架(3)、防倒机构(11)、限位装置(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倾斜门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构件,所述结构件包括顶梁(2)、上掩护梁(7)、下掩护梁(8)和底梁(9);
液压件,所述液压件包括支撑千斤顶(1)、立柱(5)和调节千斤顶(6)、推移千斤顶(4);
附件,所述附件包括推移框架(3)、防倒机构(11)、限位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倾斜门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2)、上掩护梁(7)、下掩护梁(8)和底梁(9)依次铰接形成门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倾斜门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千斤顶(1)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2)远离上掩护梁(7)下端以及所述底梁(9)远离下掩护梁(8)下端,所述立柱(5)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2)内侧以及所述底梁(9)内侧,所述调节千斤顶(6)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2)与上掩护梁(7)铰接端以及所述下掩护梁(8)和底梁(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亮,
申请(专利权)人:张银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