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支架底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43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架底座结构,属于液压支架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底座、角度调节组件和推溜框架,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槽口A,所述推溜框架位于槽口A的内侧,并通过推拉组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与底座活动连接,并位于推溜框架的正上方。利用推溜框架对千斤顶施加的反作用力,使底座和顶梁的前端上抬一定角度,从而保证顶梁与煤层顶板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助于使液压支架达到工作阻力,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油缸可以调节底座在推溜框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方便为顶梁快速找到合适的支护位置,有助于使液压支架对煤层顶板形成有效支护,有助于使液压支架达到工作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支架底座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支架底座结构,属于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为了有效控制煤层顶板,通常使用液压支架进行支护,液压支架用于对采煤工作面的顶板与底板进行支撑。但如果煤层底板较软,尤其是大倾角薄煤层软底综采工作面,会导致液压支架严重下陷,液压支架的顶梁不易接顶,不能对采煤工作面的顶部形成有效支撑,致使液压支架达不到工作阻力,从而容易导致液压支架下滑或倾倒,采煤工作面的顶板产生冒落,煤壁产生片帮,刮板运输机产生偏斜等情况,最终使工作面产量低,并带来极不安全的生产环境。为此,公开号为CN208749385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架刮板机一体式软底综采设备,采取加长液压支架底座的办法,增加液压支架底座与底板的接触面积,减少对底座的压强,降低支架下陷。但是,由于掩护梁对侧不受力,而掩护梁受到采煤巷道侧面施加的一水平推力,导致液压支架在下陷过程中顶梁上远离掩护梁的一端容易向下倾斜,进而导致顶梁与煤层顶板的接触面积减小,液压支架达不到工作阻力,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支架底座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液压支架底座结构,包括底座、角度调节组件和推溜框架,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槽口A,所述推溜框架位于槽口A的内侧,并通过推拉组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与底座活动连接,并位于推溜框架的正上方。所述槽口A贯穿底座,并位于底座底部的正中间。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位于底座的前端,并倒置设置。所述千斤顶的外圆面上对称设有两转轴,且两转轴同轴。所述底座上并排设有两耳板。所述推溜框架包括前框架和与前框架铰接的后框架。所述前框架上远离后框架的一端设有接头。所述推拉组件为油缸。所述油缸的一端与后框架上远离前框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底座的前端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底座因煤层底板较软下陷,造成顶梁上远离掩护梁的一端向下倾斜时,控制千斤顶使其活塞杆伸出一定长度并抵靠在推溜框架上,利用推溜框架对千斤顶施加的反作用力,使底座和顶梁的前端上抬一定角度,从而保证顶梁与煤层顶板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助于使液压支架达到工作阻力,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油缸可以调节底座在推溜框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方便为顶梁快速找到合适的支护位置,有助于使液压支架对煤层顶板形成有效支护,有助于使液压支架达到工作阻力。附图说明图1为油缸活塞杆伸出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油缸活塞杆缩回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推溜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0-槽口A,2-推拉组件,3-角度调节组件,30-转轴,4-接头,5-推溜框架,50-前框架,51-后框架,6-耳板,60-槽口B,61-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液压支架底座结构,包括底座1、角度调节组件3和推溜框架5,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槽口A10,所述推溜框架5位于槽口A10的内侧,并通过推拉组件2与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3与底座1活动连接,并位于推溜框架5的正上方。所述槽口A10贯穿底座1,并位于底座1底部的正中间。所述角度调节组件3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位于底座1的前端,并倒置设置。在使用时,千斤顶的活塞杆端部可以伸出抵靠在推溜框架5上,通过推溜框架5对千斤顶施加的反作用力使底座1的前端上抬,达到调节液压支架顶梁角度的目的。所述千斤顶的外圆面上对称焊接有两转轴30,且两转轴30同轴。所述底座1上并排焊接有两耳板6。如图6所示,耳板6的左侧加工有槽口B60,耳板6上在与槽口B60相对应的位置加工有销孔61,槽口B60用于安装转轴30,使用销轴穿入销孔61对转轴30进行限位,避免转轴30与耳板6脱离。所述推溜框架5包括前框架50和与前框架50铰接的后框架51。所述前框架50上远离后框架51的一端安装有接头4。在使用时,前框架50通过接头4与刮板运输机连接固定。所述推拉组件2为油缸。通过油缸可以调节底座1在推溜框架5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所述油缸的一端与后框架51上远离前框架50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的前端转动连接。与油缸和底座1后端连接的安装方式相比,结构更为紧凑。本技术所述的液压支架底座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前框架50上远离后框架51的一端通过接头4与刮板运输机连接,当底座1因煤层底板较软下陷,造成顶梁上远离掩护梁的一端向下倾斜时,控制千斤顶使其活塞杆伸出一定长度并抵靠在推溜框架5上,利用推溜框架5对千斤顶施加的反作用力,使底座1和顶梁的前端上抬一定角度,从而保证顶梁与煤层顶板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助于使液压支架达到工作阻力,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油缸可以调节底座1在推溜框架5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方便为顶梁快速找到合适的支护位置,有助于使液压支架对煤层顶板形成有效支护,有助于使液压支架达到工作阻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支架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角度调节组件(3)和推溜框架(5),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槽口A(10),所述推溜框架(5)位于槽口A(10)的内侧,并通过推拉组件(2)与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3)与底座(1)活动连接,并位于推溜框架(5)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支架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角度调节组件(3)和推溜框架(5),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槽口A(10),所述推溜框架(5)位于槽口A(10)的内侧,并通过推拉组件(2)与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3)与底座(1)活动连接,并位于推溜框架(5)的正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A(10)贯穿底座(1),并位于底座(1)底部的正中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3)为千斤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支架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位于底座(1)的前端,并倒置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支架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坤罗英虎倪艳琴乔迁龙钢杨坤吴泽智蒋兴育闫哲吴莉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制造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