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驳岸型人工湿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212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驳岸型人工湿地系统,包括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填料和连接管;第一预制件有多个,多个第一预制件沿水平方向延伸拼接并在高度上逐渐降低,每个第一预制件与相邻的另一个第一预制件连接形成第一储水处理单元;第二预制件与最下端的一个第一预制件连接形成第二储水处理单元;填料包括过滤净化层、复合种植土层和功能性填料层;连接管包括多个进水管和多个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生态驳岸进行装配式施工能有效的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加快工期,减少天气因素对施工工期的影响,并最大程度的减少项目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经济、缩短工期、环保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驳岸型人工湿地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具体地指一种装配式驳岸型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雨水下垫面硬化严重。加上大量高层建筑形成的热岛效应,加速了城市发生降雨的速度,易造成城市发生暴雨从而产生大量夹杂高污染物的地表径流,对城市水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海绵城市”建设概念的提出,以及“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的确定,明确了海绵城市设施也需要具有水质净化的功能。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项节能环保的技术,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广,是未来城市建设领域的主要方向。另外,随着城市水环境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常规污水厂的尾水排放指标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水质要求。因此,需要一种融入人工湿地功能,并结合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城市滨水景观打造与水质净化目标融合的新型生态驳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既可以实现城市滨水景观美化,又可净化水质的生态驳岸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驳岸型人工湿地系统,包括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填料和连接管;所述第一预制件有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驳岸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件(1)、第二预制件(2)、填料和连接管;/n所述第一预制件(1)有多个;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预制件(1)连接形成一个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多个所述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垂直分布呈逐级落差状;所述第二预制件(2)与最下端的一个所述第一预制件(1)连接形成一个第二储水处理单元(6);所述填料填充于所述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和第二储水处理单元(6)内;/n所述连接管包括多个进水管(11)和多个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设于最上端的所述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顶部及剩余所述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的底部;所述出水管(12)设于最上端的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驳岸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件(1)、第二预制件(2)、填料和连接管;
所述第一预制件(1)有多个;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预制件(1)连接形成一个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多个所述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垂直分布呈逐级落差状;所述第二预制件(2)与最下端的一个所述第一预制件(1)连接形成一个第二储水处理单元(6);所述填料填充于所述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和第二储水处理单元(6)内;
所述连接管包括多个进水管(11)和多个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设于最上端的所述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顶部及剩余所述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的底部;所述出水管(12)设于最上端的所述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的底部及除最上端和最下端的所述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以外的剩余所述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的顶部;相邻的所述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的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驳岸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件(1)由竖直部和水平部一体成型或拼接成L状;所述竖直部和水平部相背对的竖直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3)和第一凸起条(4);相邻的所述第一预制件(1)通过第一凹槽(3)和第一凸起条(4)配合;所述第二预制件(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3)/第一凸起条(4)配合的第二凸起条/第二凹槽(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驳岸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过滤净化层(7)、复合种植土层(8)和功能性填料层(9);所述第一储水处理单元(5)中由上至下填充有过滤净化层(7)、复合种植土层(8)、功能性填料层(9);所述第二储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罗金学刘祥廖晓数黄文海彭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