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节能高脱氮除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12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节能高脱氮除磷装置,主要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从下至上由隔板分隔为五层;第五层由垂直隔板分隔成第一缺氧区和厌氧区、第四层为好氧区、第三层为第二缺氧区、第二层为沉淀区、第一层为进水混合区;本装置占地面积小、能耗低、脱氮除磷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节能高脱氮除磷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节能高脱氮除磷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中氮的去除包括三个步骤:有机氮通过矿化作用形成氨氮;氨氮通过硝化过程氧化为硝态氮;硝态氮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为氮气排入大气,从而从水中去除。但是,污水中硝化作用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作用需要在缺氧环境下进行,传统的大型污水处理站也是这样设计的,但是大型污水处理站的设备占地面积大、技术或设备结构复杂,能耗较高,不适合小范围如家庭、学校等使用。中国专利CN208617483U公开了一种高效除磷脱氮塔,包括反应塔,反应塔内部包括厌氧腔、缺氧腔、好氧腔以及MBR腔,厌氧腔、缺氧腔、好氧腔以及MBR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好氧腔设有与缺氧腔连通的硝化液回流管道,MBR腔设有出水管和污泥回流管,反应塔外围设有进水槽,进水槽连接有进水管,污泥回流管与进水槽连通,进水槽通过抽水管与厌氧腔连通。该专利整体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但是该专利中好氧腔的污泥回流需要利用蠕动泵,进水槽内为了将污泥与进水混合设置了污泥搅拌器,因此该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节能高脱氮除磷装置,主要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从下至上由隔板分隔为五层;第五层由垂直隔板分隔成第一缺氧区和厌氧区、第四层为好氧区、第三层为第二缺氧区、第二层为沉淀区、第一层为进水混合区;所述进水混合区侧壁下部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第一缺氧区侧壁上部连通;所述垂直隔板与罐体顶部之间留有溢流口,所述厌氧区侧壁上部设置第一溢流管,所述第一溢流管与好氧区侧壁上部连通;所述好氧区底部为右高左低的倾斜状,好氧区右侧壁上部设置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二溢流管与缺氧区右侧壁上部连通;所述好氧区左侧壁底部设置第一出泥管,所述第一出泥管与第二缺氧区左侧壁下部连通;所述第二缺氧区底部为左高右低的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节能高脱氮除磷装置,主要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从下至上由隔板分隔为五层;第五层由垂直隔板分隔成第一缺氧区和厌氧区、第四层为好氧区、第三层为第二缺氧区、第二层为沉淀区、第一层为进水混合区;所述进水混合区侧壁下部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第一缺氧区侧壁上部连通;所述垂直隔板与罐体顶部之间留有溢流口,所述厌氧区侧壁上部设置第一溢流管,所述第一溢流管与好氧区侧壁上部连通;所述好氧区底部为右高左低的倾斜状,好氧区右侧壁上部设置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二溢流管与缺氧区右侧壁上部连通;所述好氧区左侧壁底部设置第一出泥管,所述第一出泥管与第二缺氧区左侧壁下部连通;所述第二缺氧区底部为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所述第二缺氧区右侧壁上部设置第三溢流管,所述第三溢流管与沉淀区右侧壁上部连通,所述沉淀区底部也为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沉淀区右侧壁底部设置第二出泥管,所述第二出泥管与进水混合区右侧壁连通,并且第二出泥管的下泥口位于进水混合区右侧壁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韬蒋建军顾胤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通科技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