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121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絮凝池,用于对二级生化出水进行絮凝处理;第一絮凝剂加入口,连接于第一絮凝池;助凝剂加入口,连接于第一絮凝池;沉降池,连接于第一絮凝池;粗过滤器,连接于沉降池;反硝化生物滤池,连接于粗过滤器;碳源加入口,连接于反硝化生物滤池;臭氧反应器,连接于反硝化生物滤池;臭氧加入口,连接于臭氧反应器;第二絮凝池,连接于臭氧反应器;第二絮凝剂加入口,连接于第二絮凝池;平板陶瓷膜,连接于第二絮凝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了化学沉淀、生物氧化、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及膜分离等多种工艺集成的技术处理传统的生化尾水的工艺,属于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各地相继出台更加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已经无法满足不断提高的排水标准,因此,传统的污水处理厂都面临提标改造以及对处理水质和效果更优越和运行更稳定的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有A2O、MBR、SBR和BAF等工艺技术,而这些单一的处理工艺往往达不到现在地表Ⅳ或Ⅳ类水的排放标准,所以多工艺技术的组合将是未来提标改造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利用混凝沉淀、反硝化滤池、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及膜分离等工艺耦合对生化尾水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目前污水厂日益提高的排水标准。该污水处理工艺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该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可解决传统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技术问题。采用这种工艺,可使出水COD≤30mg/L,BOD≤6mg/L,NH3-N≤1mg/L,TP≤0.3m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絮凝池(1),用于对二级生化出水进行絮凝处理;/n第一絮凝剂加入口(2),连接于第一絮凝池(1),用于向第一絮凝池(1)中加入第一絮凝剂;/n助凝剂加入口(3),连接于第一絮凝池(1),用于向第一絮凝池(1)中加入助凝剂;/n沉降池(4),连接于第一絮凝池(1),用于对第一絮凝池(1)中得到的产水进行沉降处理,去除较大的悬浮物;/n粗过滤器(5),连接于沉降池(4),用于对沉降池(4)中得到的产水进行过滤处理;/n反硝化生物滤池(6),连接于粗过滤器(5),用于对粗过滤器(5)的产水进行反硝化处理,降低总氮;/n碳源加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絮凝池(1),用于对二级生化出水进行絮凝处理;
第一絮凝剂加入口(2),连接于第一絮凝池(1),用于向第一絮凝池(1)中加入第一絮凝剂;
助凝剂加入口(3),连接于第一絮凝池(1),用于向第一絮凝池(1)中加入助凝剂;
沉降池(4),连接于第一絮凝池(1),用于对第一絮凝池(1)中得到的产水进行沉降处理,去除较大的悬浮物;
粗过滤器(5),连接于沉降池(4),用于对沉降池(4)中得到的产水进行过滤处理;
反硝化生物滤池(6),连接于粗过滤器(5),用于对粗过滤器(5)的产水进行反硝化处理,降低总氮;
碳源加入口(11),连接于反硝化生物滤池(6),用于向反硝化生物滤池(6)中加入碳源;
臭氧反应器(7),连接于反硝化生物滤池(6),用于对反硝化生物滤池(6)的产水进行臭氧降解处理;
臭氧加入口(12),连接于臭氧反应器(7),用于向臭氧反应器(7)通入臭氧;
第二絮凝池(8),连接于臭氧反应器(7),用于对臭氧反应器(7)中得到的产水进行絮凝处理;
第二絮凝剂加入口(9),连接于第二絮凝池(8),用于向第二絮凝池(8)中加入第二絮凝剂;
平板陶瓷膜(10),连接于第二絮凝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博罗小勇吴正雷陈道康范克银党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