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077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更换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下框架、上框架和支撑架,所述下框架与所述上框架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下框架与所述上框架的一端,底端与所述下框架固定连接,外壁与所述上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与所述上框架之间设有两个交叉分布的升降支撑臂,两个所述升降支撑臂的中间位置处通过横轴连接;通过采用液压系统升降平台,更有利于控制升降的速度与精度,采用电机齿轮组合,达到翻转平台小角度的翻转,微调角度使其与其他装置完美配合,采用防窜动定位机构阻止平台运行过程中发生窜动,增加防撞块防止平台与其他物料发生碰撞,影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更换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纯电动汽车,它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虽然它已有134年的悠久历史,但一直仅限于某些特定范围内应用,市场较小。原有的各种类别的蓄电池,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严重缺点,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拆装更换,电动汽车换动力电池时,需要对整套系统精确定位,传统的方式是通过一个升降电机带动丝杆丝杠升降平台,速度慢,汽车停放到位后可能底盘锁固架上的锁止机构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位置不可以微调,易发生干涉问题;平台横移,通过横移电机齿轮齿条和导轨动作,易产生窜动,定位不准,降低电池更换效率。因此,本
人员提出了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下框架(11)、上框架(12)和支撑架(13),所述下框架(11)与所述上框架(12)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架(13)位于所述下框架(11)与所述上框架(12)的一端,底端与所述下框架(11)固定连接,外壁与所述上框架(12)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11)与所述上框架(12)之间设有两个交叉分布的升降支撑臂(4),两个所述升降支撑臂(4)的中间位置处通过横轴(41)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支撑臂(4)的两端分别在所述下框架(11)和所述上框架(12)的内侧滑动,所述下框架(11)的两端顶部均固设有支撑横杆(2),所述支撑横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换电机构升降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下框架(11)、上框架(12)和支撑架(13),所述下框架(11)与所述上框架(12)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架(13)位于所述下框架(11)与所述上框架(12)的一端,底端与所述下框架(11)固定连接,外壁与所述上框架(12)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11)与所述上框架(12)之间设有两个交叉分布的升降支撑臂(4),两个所述升降支撑臂(4)的中间位置处通过横轴(41)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支撑臂(4)的两端分别在所述下框架(11)和所述上框架(12)的内侧滑动,所述下框架(11)的两端顶部均固设有支撑横杆(2),所述支撑横杆(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5),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横杆(2)的外侧螺接固定有防窜动定位机构(21),另一个所述支撑横杆(2)的底端通过驱动电机(7)传动连接有齿轮导轨组合(8),所述驱动电机(7)与所述支撑横杆(2)螺接,两个所述上框架(12)的内侧固设有翻转平台(6),所述翻转平台(6)的内侧中间位置处固设有齿条(61)和电机齿轮组合(62),所述齿条(61)与所述电机齿轮组合(62)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智岑高宇清陈涛陈跃张龙窦本洋吴鹏孔令颖
申请(专利权)人:泽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