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的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076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便于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的提升装置,解决了现有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时的提升方式在应用中存在作业效率低下、安全性差的问题。一种便于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的提升装置,包括若干个提升单元,每个提升单元均包括两根竖向丝杆,每个提升单元的两根竖向丝杆上共同套设有一个水平钢板,每个水平钢板的下表面均紧贴设置有两个下托螺母,且两个下托螺母与两根竖向丝杆对应螺纹连接;每个水平钢板的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一根与钢筋笼的顶端部连接的钢丝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快速提升、便捷绑扎底部钢筋的目的,安全性能大幅度提升,安装过程方便快捷,有效提高了钢筋绑扎的作业效率,适用于不同高度要求的钢筋笼的绑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的提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房建工程用辅助工具,具体是一种便于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的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浇梁在房建工程中的普遍应用,现浇梁的钢筋绑扎成为主体结构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施工工序。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时,需将钢筋笼先用塔吊吊起,再用钢管临时垫起,从而进行底部钢筋的绑扎。然而实践表明,现有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时的提升方式在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提升时需利用塔吊装置,操作复杂,导致作业效率低下;二是搭吊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时的提升方式在应用中存在作业效率低下、安全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的提升装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于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的提升装置,包括U型结构的梁模板和设置于梁模板内部的钢筋笼,且两者均沿前后方向设置;还包括若干个设置于梁模板的上方且沿前后方向分布的提升单元,每个提升单元均包括两根竖向丝杆,且两根竖向丝杆分别设置于梁模板的左侧壁上端面与右侧壁上端面;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的提升装置,包括U型结构的梁模板(1)和设置于梁模板(1)内部的钢筋笼(2),且两者均沿前后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设置于梁模板(1)的上方且沿前后方向分布的提升单元,每个提升单元均包括两根竖向丝杆(3),且两根竖向丝杆(3)分别设置于梁模板(1)的左侧壁上端面与右侧壁上端面;每个提升单元的两根竖向丝杆(3)上共同套设有一个水平钢板(4),每个水平钢板(4)的下表面均紧贴设置有两个下托螺母(5),且两个下托螺母(5)与两根竖向丝杆(3)对应螺纹连接;每个水平钢板(4)的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一根与钢筋笼(2)的顶端部连接的钢丝绳(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的提升装置,包括U型结构的梁模板(1)和设置于梁模板(1)内部的钢筋笼(2),且两者均沿前后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设置于梁模板(1)的上方且沿前后方向分布的提升单元,每个提升单元均包括两根竖向丝杆(3),且两根竖向丝杆(3)分别设置于梁模板(1)的左侧壁上端面与右侧壁上端面;每个提升单元的两根竖向丝杆(3)上共同套设有一个水平钢板(4),每个水平钢板(4)的下表面均紧贴设置有两个下托螺母(5),且两个下托螺母(5)与两根竖向丝杆(3)对应螺纹连接;每个水平钢板(4)的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一根与钢筋笼(2)的顶端部连接的钢丝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现浇梁底部钢筋绑扎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提升单元均包括一个位于两根竖向丝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羿士超白旭军杨震范文王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