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风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888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4
一种可调式风镜结构,包括一车架、一风镜以及一风镜调整机构。该风镜调整机构设于该车架,该风镜设于该风镜调整机构,通过该风镜调整机构,该风镜适于在一第一风镜位置以及一第二风镜位置之间移动。该风镜调整机构包括一基座、二第一连杆、二第二连杆、至少一连接座、一第一横杆以及一压力装置。基座连接该车架。该等第一连杆枢接该基座。该等第二连杆枢接该基座。该连接座枢接至少其中的一该第一连杆以及至少其中的一该第二连杆。该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第一连杆。该压力装置连接该基座,并适于推动该第一横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风镜结构
本技术的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风镜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调式风镜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具有风镜以及风镜位置调整机构,风镜连接风镜位置调整机构,风镜位置调整机构连接摩托车。现有的风镜位置调整机构通过滑轨以及螺丝锁附的方式实现风镜位置的调整。然而,在调整的过程中,需要滑动风镜,并进行对位锁固,由于风镜的重量较重,对位锁附不易。此外,螺丝拆装的过程中也容易损坏螺纹,产生额外的公差,造成风镜容易在行驶时发生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即为了欲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可调式风镜结构,包括一车架、一风镜以及一风镜调整机构。该风镜调整机构设于该车架,该风镜设于该风镜调整机构,通过该风镜调整机构,该风镜适于在一第一风镜位置以及一第二风镜位置之间移动。该风镜调整机构包括一基座、二第一连杆、二第二连杆、至少一连接座、一第一横杆以及一压力装置。基座连接该车架。该等第一连杆枢接该基座。该等第二连杆枢接该基座。该连接座枢接至少其中的一该第一连杆以及至少其中的一该第二连杆。该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第一连杆。该压力装置连接该基座,并适于推动该第一横杆。在一实施例中,该风镜调整机构还包括一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枢接该基座,该旋转部件枢接该第一横杆,该压力装置的一作用端连接该旋转部件,该压力装置的一固定端连接该基座。在一实施例中,该旋转部件包括一旋杆以及一第二横杆,该旋杆的一端固接该第二横杆,该第二横杆枢接该基座,该旋杆的另一端枢接该第一横杆,该压力装置的该作用端枢接该旋杆。在一实施例中,该风镜调整机构还包括一第二横杆,该第二横杆固接该基座,该旋转部件包括一旋杆,该旋杆的一端枢接该第二横杆,该旋杆的另一端枢接该第一横杆,该压力装置的该作用端枢接该旋杆。在一实施例中,该风镜调整机构还包括至少一限位件,其中,在一垂直方向上,该第一风镜位置高于该第二风镜位置,当该风镜位于该第二风镜位置时,该限位件适于对该第一连杆进行限位,以使该风镜停留于该第二风镜位置。在一实施例中,该限位件枢接该基座,该第一连杆包括一连杆止挡部,该限位件包括一限位件止挡部,当该风镜位于该第二风镜位置时,该连杆止挡部适于抵接该限位件止挡部。在一实施例中,该压力装置提供一气压推力,该气压推力倾向于将该风镜推至该第一风镜位置。在一实施例中,该风镜调整机构还包括一第三横杆以及一凸台,该第三横杆固接该基座,该凸台固接该第三横杆,该压力装置的该固定端连接该凸台。在一实施例中,该风镜调整机构还包括一第四横杆,该第四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第二连杆。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基座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限位部以及一第二限位部,当该风镜位于该第一风镜位置时,该第一限位部适于抵接该第一连杆以限制该第一连杆的转动范围,当该风镜位于该第二风镜位置时,该第二限位部适于抵接该第二连杆以限制该第二连杆的转动范围。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镜结构,由于该风镜以枢转的方式于该第一风镜位置以及该第二风镜位置之间切换,因此,不需要对位锁附,使用者可轻易的进行风镜位置的切换。此外,风镜位置的切换过程也不需要拆装螺丝,可减少螺纹损坏的机会。此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利用压力装置将该风镜推至该第一风镜位置,因此可节省使用者的出力,方便使用者进行风镜位置的切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外型。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式风镜结构的立体图,其中,风镜位于第一风镜位置。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式风镜结构的立体图,其中,风镜位于第二风镜位置。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镜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其中,该风镜调整机构处于第一机构状态。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镜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其中,该风镜调整机构处于第二机构状态。图3C为本技术的一变形例的风镜调整机构。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镜调整机构的细部结构,其中,该风镜调整机构处于第一机构状态。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镜调整机构的细部结构,其中,该风镜调整机构处于第二机构状态。主要元件符号说明:A风镜调整机构1第一连杆11连杆止挡部2第二连杆3基座31第一限位部32第二限位部4连接座51第一横杆52第二横杆53第三横杆54第四横杆55凸台6压力装置61作用端62固定端7旋转部件7’旋转部件71旋杆72第二横杆8限位件81限位件止挡部89旋转中心91龙头92前轮93后轮94座垫95动力系统96风镜97车架M摩托车V垂直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其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摩托车M的外型,包括龙头91、前轮92、后轮93、座垫94、动力系统95、风镜96等元件。摩托车M包含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等等部分。摩托车M的前段设有龙头91、前轮92、风镜96、方向灯以及钥匙孔等元件。摩托车M的中段设有动力系统95、座垫94及脚架等元件。摩托车M的后段设有尾灯、后轮93、挡泥板等元件。龙头91用以控制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龙头91上可装设有机能零件,包括仪表、开关、后照镜等单元。龙头91也具有把手(包含加油握把)以及手刹车,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操控龙头91的转向,通过加油握把调整动力系统95的节气门角度以控制动力输出,并通过手刹车将摩托车M减速。龙头91上也可装设有主灯,主灯为摩托车M提供主要光线照明。龙头91与前轮92通过龙头旋转轴连动,由此通过旋转龙头91可控制前轮92的角度,从而控制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动力系统95连接并驱动后轮93,由此为摩托车M提供动力,使摩托车M前进。图2A以及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式风镜结构的立体图。搭配参照图2A以及图2B,本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式风镜结构,包括一车架97、一风镜96以及一风镜调整机构A。该风镜调整机构A设于该车架97,该风镜96设于该风镜调整机构A,通过将该风镜调整机构A于一第一机构状态(图2A)以及一第二机构状态(图2B)之间切换,该风镜适于在一第一风镜位置(图2A)以及一第二风镜位置(图2B)之间移动。该风镜调整机构A包括一基座3、二第一连杆1、二第二连杆2、至少一连接座4、一第一横杆51以及一压力装置6。基座3连接该车架97。该等第一连杆1枢接该基座3。该等第二连杆2枢接该基座3。该连接座4枢接至少其中的一该第一连杆1以及至少其中的一该第二连杆2。该第一横杆51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第一连杆1。该压力装置6连接该基座3,并适于推动该第一横杆5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压力装置6可以为气压装置或液压装置。在一实施例中,该压力装置6独立提供动力源,以推动该第一横杆51。在此实施例中,该连接座4枢接其中的一该第一连杆1以及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风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车架;/n一风镜;以及/n一风镜调整机构,设于该车架,该风镜设于该风镜调整机构,通过该风镜调整机构,该风镜适于在一第一风镜位置以及一第二风镜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该风镜调整机构包括:/n一基座,连接该车架;/n二第一连杆,枢接该基座;/n二第二连杆,枢接该基座;/n至少一连接座,其中,该连接座枢接至少其中的一该第一连杆以及至少其中的一该第二连杆;/n一第一横杆,其中,该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第一连杆;以及/n一压力装置,该压力装置连接该基座,并适于推动该第一横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风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车架;
一风镜;以及
一风镜调整机构,设于该车架,该风镜设于该风镜调整机构,通过该风镜调整机构,该风镜适于在一第一风镜位置以及一第二风镜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该风镜调整机构包括:
一基座,连接该车架;
二第一连杆,枢接该基座;
二第二连杆,枢接该基座;
至少一连接座,其中,该连接座枢接至少其中的一该第一连杆以及至少其中的一该第二连杆;
一第一横杆,其中,该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第一连杆;以及
一压力装置,该压力装置连接该基座,并适于推动该第一横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风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风镜调整机构还包括一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枢接该基座,该旋转部件枢接该第一横杆,该压力装置的一作用端连接该旋转部件,该压力装置的一固定端连接该基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风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旋转部件包括一旋杆以及一第二横杆,该旋杆的一端固接该第二横杆,该第二横杆枢接该基座,该旋杆的另一端枢接该第一横杆,该压力装置的该作用端枢接该旋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风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风镜调整机构还包括一第二横杆,该第二横杆固接该基座,该旋转部件包括一旋杆,该旋杆的一端枢接该第二横杆,该旋杆的另一端枢接该第一横杆,该压力装置的该作用端枢接该旋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诚杨武雄林松昆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