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杆压紧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1882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杆压紧结构,包括竖直压紧条、管体、小端橡胶缓冲垫、压紧条橡胶缓冲块、支撑条、凸起、翻边、轴向缓冲圈、大端轴承座、小端轴承座,管体的上端设有竖直压紧条,管体的小端内侧设有小端轴承座,管体的小端外侧设有小端橡胶缓冲垫,管体的大端内侧设有大端轴承座,管体的大端端部的翻边内安装有轴向缓冲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竖直压紧条提供竖直方向压紧力、通过轴向缓冲圈提供轴向压紧力,从而能同时消除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提升转向手感、减少敲击噪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零件组成、简化安装、降低成本、提高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杆压紧结构
本技术涉及转向系统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杆压紧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系统一般包括方向盘、输入轴、转向管柱、中间轴、转向机、横拉杆等部分组成。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c属于汽车转向系统的一种,主要功能是将方向盘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车轮的左右摆动,从而实现汽车的助力转向功能。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c通过安装在转向管柱处的助力电机提供助力扭矩,经减速机构减速增扭,为转向系统提供相应的助力扭矩,从而实现设计的助力功能。一般的,减速机构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该类型减速机构能提供大减速比且占用空间小。如图1所示,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c,包括输入轴1、转向管柱2、控制单元3、助力电机4、减速机构5、输出轴6、中间轴7、转向机8、横拉杆9。方向盘与输入轴1通过花键连接,当驾驶员施加手力转动方向盘时,会带动输入轴1转动,输入轴1通过花键与转向管柱2连接,转向管柱2与输出轴6通过花键连接,将手力传到输出轴6。同时,安装在输出轴6上的扭矩传感器读取扭矩信号,将此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杆压紧结构,包括竖直压紧条、管体、小端橡胶缓冲垫、压紧条橡胶缓冲块、支撑条、凸起、翻边、轴向缓冲圈、大端轴承座、小端轴承座,其特征在于:管体(552)的上端设有竖直压紧条(551),竖直压紧条(551)的一端与管体(552)连接,竖直压紧条(551)的另一端顶部设有压紧条橡胶缓冲块(554),管体(552)的小端内侧设有小端轴承座(5512),管体(552)的小端外侧设有小端橡胶缓冲垫(553),管体(552)的大端内侧设有大端轴承座(5511),管体(552)的大端端部设有向内的翻边(558),轴向缓冲圈(559)安装在翻边(558)内,管体(55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杆压紧结构,包括竖直压紧条、管体、小端橡胶缓冲垫、压紧条橡胶缓冲块、支撑条、凸起、翻边、轴向缓冲圈、大端轴承座、小端轴承座,其特征在于:管体(552)的上端设有竖直压紧条(551),竖直压紧条(551)的一端与管体(552)连接,竖直压紧条(551)的另一端顶部设有压紧条橡胶缓冲块(554),管体(552)的小端内侧设有小端轴承座(5512),管体(552)的小端外侧设有小端橡胶缓冲垫(553),管体(552)的大端内侧设有大端轴承座(5511),管体(552)的大端端部设有向内的翻边(558),轴向缓冲圈(559)安装在翻边(558)内,管体(552)的大端端部外侧设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条(555),支撑条(555)表面设有凸起(5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杆压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端轴承座(5511)与减速机构(5)的大端轴承(58)外圈过盈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乙山唐孟李山冯兴辉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