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门开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186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漏斗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门开闭系统,解决在铁路漏斗车卸货时可以双向运行也可以卸货的底门开闭系统。一种底门开闭系统,包括:底门机构、开闭机构、抵轨装置、复位机构。所述开闭机构包括:双联杠杆、槽、拉臂、滑杆、底座、U形卡套、抵杆、抵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开闭机构可以在漏斗车底门正向进站或反向进站时,让底门都可以自动开启,使漏斗车完成卸货过程,解决了漏斗车只能单向进站进行卸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门开闭系统
本技术涉及漏斗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门开闭系统。
技术介绍
铁路漏斗车作为一种运输工具,用来运输散装货物,当漏斗车到达卸货进站区,一般是利用货物自身的重力从漏斗车的底门卸出,在缩短装卸的时间的同时,减少人力等成本。底门开闭系统可以保证铁路漏斗车的正常运输,具有相应的自锁功能,及开闭操作便捷且性能问题。现有的底门开闭机构就有以上的特点,但是目前铁路漏斗车只能沿一个方向行运,才能保证其设备与地面的碰撞设施配合,完成整个卸货过程,这样铁路漏斗车不仅不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而且长时间对一侧车轮进行碰撞,使一侧的车轮寿命大大降低,增加了漏斗车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底门开闭系统包括:支撑架、支撑杆、水平框、开闭机构、抵轨装置、底门、复位机构;所述水平框设置在同侧两个支撑架之间,套设在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所述开闭机构包括:双联杠杆、槽、拉臂、滑杆、底座、U形卡套、抵杆、抵轮;所述双联杠杆的数量为多个,相邻套设在支撑杆上,滑动连接,所述双联杠杆位S形,且下端设有两侧开口的槽,所述双联杠杆一端与拉臂连接,另一端与U形卡套通过滑杆连接;所述滑杆在槽内滑动;所述拉臂为长方体拉杆,另一端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在一个底门上;所述U形卡套一端与双联杠杆连接,另一端与抵杆连接;所述抵杆另一端与抵轮连接,所述抵轮与抵轨装置配合;所述抵轨装置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站台两侧,所述抵轨装置为内凹弓字结构,外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为整个抵轨装置的支撑体;所述底门两端内侧还与复位机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套另一端设在支撑杆上,滑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的形状为弧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底门的数量为多个,且同侧数个底门相邻设置;本技术有益效果:1、通过开闭机构与抵轨装置的配合,让漏斗车可以同时对两侧门进开闭,提高卸货速度;2、通过抵轨装置两端进口和出口的相同形状、角度设计,让漏斗车无论在正向行驶还是反向行驶,底门系统都可以顺利开闭,完成漏斗车的卸货;3、通过双联杠杆下端设有槽,可以在双联杠杆旋转时,抵杆与双联杠杆连接一端在槽内滑动,不会影响抵杆的水平设定,不影响底门的正常开启;4、通过复位机构对底门施加力,增加底门与自身车底的自锁系统的稳定性,不会因为过度的颠簸而造成底门突然打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斜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水平框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开闭机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双联杠杆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架1、支撑杆2、水平框3、开闭机构4、抵轨装置5、底门6、复位机构7;双联杠杆41、槽42、拉臂43、滑杆44、底座45、U形卡套46、抵杆47、抵轮48。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技术,与本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底门开闭系统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车底两侧,所述一种底门开闭系统包括:支撑架1、支撑杆2、水平框3、开闭机构4、抵轨装置5、底门6、复位机构7;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1的数量为四个,两两对称设置在车底两侧,所述支撑架1为整个装置的支撑体,上部与车底连接,下部分别与支撑杆2两端连接;所述水平框3设置在同侧两个支撑架1之间,套设在支撑杆2上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框3为长方形框架,包括:两个加强筋31、四个框套二32、多个框套一33;所述两个加强筋31分别设置在水平框3两端;所述框套二32两两分别套在两支撑杆2上固定连接,且下端与加强筋31固定连接;所述框套一33分别相邻设置在水平框3两侧,且与开闭机构4配合;如图4、图5所示,所述开闭机构4包括:双联杠杆41、槽42、拉臂43、滑杆44、底座45、U形卡套46、抵杆47、抵轮48;所述双联杠杆41的数量为多个,相邻套设在支撑杆2上,滑动连接,所述双联杠杆41位“S”形,且下端设有两侧开口的槽42,所述双联杠杆41一端与拉臂43连接,另一端与U形卡套46通过滑杆44连接;所述滑杆44在槽42内滑动;所述拉臂43为长方体拉杆,另一端与底座45滑动连接;所述底座45的底面设置在一个底门6上;所述U形卡套46一端与双联杠杆41连接,另一端与抵杆47连接;所述抵杆47另一端与抵轮48连接,所述抵轮48与抵轨装置5配合,使双联杠杆41旋转,双联杠杆41带动拉臂43旋转,拉臂43通过底座45对底门6施加拉力,底门6开启;所述抵轨装置5的数量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站台两侧,所述抵轨装置5为内凹弓字结构,外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为整个抵轨装置5的支撑体;所述底门6两端内侧还与复位机构7一端连接;所述复位机构7套另一端设在支撑杆2上,滑动连接;优选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槽42的形状为弧形,其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抵轨将抵杆47向内施加力并移动时,抵杆47另一端通过滑杆44在槽42内滑动,不会因为双联杠杆41旋转而对抵杆47产生向下的力,使抵杆47无法保持水平设置。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车辆进站时,开闭机构4与抵轨装置5配合,即抵轮48在抵轨上运动,当行径到抵轨中部位置时,抵轮48对抵杆47施加向内的力,抵杆47对双联杠杆41一端施加力,使双联杠杆41旋转,同时带动拉杆向双联杠杆41旋转方向移动,拉杆的移动同时对底门6下端进行拉力作用,使底门6开启,当货物卸完时,车辆驶出站台,开闭机构4与抵轨装置5不再配合,复位机构7对两侧底门6施力,使底门6关闭,底门6与车身自锁系统配合,整个车辆卸货过程结束。由于抵轨装置5两端进站、出站形状相同,故车辆正向或反向均可完成整个车辆卸货过程。实施列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同侧所述底门6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设置在一侧,当车辆车身过长时,滚轮无法同时间进入抵轨装置5中部,造成底门6无法快速开启造成货物卡积,使用同侧多底门6,使同侧数个底门6分时段开启,不会造成底门6无法快速开启而造成货物的卡积。除此之外,其他组成部件及连接方式均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门开闭系统包括:底门(6)、支撑架(1)、支撑杆(2)、水平框(3)、开闭机构(4)、抵轨装置(5)、复位机构(7);/n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为整个装置的支撑体,上部与车底连接,下部分别与支撑杆(2)两端连接;/n所述水平框(3)设置在同侧两个支撑架(1)之间,套设在支撑杆(2)上固定连接;/n所述水平框(3)包括:两个加强筋(31)、四个框套二(32)、多个框套一(33);/n所述两个加强筋(31)分别设置在水平框(3)两端;/n所述框套二(32)两两分别套在两支撑杆(2)上固定连接,且下端与加强筋(31)固定连接;/n所述框套一(33)分别相邻设置在水平框(3)两侧,且与开闭机构(4)配合;/n所述开闭机构(4)包括:双联杠杆(41)、槽(42)、拉臂(43)、滑杆(44)、底座(45)、U形卡套(46)、抵杆(47)、抵轮(48);/n所述双联杠杆(41)的数量为多个,相邻套设在支撑杆(2)上,滑动连接,所述双联杠杆(41)位S形,且下端设有两侧开口的槽(42),所述双联杠杆(41)一端与拉臂(43)连接,另一端与U形卡套(46)通过滑杆(44)连接;/n所述滑杆(44)在槽(42)内滑动;/n所述拉臂(43)为长方体拉杆,另一端与底座(45)滑动连接;/n所述底座(45)的底面设置在一个底门(6)上;/n所U形卡套(46)一端与双联杠杆(41)连接,另一端与抵杆(47)连接;/n所述抵杆(47)另一端与抵轮(48)连接,所述抵轮(48)与抵轨装置(5)配合;/n所述抵轨装置(5)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站台两侧,所述抵轨装置(5)为内凹弓字结构,外侧设有支架(51);/n所述支架(51)为整个抵轨装置(5)的支撑体;/n所述底门(6)两端内侧还与复位机构(7)一端连接;/n所述复位机构(7)套另一端设在支撑杆(2)上,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门开闭系统包括:底门(6)、支撑架(1)、支撑杆(2)、水平框(3)、开闭机构(4)、抵轨装置(5)、复位机构(7);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为整个装置的支撑体,上部与车底连接,下部分别与支撑杆(2)两端连接;
所述水平框(3)设置在同侧两个支撑架(1)之间,套设在支撑杆(2)上固定连接;
所述水平框(3)包括:两个加强筋(31)、四个框套二(32)、多个框套一(33);
所述两个加强筋(31)分别设置在水平框(3)两端;
所述框套二(32)两两分别套在两支撑杆(2)上固定连接,且下端与加强筋(31)固定连接;
所述框套一(33)分别相邻设置在水平框(3)两侧,且与开闭机构(4)配合;
所述开闭机构(4)包括:双联杠杆(41)、槽(42)、拉臂(43)、滑杆(44)、底座(45)、U形卡套(46)、抵杆(47)、抵轮(48);
所述双联杠杆(41)的数量为多个,相邻套设在支撑杆(2)上,滑动连接,所述双联杠杆(41)位S形,且下端设有两侧开口的槽(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成儒刘亮刘继源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创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