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71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泥干燥提质的烘干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热电厂冷却水余热进行煤泥干燥提质的烘干设备。其包括:机架、料斗、输送带、热水管、螺旋切刀、送风机构;所述料斗设置在机架靠近前端的上端面上,所述输送带位于机架内,沿机架前端至后端设置,所述螺旋切刀套装在热水管位于输送带上方横向穿插部位的外周侧,所述送风机构由热风管道及送风管组成;该煤泥烘干设备利用热电厂冷却塔的冷却水余热对煤泥进行干燥处理,无需耗能,极大的降低了煤泥烘干作业的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泥烘干设备
本技术涉及煤泥干燥提质的烘干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热电厂冷却水余热进行煤泥干燥提质的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煤泥中一般含有较多的黏土类矿物,加之水分含量较高,粒度组成细,所以大多数煤泥黏性大,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由于这些特性,导致了煤泥的堆放、贮存和运输都比较困难。尤其在堆存时,其形态极不稳定,遇水即流失,风干即飞扬。结果不但浪费了宝贵的煤炭资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有时甚至制约了洗煤厂的正常生产,成为选煤厂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在已知的煤泥烘干设备中,大多采用燃料燃烧或电能产生的高热使煤泥中的水分蒸发,以得到干燥的煤泥,这类煤泥烘干设备为了实现较高的干燥处理效率,均存在设备体积庞大、耗能巨大等问题,导致使用成本大,同时,由于煤泥因灰分含量高,发热量较低,导致煤泥的价值较低的原因,导致使用上述煤泥烘干设备进行煤泥干燥的企业投入大,产出少,进而使现有的煤泥仍然采用原始的自然堆放、摊晒方法进行干燥处理,但这种原始的自然堆放、摊晒方法会受到场地、天气的制约,效率低下,同时其遇水即流失,风干即飞扬的特性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热电厂冷却水余热进行煤泥干燥提质的烘干设备,该煤泥烘干设备利用热电厂冷却塔的冷却水余热对煤泥进行干燥处理,无需耗能,极大的降低了煤泥烘干作业的投入成本,以使进行煤泥干燥生产的企业有利可图,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煤泥烘干设备,包括:机架、料斗、输送带、热水管、螺旋切刀、送风机构;所述料斗设置在机架靠近前端的上端面上,所述输送带位于机架内,沿机架前端至后端设置,所述螺旋切刀套装在热水管位于输送带上方横向穿插部位的外周侧,所述送风机构由热风管道及送风管组成;所述热水管沿机架前端一侧进入,该热水管在沿机架延伸过程中,多次沿机架一侧朝向另一侧横向穿插,再沿机架另一侧横向穿插回来,形成多个U形弯折,最后沿机架后端另一侧伸出,该热水管横向穿插的部位位于输送带上方;所述螺旋切刀通过两端具有的轴套安装在机架内侧壁上。有益效果1、在本技术方案中,该煤泥烘干设备利用热电厂冷却塔的冷却水余热对煤泥进行干燥处理,无需耗能,极大的降低了煤泥烘干作业的投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两条热风通道移开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前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机架一侧去除后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热水管和螺旋切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螺旋切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出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煤泥烘干设备,包括:机架1、料斗2、输送带3、热水管4、螺旋切刀5、送风机构6,所述机架1由两块间隔竖立的金属板构成,所述料斗2设置在机架1靠近前端的上端面上,所述输送带3位于机架1内,沿机架1前端至后端设置,所述热水管4沿机架1前端一侧进入,该热水管4在沿机架1延伸过程中,多次沿机架1一侧朝向另一侧横向穿插,再沿机架1另一侧横向穿插回来,形成多个U形弯折,最后沿机架1后端另一侧伸出,该热水管4横向穿插的部位位于输送带3上方,所述螺旋切刀5套装在热水管4位于输送带3上方横向穿插部位的外周侧,该螺旋切刀5通过两端具有的轴套安装在机架1内侧壁上,该螺旋切刀5内侧与热水管4外周侧呈抵接状态,所述送风机构6由热风管道61及送风管62组成,所述热风管道61有两条,该两条热风管道61位于机架1两侧,并分别对裸露在机架1两侧的热水管4进行覆盖,该两条热风管道61下端壁均开设有多个进风口611,所述送风管62有多个,分别等距间隔设置在两条热风管道61上端,该多个送风管62内均设置有风机(附图中未示出);在本技术方案中,煤泥从料斗2落在输送带3上,输送带3携带煤泥沿机架1内向机架1后端输送,位于输送带3上方的横向热水管4通过热辐射及热传导与煤泥进行换热,使煤泥中的水分受热蒸发,当输送带上的煤泥块与螺旋切刀5接触时,煤泥块会带动螺旋切刀5旋转,进而旋转的螺旋切刀5会对煤泥块形成切割,以增加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效率,同时,与热水管4外周侧呈抵接状态的螺旋切刀5内侧,通过旋转会把沾附在热水管4外周侧的煤泥清除,以使热水管4始终保持热辐射及热传导的功能,热风管道61内的空气与热水管4换热形成热空气,并通过多个送风管62吹向输送带3上的煤泥,通过热对流实现与煤泥的换热,进而使煤泥中的水分快速蒸发,同时,煤泥中水分蒸发形成的水汽也会被出风口53吹出的热风气流及时带走,避免水汽与外界空气换热形成水滴落入煤泥,对煤泥造成加湿的反效果;如图1、图2、图5所示,所述螺旋切刀5对应热水管4横向穿插部位设置有多个,该多个螺旋切刀5相邻的两个旋转方向为相反状态;相邻的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切刀5,会把煤泥朝向输送带3一侧翻动后,再朝向输送带3另一侧翻动,以使煤泥在换热面积增加的同时换热部位也得到增加,进一步提升煤泥的烘干效率;如图3、图4所示,考虑到煤泥被切割破碎后平摊在输送带3上,随着煤泥水平高度的降低,后方的螺旋切刀5无法再对煤泥形成切割、翻动,该多个螺旋切刀5的外径沿机架1由前向后呈逐个增大的状态;以保持对煤泥的持续切割及翻动,有效增加煤泥的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效率。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位于两条热风管道61上的多个送风管62呈相对交错设置。相对交错设置的送风管62使两侧相对吹出的热风,外侧部分产生碰撞,进而形成湍流,进而通过湍流增加热交换效率。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位于两条热风管道61上的多个送风管62,均分别对应设置在每个螺旋切刀5的一端上方;以使每个送风管62吹出的热风都会沿一个螺旋切刀5流动,同时,该送风管62吹出的热风在与螺旋切刀5接触时,受螺旋切刀5的影响形成湍流、旋流,进而通过湍流、旋流增加热交换效率。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机架1内侧壁面与螺旋切刀5两端的连接处,均具有凸缘11,该凸缘11沿机架1上端朝向输送带3延伸,并与输送带3上端面抵接。该凸缘11的设置主要是用于螺旋切刀5的安装,同时,也可增加对热水管4及螺旋切刀5的支撑力。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1内侧壁面具有的凸缘11两侧均设置为朝向螺旋切刀5内侧的斜面111。该斜面111的设置,主要用于引导煤泥朝向输送带3中间移动,避免煤泥堆积在输送带3两侧,而无法进行有效的切割、破碎,影响换热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煤泥过度堆积,对机架1形成挤压而导致的设备损坏风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煤泥烘干设备,包括:机架(1)、料斗(2)、输送带(3)、热水管(4)、螺旋切刀(5)、送风机构(6);/n所述料斗(2)设置在机架(1)靠近前端的上端面上,所述输送带(3)位于机架(1)内,沿机架(1)前端至后端设置,所述螺旋切刀(5)套装在热水管(4)位于输送带(3)上方横向穿插部位的外周侧,所述送风机构(6)由热风管道(61)及送风管(62)组成;/n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4)沿机架(1)前端一侧进入,该热水管(4)在沿机架(1)延伸过程中,多次沿机架(1)一侧朝向另一侧横向穿插,再沿机架(1)另一侧横向穿插回来,形成多个U形弯折,最后沿机架(1)后端另一侧伸出,该热水管(4)横向穿插的部位位于输送带(3)上方;所述螺旋切刀(5)通过两端具有的轴套安装在机架(1)内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煤泥烘干设备,包括:机架(1)、料斗(2)、输送带(3)、热水管(4)、螺旋切刀(5)、送风机构(6);
所述料斗(2)设置在机架(1)靠近前端的上端面上,所述输送带(3)位于机架(1)内,沿机架(1)前端至后端设置,所述螺旋切刀(5)套装在热水管(4)位于输送带(3)上方横向穿插部位的外周侧,所述送风机构(6)由热风管道(61)及送风管(62)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4)沿机架(1)前端一侧进入,该热水管(4)在沿机架(1)延伸过程中,多次沿机架(1)一侧朝向另一侧横向穿插,再沿机架(1)另一侧横向穿插回来,形成多个U形弯折,最后沿机架(1)后端另一侧伸出,该热水管(4)横向穿插的部位位于输送带(3)上方;所述螺旋切刀(5)通过两端具有的轴套安装在机架(1)内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切刀(5)内侧与热水管(4)外周侧呈抵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切刀(5)对应热水管(4)横向穿插部位设置有多个,该多个螺旋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正刚刘继源唐欣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创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