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科冠专利>正文

差速箱体主体和通用差速箱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82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用差速箱体组件和差速箱体主体,其中所述差速箱体主体包括一驱动组件连接部、一车桥连接头和位于所述车桥连接头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部之间的一安装盘,所述车桥连接头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一避让部和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一避让部和所述第二避让部,所述安装盘包括突出地形成于所述安装盘边缘区域且对应于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所述通用差速箱体能够同时安装于一体式车桥和分体式车桥,与传统差速器相比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速箱体主体和通用差速箱体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机差速箱体领域,进一步地涉及差速箱体主体和通用差速箱体组件。
技术介绍
差速器是车辆行驶中必不可少的器件,在电动三轮车、汽车等车辆的转弯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车辆转弯时,内侧车轮和外侧车轮的转弯半径是不同的,外侧车轮的转弯半径要大于内侧车轮的转弯半径,差速器能够满足车辆转弯是外侧车轮的转速高于内侧车轮的转速,以使得车辆能够平稳通过弯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差速器通常被安装于车辆的车桥上,并能够将驱动装置所产生的驱动力传递至车桥上的传动轴,以使得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车桥的转动轴可差速地转动。车桥分为一体式车桥和分体式车桥两种,相应地,传统差速器也分为两种,一种差速器适配于一体式车桥,另一种适配于分体式车桥。由于一体式车桥和分体式车桥结构的差异,应用于一体式车桥的传统差速器和应用于分体式车桥的传统差速器的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导致适用于一体式车桥的传统差速器不能够适用于分体式车桥,适用于分体式车桥的传统差速器不能够适用于一体式车桥。无论是适用于一体式车桥的差速器发生损坏或适用于分体式车桥的差速器发生损坏都需要购买专门的差速器更换,给使用者的使用过程造成极大的不便。综上所述,有必要对传统差速器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差速箱体主体和通用差速箱体组件,其中所述通用差速箱体能够分别适用于一体式车桥和分体式车桥,与传统差速器相比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差速箱体主体和通用差速箱体组件,通过改变所述差速箱体主体的车桥连接头的尺寸设计,用以减小所述车桥连接头的外接圆尺寸,使得所述车桥连接头能够被安装于一体式车桥。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差速箱体主体和通用差速箱体组件,通过改变所述安装盘的结构,以供为分体式车桥的第一车桥和第二车桥安装提供避让空间,使得分体式车桥的所述第一车桥和所述第二车桥能够被安装于所述车桥连接头的两端。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差速箱体主体和通用差速箱体组件,其中所述通用差速箱体包括一第一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适于被安装于所述安装盘的所述避让槽周壁和一体式车桥的安装槽周壁之间,以供对所述避让槽周壁和所述安装槽周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差速箱体主体和通用差速箱体组件,其中所述通用差速箱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二配合件适于被安装于所述避让部,增加分体式车桥与所述分体式车桥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相应地,为了实现以上至少一个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差速箱体主体,包括:驱动组件连接部,所述驱动组件连接部被配置用于连接驱动组件;车桥连接头,所述车桥连接头被配置用于连接一体式车桥或分体式车桥,其中该一体式车桥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安装槽,该分体式车桥包括具有第一耦接端的第一车桥和具有第二耦接端的第二车桥;设于所述车桥连接头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部之间的安装盘;所述车桥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端和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安装盘包括突出地形成于所述安装盘边缘区域且对应于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当所述车桥连接头被配置用于连接该分体式车桥时,所述第一连接端被配置用于与该第一车桥的该第一耦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避让槽被配置用于避让该第一耦接端与所述安装盘,所述第二连接端被配置用于与该第二车桥的该第二耦接端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端被配置用于与该第二车桥的第二耦接端相配合,所述第二避让槽被配置用于避让该第二耦接端与所述安装盘;所述车桥连接头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一避让部和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一避让部和所述第二避让部使得所述车桥连接头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处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直径,以允许所述车桥连接头能够适配地收容于该一体式车桥的该安装槽内,以使得所述车桥连接头能够连接于该一体式车桥。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耦接端相配合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避让部包括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设定的中心线两侧的第一凹陷,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耦接端相配合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避让部包括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面所设定的中心线两侧的第二凹陷。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对称地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设定的中心线两侧,和/或,所述第二凹陷对称地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面所设定的中心线的两侧。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两所述第一凹陷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之间所设定的两第一夹角相等,和/或,两所述第二凹陷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所设定的两第二夹角相等。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相等。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的外表面为平面,和/或,所述第二凹陷的外表面为平面。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的外表面为弧面,和/或,所述第二凹陷的外表面为弧面。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的外表面的曲率半径等于所述第一直径,和/或,所述第二凹陷的外表面的曲率半径等于所述第一直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通用差速箱体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差速箱体主体;第一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被配置用于:当所述车桥连接头连接于一体式车桥时,所述第一配合件分别适配地设置于所述安装盘的所述第一避让槽和所述第二避让槽与该一体式车桥的安装槽的周壁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以及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二配合件被配置用于:当所述车桥连接头连接于分体式车桥时,所述第二配合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避让部和所述第二避让部,以使得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为平整表面,从而所述第一连接端能够被配置用于与该第一车桥的该第一耦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能够被配置用于与该第二车桥的该第二耦接端相配合。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通用差速箱体组件的安装方法,其中,所述通用差速箱体组件包括差速箱体主体、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当所述通用差速箱体组件安装于一体式车桥时,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配合件安装于该一体式车桥的安装槽的周壁上;将所述箱体主体的车桥连接头安装于该一体式车桥的该安装槽内;以及将所述箱体主体固定于该一体式车桥的该安装槽的周壁上;当所述通用差速箱体组件安装于分体式车桥时,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二配合件安装于形成于所述车桥连接头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第一避让部和第二避让部;和将第一车桥和第二车桥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桥连接头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势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的内容进一步体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车辆的框图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箱体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组件连接部,所述驱动组件连接部被配置用于连接驱动组件;/n车桥连接头,所述车桥连接头被配置用于连接一体式车桥或分体式车桥,其中该一体式车桥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安装槽,该分体式车桥包括具有第一耦接端的第一车桥和具有第二耦接端的第二车桥;/n设于所述车桥连接头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部之间的安装盘;/n所述车桥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端和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安装盘包括突出地形成于所述安装盘边缘区域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当所述车桥连接头被配置用于连接该分体式车桥时,所述第一连接端被配置用于与该第一车桥的该第一耦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避让槽被配置用于避让该第一耦接端与所述安装盘,所述第二连接端被配置用于与该第二车桥的该第二耦接端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端被配置用于与该第二车桥的第二耦接端相配合,所述第二避让槽被配置用于避让该第二耦接端与所述安装盘;/n所述车桥连接头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一避让部和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一避让部和所述第二避让部使得所述车桥连接头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处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直径,以允许所述车桥连接头能够适配地收容于该一体式车桥的该安装槽内,以使得所述车桥连接头能够连接于该一体式车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箱体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连接部,所述驱动组件连接部被配置用于连接驱动组件;
车桥连接头,所述车桥连接头被配置用于连接一体式车桥或分体式车桥,其中该一体式车桥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安装槽,该分体式车桥包括具有第一耦接端的第一车桥和具有第二耦接端的第二车桥;
设于所述车桥连接头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部之间的安装盘;
所述车桥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端和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安装盘包括突出地形成于所述安装盘边缘区域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当所述车桥连接头被配置用于连接该分体式车桥时,所述第一连接端被配置用于与该第一车桥的该第一耦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避让槽被配置用于避让该第一耦接端与所述安装盘,所述第二连接端被配置用于与该第二车桥的该第二耦接端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端被配置用于与该第二车桥的第二耦接端相配合,所述第二避让槽被配置用于避让该第二耦接端与所述安装盘;
所述车桥连接头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一避让部和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一避让部和所述第二避让部使得所述车桥连接头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处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直径,以允许所述车桥连接头能够适配地收容于该一体式车桥的该安装槽内,以使得所述车桥连接头能够连接于该一体式车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箱体主体,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耦接端相配合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避让部包括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设定的中心线两侧的第一凹陷,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耦接端相配合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避让部包括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面所设定的中心线两侧的第二凹陷。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科冠
申请(专利权)人:蔡科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