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57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其包括:机架;托盘,托盘用于容纳待回温的冷藏产品;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托盘,以使托盘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可以通过使托盘处于不同的位置的方式对冷藏产品的回温情况进行区分。在初始状态下,托盘处于第一位置,操作人员将冷藏产品放置于托盘上,之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托盘移动至第二位置,托盘上的冷藏产品在第二位置处进行回温,待冷藏产品的回温过程达到预期的时长后,控制器控制托盘移动至第一位置,操作人员即可知道冷藏产品已完成回温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子组装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SMT(SurfaceMount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业界经常使用的锡膏类、胶类等冷藏产品,在使用前需要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回温,以确保产品在使用时能够充分发挥其特性,以取得良好的接合效果。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回温方式是,将产品放置室内并通过人员对产品回温过程进行管控。然而,通过人为管控无法达到绝对效果,常常会出现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产品未回温或回温时间不足就上线使用的现象,直接影响生产品质,造成额外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通过人员对冷藏产品的回温过程进行管控容易导致未回温或回温时间不足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其包括:机架;托盘,所述托盘用于容纳待回温的冷藏产品;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托盘,以使所述托盘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开口,所述托盘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托盘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靠近所述开口,所述托盘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远离所述开口。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顶部,所述驱动机构以控制所述托盘在所述容纳槽内进行升降的方式使所述托盘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有多个且分布于前后两排,位于后排的所述容纳槽的高度大于位于前排的所述容纳槽的高度,所述托盘的数量与所述容纳槽的数量一致,每一所述容纳槽中均对应地设置一个所述托盘。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运动缸。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线运动缸包括缸体和推杆,所述直线运动缸的数量与所述托盘的数量一致,所述直线运动缸分布在前后两排,前排的所述直线运动缸的缸体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位于前排的所述容纳槽的下方且推杆伸入位于前排的所述容纳槽中,后排的所述直线运动缸的缸体和推杆均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位于后排的所述容纳槽中。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由透明材料制成。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包括:计时模块,用于计算从所述托盘到达所述第二位置起至当前时刻所经历的时长;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长与预设时长进行比较;控制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时长等于所述预设时长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运动,使所述托盘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指令输入端,用于输入预设时长;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指令输入端的预设时长信息。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指示灯在所述托盘处于第一位置时和所述托盘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显示状态不同。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其包括机架、托盘、驱动机构和控制器,控制器能够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托盘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由此,可以通过使托盘处于不同的位置的方式对冷藏产品的回温情况进行区分。具体地,在初始状态下,托盘处于第一位置,操作人员将冷藏产品放置于托盘上,之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托盘移动至第二位置,托盘上的冷藏产品在第二位置处进行回温,待冷藏产品的回温过程达到预期的时长后,控制器控制托盘移动至第一位置,操作人员即可知道冷藏产品已完成回温的工序。相比于以人工的方式对回温过程进行管控,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实现回温过程的自动化管控,从而避免出现因人为失误而导致的产品未回温或回温时间不足等问题,以提高生产品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100:装置;10:机架;11:平台底座、12:型材、13:外壳;20:托盘;30:驱动机构;301:缸体、302:推杆;40:控制器;41:计时模块、42:控制模块、43:比较模块、44:接收模块;50:容纳槽;51:开口;60:指令输入端;70:指示灯;80:地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n托盘,所述托盘用于容纳待回温的冷藏产品;/n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托盘,以使所述托盘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n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托盘,所述托盘用于容纳待回温的冷藏产品;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托盘,以使所述托盘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开口,所述托盘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托盘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靠近所述开口,所述托盘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远离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顶部,所述驱动机构以控制所述托盘在所述容纳槽内进行升降的方式使所述托盘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有多个且分布于前后两排,位于后排的所述容纳槽的高度大于位于前排的所述容纳槽的高度,所述托盘的数量与所述容纳槽的数量一致,每一所述容纳槽中均对应地设置一个所述托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运动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冷藏产品回温的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远周斌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