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钎焊设备,具体是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感应钎焊技术由于具有局部加热速度快、钎焊时间短的特点,在各个行业应用越来越多,其中感应线圈是感应钎焊的热源输出关键部件。感应线圈主体由紫铜材料制成,放置于钎焊工件的侧面,工作时通过交变电流,产生涡流效应使金属工件发热。依据《焊接手册》第3版第1卷焊接方法与设备,感应钎焊的感应线圈设计原则是保证工件加热迅速、均匀及效率高,现有感应钎焊中感应线圈的设计包括单匝、多匝,适合局部较小接头的感应钎焊,但是对于较大体积铝合金工件整体快速加热的问题难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感应线圈和固定在感应线圈端部的底座,所述感应线圈的端部采用钎焊的方式嵌入式固定在底座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感应线圈为4mm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感应线圈(2)和固定在感应线圈(2)端部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2)的端部采用钎焊的方式嵌入式固定在底座(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感应线圈(2)和固定在感应线圈(2)端部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2)的端部采用钎焊的方式嵌入式固定在底座(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2)为4mm×20mm且壁厚为1mm的方形紫铜管,且感应线圈(2)较大的面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制作材料为聚四氟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主要由底座本体(11)、凹槽(12)、防护网(13)、散热孔(14)和安装槽(15)构成,底座本体(11)相对于感应线圈(2)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12),底座本体(11)的中部开设有散热孔(14),散热孔(14)贯穿底座本体(11),散热孔(14)的内部固定有散热风扇,散热孔(14)的端口处均固定有防护网(13),底座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军,杨林,周槿,冯展鹰,王仁彻,吕晓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