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蚕活动制种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020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蓖麻蚕活动制种笼,其包括可拆装的框体,其为六个平面方框或五个平面方框榫卯连接而成的长方体状结构;门框,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前面,所述门框的一侧与所述框体的一侧铰接,所述门框的另一侧与所述框体的另一侧通过插销固定连接;第一层滤网,其设置在框体的左平面方框、右平面方框、上平面方框、下平面方框、后平面方框以及门框上,以将框体围成制种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分类制种,方便对制种笼拆卸清洗,便于叠放保存,便于在需要制种时榫卯连接组成制种笼,利于维修及更换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蓖麻蚕活动制种笼
本技术涉及蓖麻蚕制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蓖麻蚕活动制种笼。
技术介绍
蓖麻蚕,又称木薯蚕,是重要的产丝蚕之一。自1940年引入中国东北、华东、华南等地后被广泛养殖,因为蓖麻蚕有多个品种,在蚕期斑纹、体色各异,到了蛹期和蛾期各品种外观一致,无法区分,需要在蚕期分类育种,以免品种混杂。现有技术(比如公告号CN204653453U一种蚕种制种室)的制种室为在室内放置将育种盘在育种架上,制种方式为:在制种室内,将蚕种置于育种盘或羽化匾上进行制种。由于蓖麻蚕蛾具有飞行能力,蚕蛾在制种室内随便飞,多个品种同步制种容易造成品种混杂,因此,一间制种室只能制一个蓖麻蚕品种,否则会使蓖麻蚕品种混杂,不利于蓖麻蚕的品种分类和管理。并且,蓖麻蚕出蛾后,整个制种室内都是蛾毛飞扬,工作人员进入制种室需要喷水并佩戴口罩进行作业,否则无法工作。每次制种后的制种室及制种工具都需要清洗、消毒和存放备用,目前所使用的制种工具不便于拆卸清洗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制种室不便于分类制种,以及不便拆卸清洗、维护和制种室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蓖麻蚕活动制种笼,其特征在于,包括:/n可拆装的框体,其为六个平面方框或五个平面方框榫卯连接而成的长方体状结构;/n门框,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前面,所述门框的一侧与所述框体的一侧铰接,所述门框的另一侧与所述框体的另一侧通过插销固定连接;/n第一层滤网,其设置在框体的左平面方框、右平面方框、上平面方框、下平面方框、后平面方框以及门框上,以将框体围成制种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蓖麻蚕活动制种笼,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拆装的框体,其为六个平面方框或五个平面方框榫卯连接而成的长方体状结构;
门框,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前面,所述门框的一侧与所述框体的一侧铰接,所述门框的另一侧与所述框体的另一侧通过插销固定连接;
第一层滤网,其设置在框体的左平面方框、右平面方框、上平面方框、下平面方框、后平面方框以及门框上,以将框体围成制种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蓖麻蚕活动制种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层滤网,其为可拆卸的设置在框体的外部,所述第一层滤网与第二层滤网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第二层滤网由具有吸附作用的材料制成的网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蓖麻蚕活动制种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滤网、框体和门框由不导电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层滤网由活性炭纤维制成,所述第一层滤网与第二层滤网之间的距离为2-4cm,所述第二层滤网与静电发生器电性连接以使第二层滤网携带静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蓖麻蚕活动制种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层滤网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毛体,所述毛体垂直于所述第二层滤网的网面,所述毛体由活性炭纤维制成,所述毛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层滤网与第二层滤网之间的距离。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群闭立辉杨其保韦伟张桂征李琛安春梅黄文功陶积阳苏红梅王平阳梁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