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蚕作业中的自动化采茧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555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工厂化养蚕作业中的自动化采茧流水线,包括养殖框拆盘机、框底采茧机及采茧机,养殖框拆盘机拆分养殖框组分成养殖框,养殖框拆盘机连接框底采茧机,框底采茧机刮扫养殖框框底,框底采茧机连接采茧机,采茧机刮扫茧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采茧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套自动化采茧流水线,依次通过养殖框拆盘机、框底采茧机、采茧机来实现流水线式的采茧工艺,大大提升了采茧效率,单位时间的采茧量以翻倍式提升;且上述采茧设备均以自动化方式工作,一方面降低了投入的人工成本,节省开支,符合创新性企业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避免了人工采茧而产生的人为失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厂化养蚕作业中的自动化采茧流水线
本技术属于工厂化养蚕的采茧领域,尤其是涉及工厂化养蚕作业中的自动化采茧流水线。
技术介绍
蚕俗称蚕宝宝,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蚕宝宝—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颜色黝黑,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细毛即不明显了。蚁蚕出壳后,喂养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称为“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成长为二龄幼虫,蚕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结茧完成后进行采茧。家蚕养殖一般采用小竹框饲养,这种小组框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手工编织,成本低廉;家蚕养殖是一种全人工的养殖方法,从蚕卵成虫到采茧均通过人为操作实现;这种方法规模小,蚕茧的产量较低,费时费力,随之社会的发展,仅依靠家蚕养殖无法满足蚕丝需求,故工厂化养蚕应运而生,目前存在的工厂化养蚕,规模较小,尤其体验于采茧设备;现有的采茧设备均为需要配合大量的人工进行操作,操作较慢,往往不能够连续采茧,故障发生的概率较大,采茧效率较低,难以应用与工厂化养殖而实现流水线的采茧。而且现有的采茧技术中,不存在有完整、自动化的采茧流水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工厂化养蚕作业中的自动化采茧流水线,针对现有采茧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套自动化采茧流水线,依次通过养殖框拆盘机、框底采茧机、采茧机来实现流水线式的采茧工艺,大大提升了采茧效率,单位时间的采茧量以翻倍式提升;且上述采茧设备均以自动化方式工作,一方面降低了投入的人工成本,节省开支,符合创新性企业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避免了人工采茧而产生的人为失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工厂化养蚕作业中的自动化采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框拆盘机、框底采茧机及采茧机,养殖框拆盘机拆分养殖框组分成养殖框,养殖框拆盘机连接框底采茧机,框底采茧机刮扫养殖框框底,框底采茧机连接采茧机,采茧机刮扫茧笼。进一步,该采茧流水线还包括有送入输送线,送入输送线包括横向轨道输送线与纵向轨道输送线,横向轨道输送线与纵向轨道输送线均由轨道输送机串联而成;横向轨道输送线的一侧连接有纵向轨道输送线,横向轨道输送线与纵向轨道输送线的连接点设置有轨道旋转台,纵向轨道输送线连接养殖框拆盘机。本技术通过轨道输送线来实现自动化的养殖框送入模式,无需人工搬运,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堆垛整齐,有利于养殖框的一一拆分,从而实现流水采茧,避免了人为搬运、送框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与问题。进一步,养殖框拆盘机包括机架与升降机构,机架的两侧均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安装有上托爪与下托爪,通过上托爪与下托爪托起养殖框组,机架之间安装有第一链条输送机,链条输送机连接框底采茧机。本技术通过升降机构与托爪实现逐个拆分养殖框组,在拆分过程中预先抬起除底部养殖框以外的所有养殖框,将底部养殖框与其他养殖框分离,从而以抬起方式实现逐个拆分,实现方式简便,易于制造。无需在养殖框上设置专门的爪取结构,不会影响养殖框的养殖效果,养殖框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以抓取方式实现升降,具有难定位,稳定性差的问题;而采用托住实现升降,不仅定位容易,稳定性良好,而且容错率较高。进一步,机架的两侧的两侧均安装有拆分机构,拆分机构包括拆分气缸与拆分组件,拆分气缸连接拆分组件,拆分气缸安装于机架上。在实际拆分过程中发现,由于蚕丝具有一定的附着力,底部养殖框的蚕茧会粘附在上方的养殖框底部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力,若不断开这部分粘结力,底部养殖框的茧笼会被同步的抬起,从而影响后续的工序;本技术通过在养殖框拆盘机上安装本拆分机构,能够在对上下两层养殖框进行拆分时,将拆分机构中的拆分组件插入两层养殖框中间(压住下层养殖框),通过进一步的上升运动够将两层养殖框中间粘连的茧丝断开,使两层养殖框能够分离,在拆盘机的配合下能够轻松的将上下两层养殖框分开,因而采用本拆分机构能够使养殖框的拆分工作更加简便,防止下层茧笼被上层养殖框拉出。进一步,框底采茧机包括第二链条输送机,第二链条输送机连接养殖框拆盘机,第二链条输送机上连接有接茧漏斗与框底毛刷辊,框底毛刷辊位于接茧漏斗的上方。本技术采用框底采茧机实现边输送边毛刷框底采茧的形式,既能保证整个生产线的连续性,又能提高蚕茧的回收率,合理有序,自动高效,毛刷采茧方式对蚕茧的损伤小,保证了采茧质量。进一步,接茧漏斗包括第一接茧漏斗与第二接茧漏斗,框底毛刷辊包括主动毛刷辊与从动毛刷辊,主动毛刷辊与从动毛刷辊通过传动组件传动,并相互平行设置,主动毛刷辊的下方设置第一接茧漏斗,从动毛刷辊的下方设置第二接茧漏斗;第二链条输送机的上端还设置有限高防震架,限高防震架限制养殖框的上侧。本技术通过主动毛刷辊对养殖框底进行初步刮扫,可将粘附在养殖框底上的大部分蚕茧刷落,并松动剩余的蚕茧,使其不容易继续粘附在养殖框底上,由于主动毛刷辊与养殖框底每个面的接触时间有限,一些已经松动但未掉落的蚕茧还粘附在养殖框上,再通过从动毛刷辊对养殖框底进行二次刮扫,从动毛刷辊可将这些已松动的蚕茧轻松刷落,从而提高了蚕茧的回收率;双重刮扫,刮扫范围大,刮扫效果好,利于将养殖框底上粘附的蚕茧刷落,且对蚕茧的损伤小,保证了蚕茧质量,蚕茧掉入第一接茧漏斗和第二接茧漏斗内,经第一接茧漏斗、第二接茧漏斗顺势掉落到其下方的第一蚕茧输送带上被收集。进一步,框底采茧机与采茧机之间安装有链条输送线与皮带输送线,链条输送线连接框底采茧机,皮带输送线安装于链条输送线的上方,皮带输送线以跨过方式安装于链条输送线的上方,皮带输送线连接采茧机,通过皮带输送线分离出养殖框内的茧笼。本技术的链条输送线与皮带输送线连接框底采茧机与采茧机,一方面将茧笼从养殖框中连续的取出,方便茧笼进入采茧机,降低采茧过程中故障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分拣出茧笼与搁网上的坏茧与杂质,以避免这些坏茧与杂质掺在蚕茧中而影响蚕茧质量,也免去了在蚕茧堆中分拣坏茧与杂质的繁琐工艺。链条输送线与皮带输送线是整条采茧流水线的中间桥梁,设计十分巧妙。本技术采用流水线方式分拣茧笼与搁网,分拣同量的茧笼,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所投入的分拣员也明显减少,节约人力成本,提升分拣效率。进一步,采茧机包括双链推进机构及毛刷系统,双链推进机构从采茧机机架前端延伸到采茧机机架后端,双链推进机构推进茧笼,毛刷系统安装于采茧机机架内,毛刷系统刮扫茧笼,双链推进机构与毛刷系统配合。本技术采用双链条式的推进方法,以夹持固定茧笼,茧笼摆放方便,能够有序的逐个推进。该双链推进机构能够保证将茧笼平稳的推入到毛刷系统中,茧笼定向、定位进入,毛刷组对于茧笼的采茧作业直接且彻底,有助于提高采茧效率。通过毛刷系统同步旋转方式不断刮扫茧笼上方与下方的蚕茧,在茧笼与毛刷系统的相对于运动中,刮扫效果更佳。进一步,双链推进机构包括主动轴、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工厂化养蚕作业中的自动化采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框拆盘机、框底采茧机及采茧机,所述养殖框拆盘机拆分养殖框组,分成养殖框,所述养殖框拆盘机连接所述框底采茧机,所述框底采茧机刮扫所述养殖框框底,所述框底采茧机连接所述采茧机,所述采茧机刮扫茧笼。/n

【技术特征摘要】
1.工厂化养蚕作业中的自动化采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框拆盘机、框底采茧机及采茧机,所述养殖框拆盘机拆分养殖框组,分成养殖框,所述养殖框拆盘机连接所述框底采茧机,所述框底采茧机刮扫所述养殖框框底,所述框底采茧机连接所述采茧机,所述采茧机刮扫茧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养蚕作业中的自动化采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该采茧流水线还包括有送入输送线,所述送入输送线包括横向轨道输送线与纵向轨道输送线,所述横向轨道输送线与所述纵向轨道输送线均由轨道输送机串联而成;所述横向轨道输送线的一侧连接有所述纵向轨道输送线,所述横向轨道输送线与所述纵向轨道输送线的连接点设置有轨道旋转台,所述纵向轨道输送线连接所述养殖框拆盘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养蚕作业中的自动化采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框拆盘机包括机架与升降机构,所述机架的两侧均安装有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有上托爪与下托爪,通过所述上托爪与所述下托爪托起所述养殖框组,所述机架之间安装有第一链条输送机,所述第一链条输送机连接所述框底采茧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厂化养蚕作业中的自动化采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两侧的两侧均安装有拆分机构,所述拆分机构包括拆分气缸与拆分组件,所述拆分气缸连接所述拆分组件,所述拆分气缸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养蚕作业中的自动化采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底采茧机包括第二链条输送机,所述第二链条输送机连接所述养殖框拆盘机,所述第二链条输送机上连接有接茧漏斗与框底毛刷辊,所述框底毛刷辊位于所述接茧漏斗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厂化养蚕作业中的自动化采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茧漏斗包括第一接茧漏斗与第二接茧漏斗,所述框底毛刷辊包括主动毛刷辊与从动毛刷辊,所述主动毛刷辊与所述从动毛刷辊通过传动组件传动,并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耀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