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带电阻的引脚剪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0858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带电阻的引脚剪折方法,编带电阻由上至下间歇传送,编带电阻两侧的连接带分别插入一对导料块的导料槽,且连接带先在导料槽的竖直段中通行,再在导料槽的倾斜段中通行,最后由背板的出料口输出;编带电阻中的插件电阻逐个下移至下刀具上,并逐个对下刀具上的插件电阻进行剪折,且在剪折插件电阻的过程中暂停传送编带电阻,在插件电阻完成剪折后继续传送编带电阻。本发明专利技术编带电阻的引脚剪折方法,其能对编带电阻上的插件电阻进行逐个加工,对插件电阻两端的电阻引脚进行剪切和折弯,且剪切稳定,折弯成型效果好,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编带电阻的引脚剪折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带电阻的引脚剪折方法。
技术介绍
编带电阻是常用的电阻材料,编带电阻一般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插件电阻,以及分设于该多个插件电阻两侧的一对连接带;所述插件电阻包括:电阻本体,以及分设于电阻本体两端的电阻引脚;各插件电阻两端的电阻引脚分别与上述一对连接带连接。在PCB板插件过程中,需要对插件电阻两端的电阻引脚进行剪切和拆弯。目前一般采用人工作业进行电阻引脚的剪切、折弯,这样品质不稳定,还存在安全隐患,且动作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带电阻的引脚剪折方法,其能对编带电阻上的插件电阻进行逐个加工,对插件电阻两端的电阻引脚进行剪切和折弯,且剪切稳定,折弯成型效果好,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编带电阻的引脚剪折方法,采用引脚剪折装置对编带电阻进行剪折;所述编带电阻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插件电阻,以及分设于该多个插件电阻两侧的一对连接带;所述插件电阻包括:电阻本体,以及分设于电阻本体两端的电阻引脚;各插件电阻两端的电阻引脚分别与上述一对连接带连接;所述引脚剪折装置包括背板、下刀具、上刀具、一对导料块、一对支承弹簧、偏心轮以及电机;所述背板竖置,且背板底部设有可供编带电阻通行的出料口;所述下刀具设于背板前侧,且下刀具与出料口相对应;下刀具包括底座和一对左右设置的下切刀;底座固设于背板的前侧面底部;上述一对下切刀竖置且与背板垂直,该对下切刀的后端分别向下延伸并与底座一体连接;该对下切刀的前端顶部分别设有:可供电阻引脚架放的放置槽;该对下切刀的放置槽都沿左右方向设置,且该对下切刀的放置槽对称设置;放置槽的外侧端口为该放置槽所在下切刀的刀口;所述上刀具设于背板前侧,且上刀具位于下刀具上方;上刀具包括:T形顶架,以及由T形顶架底端向下延伸出的折弯刀和一对上切刀;T形顶架的背侧延伸出滑块,背板的前侧面设有竖置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装配;上述一对上切刀与上述一对下切刀一一对应,上切刀位于对应下切刀的外侧,且上切刀的底端设有刀口;上切刀的刀口与对应下切刀的刀口相配合,用于切除伸出至下切刀刀口外侧的电阻引脚;折弯刀位于上述一对上切刀之间;折弯刀的底端向下延伸出一对折弯刀头,该对折弯刀头左右设置;折弯刀底端在该对折弯刀头之间设有:可避让电阻本体的避位凹槽;该对折弯刀头与上述一对下切刀一一对应;折弯刀头位于对应下切刀的内侧,以该折弯刀头的外侧面为内成型面,以该下切刀的内侧面为外成型面,内成型面和外成型面相互配合可形成整形间隙,整形间隙用于折弯伸至折弯刀头外侧的电阻引脚;整形间隙的宽度(即内成型面、外成型面的水平间距)等于电阻引脚的直径;上述一对下切刀的内侧面顶部分别设有倒角,该对下切刀内侧面顶部的倒角对称设置;该对上切刀的底端刀口低于上述一对折弯刀头的底端;上述一对导料块设于背板前侧,该对导料块分设于出料口左右两侧,该对导料块以下刀具对称设置,且该对导料块与背板固接;该对导料块竖向设置,该对导料块的底面位于出料口下方,该对导料块的顶面位于上刀具的下方,且该对导料块的前侧面凸出于上刀具和下刀具;该对导料块的相向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引导连接带传送的导料槽;该对导料块上的导料槽对称设置,该对导料块上的导料槽与编带电阻两侧的一对连接带一一对应,导料槽可供对应的连接带通行,且导料槽与应的连接带滑动配合;所述导料槽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导料槽的竖直段位于上刀具和下刀具的前侧,导料槽竖直段的顶端延伸至导料块的顶面,导料槽竖直段的底端位于下刀具上方,导料槽倾斜段的顶端与竖直段的底端连通,且导料槽倾斜段的底端与出料口连通;上述一对导料块的上部分别设有升降槽,升降槽位于导料槽竖直段和背板之间;该对导料块的升降槽与T形顶架的顶部两端一一对应,T形顶架的顶部两端分别插入该对导料块的升降槽中;上述一对支承弹簧分别竖置于该对导料块的升降槽中,该对支承弹簧与T形顶架的顶部两端一一对应,T形顶架的顶部两端分别由对应的支承弹簧支承;所述偏心轮设于背板前侧,偏心轮位于上刀具上方,且偏心轮与T形顶架的顶面抵靠;电机设于背板后侧,且电机的转轴贯穿背板并与偏心轮连接;编带电阻由上至下间歇传送,编带电阻两侧的连接带分别插入一对导料块的导料槽,且连接带先在导料槽的竖直段中通行,再在导料槽的倾斜段中通行,最后由背板的出料口输出;编带电阻中的插件电阻逐个下移至下刀具上,并逐个对下刀具上的插件电阻进行剪折,且在剪折插件电阻的过程中暂停传送编带电阻,在插件电阻完成剪折后继续传送编带电阻;当插件电阻下移至下刀具上时,插件电阻的电阻本体置于折弯刀底端避位凹槽的正下方,电阻本体两端的电阻引脚分别架放在一对下切刀前端顶部的放置槽中,且电阻本体两端的电阻引脚分别伸出至该对下切刀的刀口外侧;对下刀具上的插件电阻进行剪折,包括如下具体步骤:1)电机驱动偏心轮由上止点开始转动;偏心轮驱动上刀具下移,一对上切刀的刀口与一对下切刀的刀口分别对应交错,将伸出至一对下切刀刀口外侧的电阻引脚切除,电阻本体两端还残留有电阻引脚(电阻本体与编带电阻两侧的连接带分离);3)偏心轮继续驱动上刀具下移,一对折弯刀头将电阻本体两端残留的电阻引脚向下压;且伸至折弯刀头外侧的电阻引脚,在对应倒角的引导下逐渐向上弯曲;4)偏心轮继续驱动上刀具下移,一对折弯刀头继续下压电阻引脚;相互对应的内成型面、外成型面形成整形间隙;伸至折弯刀头外侧的电阻引脚,被夹在对应的整形间隙中;电阻本体两端残留的电阻引脚被整形成L形;5)偏心轮继续驱动上刀具下移,直至偏心轮转动至下止点,一对折弯刀头将完成加工的插件电阻压至一对下切刀的下方,完成加工的插件电阻与一对下切刀脱离,完成插件电阻的出料;6)电机驱动偏心轮继续转动,偏心轮由下止点转动复位至上止点;且偏心轮转动复位过程中,支承弹簧驱动上刀具上移复位;7)重复步骤1)至步骤6)。优选的,所述偏心轮位于下刀具的正上方。优选的,上述一对上切刀左右对称设置。优选的,上述一对折弯刀头左右对称设置。优选的,上述一对下切刀左右对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编带电阻的引脚剪折方法,其能对编带电阻上的插件电阻进行逐个加工,对插件电阻两端的电阻引脚进行剪切和折弯,且剪切稳定,折弯成型效果好,效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编带电阻的引脚剪折方法,采用引脚剪折装置对编带电阻进行剪折;所述编带电阻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插件电阻,以及分设于该多个插件电阻两侧的一对连接带;所述插件电阻包括:电阻本体,以及分设于电阻本体两端的电阻引脚;各插件电阻两端的电阻引脚分别与上述一对连接带连接;所述引脚剪折装置包括背板、下刀具、上刀具、一对导料块、一对支承弹簧、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编带电阻的引脚剪折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引脚剪折装置对编带电阻进行剪折;/n所述编带电阻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插件电阻,以及分设于该多个插件电阻两侧的一对连接带;所述插件电阻包括:电阻本体,以及分设于电阻本体两端的电阻引脚;各插件电阻两端的电阻引脚分别与上述一对连接带连接;/n所述引脚剪折装置包括背板、下刀具、上刀具、一对导料块、一对支承弹簧、偏心轮以及电机;/n所述背板竖置,且背板底部设有可供编带电阻通行的出料口;/n所述下刀具设于背板前侧,且下刀具与出料口相对应;下刀具包括底座和一对左右设置的下切刀;底座固设于背板的前侧面底部;上述一对下切刀竖置且与背板垂直,该对下切刀的后端分别向下延伸并与底座一体连接;该对下切刀的前端顶部分别设有:可供电阻引脚架放的放置槽;该对下切刀的放置槽都沿左右方向设置,且该对下切刀的放置槽对称设置;放置槽的外侧端口为该放置槽所在下切刀的刀口;/n所述上刀具设于背板前侧,且上刀具位于下刀具上方;上刀具包括:T形顶架,以及由T形顶架底端向下延伸出的折弯刀和一对上切刀;T形顶架的背侧延伸出滑块,背板的前侧面设有竖置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装配;上述一对上切刀与上述一对下切刀一一对应,上切刀位于对应下切刀的外侧,且上切刀的底端设有刀口;上切刀的刀口与对应下切刀的刀口相配合,用于切除伸出至下切刀刀口外侧的电阻引脚;折弯刀位于上述一对上切刀之间;折弯刀的底端向下延伸出一对折弯刀头,该对折弯刀头左右设置;折弯刀底端在该对折弯刀头之间设有:可避让电阻本体的避位凹槽;该对折弯刀头与上述一对下切刀一一对应;折弯刀头位于对应下切刀的内侧,以该折弯刀头的外侧面为内成型面,以该下切刀的内侧面为外成型面,内成型面和外成型面相互配合可形成整形间隙,整形间隙用于折弯伸至折弯刀头外侧的电阻引脚;整形间隙的宽度等于电阻引脚的直径;/n上述一对下切刀的内侧面顶部分别设有倒角,该对下切刀内侧面顶部的倒角对称设置;该对上切刀的底端刀口低于上述一对折弯刀头的底端;/n上述一对导料块设于背板前侧,该对导料块分设于出料口左右两侧,该对导料块以下刀具对称设置,且该对导料块与背板固接;该对导料块竖向设置,该对导料块的底面位于出料口下方,该对导料块的顶面位于上刀具的下方,且该对导料块的前侧面凸出于上刀具和下刀具;该对导料块的相向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引导连接带传送的导料槽;该对导料块上的导料槽对称设置,该对导料块上的导料槽与编带电阻两侧的一对连接带一一对应,导料槽可供对应的连接带通行,且导料槽与应的连接带滑动配合;所述导料槽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导料槽的竖直段位于上刀具和下刀具的前侧,导料槽竖直段的顶端延伸至导料块的顶面,导料槽竖直段的底端位于下刀具上方,导料槽倾斜段的顶端与竖直段的底端连通,且导料槽倾斜段的底端与出料口连通;/n上述一对导料块的上部分别设有升降槽,升降槽位于导料槽竖直段和背板之间;该对导料块的升降槽与T形顶架的顶部两端一一对应,T形顶架的顶部两端分别插入该对导料块的升降槽中;上述一对支承弹簧分别竖置于该对导料块的升降槽中,该对支承弹簧与T形顶架的顶部两端一一对应,T形顶架的顶部两端分别由对应的支承弹簧支承;/n所述偏心轮设于背板前侧,偏心轮位于上刀具上方,且偏心轮与T形顶架的顶面抵靠;电机设于背板后侧,且电机的转轴贯穿背板并与偏心轮连接;/n编带电阻由上至下间歇传送,编带电阻两侧的连接带分别插入一对导料块的导料槽,且连接带先在导料槽的竖直段中通行,再在导料槽的倾斜段中通行,最后由背板的出料口输出;编带电阻中的插件电阻逐个下移至下刀具上,并逐个对下刀具上的插件电阻进行剪折,且在剪折插件电阻的过程中暂停传送编带电阻,在插件电阻完成剪折后继续传送编带电阻;/n当插件电阻下移至下刀具上时,插件电阻的电阻本体置于折弯刀底端避位凹槽的正下方,电阻本体两端的电阻引脚分别架放在一对下切刀前端顶部的放置槽中,且电阻本体两端的电阻引脚分别伸出至该对下切刀的刀口外侧;/n对下刀具上的插件电阻进行剪折,包括如下具体步骤:/n1)电机驱动偏心轮由上止点开始转动;偏心轮驱动上刀具下移,一对上切刀的刀口与一对下切刀的刀口分别对应交错,将伸出至一对下切刀刀口外侧的电阻引脚切除,电阻本体两端还残留有电阻引脚(电阻本体与编带电阻两侧的连接带分离);/n3)偏心轮继续驱动上刀具下移,一对折弯刀头将电阻本体两端残留的电阻引脚向下压;且伸至折弯刀头外侧的电阻引脚,在对应倒角的引导下逐渐向上弯曲;/n4)偏心轮继续驱动上刀具下移,一对折弯刀头继续下压电阻引脚;相互对应的内成型面、外成型面形成整形间隙;伸至折弯刀头外侧的电阻引脚,被夹在对应的整形间隙中;电阻本体两端残留的电阻引脚被整形成L形;/n5)偏心轮继续驱动上刀具下移,直至偏心轮转动至下止点,一对折弯刀头将完成加工的插件电阻压至...

【技术特征摘要】
1.编带电阻的引脚剪折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引脚剪折装置对编带电阻进行剪折;
所述编带电阻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插件电阻,以及分设于该多个插件电阻两侧的一对连接带;所述插件电阻包括:电阻本体,以及分设于电阻本体两端的电阻引脚;各插件电阻两端的电阻引脚分别与上述一对连接带连接;
所述引脚剪折装置包括背板、下刀具、上刀具、一对导料块、一对支承弹簧、偏心轮以及电机;
所述背板竖置,且背板底部设有可供编带电阻通行的出料口;
所述下刀具设于背板前侧,且下刀具与出料口相对应;下刀具包括底座和一对左右设置的下切刀;底座固设于背板的前侧面底部;上述一对下切刀竖置且与背板垂直,该对下切刀的后端分别向下延伸并与底座一体连接;该对下切刀的前端顶部分别设有:可供电阻引脚架放的放置槽;该对下切刀的放置槽都沿左右方向设置,且该对下切刀的放置槽对称设置;放置槽的外侧端口为该放置槽所在下切刀的刀口;
所述上刀具设于背板前侧,且上刀具位于下刀具上方;上刀具包括:T形顶架,以及由T形顶架底端向下延伸出的折弯刀和一对上切刀;T形顶架的背侧延伸出滑块,背板的前侧面设有竖置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装配;上述一对上切刀与上述一对下切刀一一对应,上切刀位于对应下切刀的外侧,且上切刀的底端设有刀口;上切刀的刀口与对应下切刀的刀口相配合,用于切除伸出至下切刀刀口外侧的电阻引脚;折弯刀位于上述一对上切刀之间;折弯刀的底端向下延伸出一对折弯刀头,该对折弯刀头左右设置;折弯刀底端在该对折弯刀头之间设有:可避让电阻本体的避位凹槽;该对折弯刀头与上述一对下切刀一一对应;折弯刀头位于对应下切刀的内侧,以该折弯刀头的外侧面为内成型面,以该下切刀的内侧面为外成型面,内成型面和外成型面相互配合可形成整形间隙,整形间隙用于折弯伸至折弯刀头外侧的电阻引脚;整形间隙的宽度等于电阻引脚的直径;
上述一对下切刀的内侧面顶部分别设有倒角,该对下切刀内侧面顶部的倒角对称设置;该对上切刀的底端刀口低于上述一对折弯刀头的底端;
上述一对导料块设于背板前侧,该对导料块分设于出料口左右两侧,该对导料块以下刀具对称设置,且该对导料块与背板固接;该对导料块竖向设置,该对导料块的底面位于出料口下方,该对导料块的顶面位于上刀具的下方,且该对导料块的前侧面凸出于上刀具和下刀具;该对导料块的相向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引导连接带传送的导料槽;该对导料块上的导料槽对称设置,该对导料块上的导料槽与编带电阻两侧的一对连接带一一对应,导料槽可供对应的连接带通行,且导料槽与应的连接带滑动配合;所述导料槽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导料槽的竖直段位于上刀具和下刀具的前侧,导料槽竖直段的顶端延伸至导料块的顶面,导料槽竖直段的底端位于下刀具上方,导料槽倾斜段的顶端与竖直段的底端连通,且导料槽倾斜段的底端与出料口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恒吴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格瑞林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