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供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845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11
一种带式供料器,使进给爪卡合于卡合孔而将编带元件向供给位置进给,该编带元件是将多个电气元件编带于以等间距形成有卡合孔的带而形成的,上述带式供料器具备爪部件,上述爪部件在卡合于卡合孔的状态下直线移动,向进给爪进给编带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式供料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进给爪卡合于卡合孔而将编带元件向供给位置进给的带式供料器,该编带元件是将多个电气元件编带于以等间距形成有卡合孔的带而形成的。
技术介绍
如下述专利文献所述的那样,带式供料器通常具备通过向卡合孔的卡合而将编带元件向供给位置送出的进给爪。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81959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658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具备进给爪的带式供料器中,通过进给爪将编带元件向供给位置送出。因此,需要将编带元件在送出至带式供料器的进给爪的状态下设置于带式供料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将编带元件在送出至带式供料器的进给爪的状态下适当地设置于带式供料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带式供料器,使进给爪卡合于上述卡合孔而将编带元件向供给位置进给,上述编带元件是将多个电气元件编带于以等间距形成有卡合孔的带而形成的,上述带式供料器具备爪部件,上述爪部件在卡合于上述卡合孔的状态下直线移动,向上述进给爪进给上述编带元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通过卡合于卡合孔的状态的爪部件直线移动,从而将编带元件送出至带式供料器的进给爪。由此,能够将编带元件适当地设置于带式供料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电子元件安装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带式供料器的立体图。图3是带式供料器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编带元件的立体图。图5是带设置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送出作业机的放大图。图7是送出作业机的放大图。图8是送出作业机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作为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形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示出电子元件安装装置10。电子元件安装装置10由两台电子元件安装机(以下,有时省略为“安装机”)14构成。各安装机14主要具备安装机主体20、搬运装置22、移动装置24、安装头26、供给装置28。安装机主体20由框架部32和架设在该框架部32上的梁部34构成。搬运装置22具备两个进给机装置40、42。这两个进给机装置40、42分别搬运被各进给机装置40、42支承的电路基板。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电路基板的搬运方向称为X方向,将与该方向成直角的水平的方向称为Y方向,将铅垂方向称为Z方向。移动装置24是XY机器人型的移动装置,使滑动件50向任意位置移动。而且,通过在滑动件50安装有安装头26,从而安装头26向框架部32上的任意位置移动。安装头26具有设置于下端面的吸嘴60。吸嘴60通过负压吸附保持电子元件,并通过正压使所保持的电子元件脱离。安装头26向电路基板安装电子元件。在安装头26的下端面设置有吸嘴60。吸嘴60经由负压空气、正压空气通路而与正负压供给装置(省略图示)连通。由此,吸嘴60通过负压吸附保持电子元件,并通过正压使所保持的电子元件脱离。另外,安装头26具有使吸嘴60升降的吸嘴升降装置(省略图示),对所保持的电子元件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变更。供给装置28是具有多个带式供料器70并通过各带式供料器70供给元件的装置。如图2所示,带式供料器70包括供料器主体部72,且在该供料器主体部72中,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在框架部32的端部设置的安装台(参照图1)76。此外,在框架部32的安装台76安装有各种带式供料器,但本申请的带式供料器70是从编带元件取下径向引脚元件(以下,省略为“径向元件”)并供给所取下的径向元件的装置。另外,针对带式供料器70的详细构造,如本说明书的申请人已经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147458”所述。因此,针对带式供料器70的构造,简略地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带式供料器70具有带引导件80、送出装置82、切断装置84,上述带引导件80、送出装置82、切断装置84配设于带式供料器70的壳体亦即供料器主体部72的内部。此外,在带式供料器70的说明中,有时将配设有切断装置84的一侧记载为前侧,将与该前侧相反一侧记载为后侧。如图4所示,编带元件100由多个径向元件102和载带104构成。径向元件102大致包括圆柱状的主体部106和从该主体部106的底面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出的两个引脚108。而且,径向元件102的两个引脚108在下端部处编带于载带104。另外,多个进给孔110以等间距形成于载带104。而且,多个径向元件102以与进给孔110的形成间距相同的间距编带于载带104。带引导件80在使编带元件100的载带104立设的状态对该编带元件100的载带104进行引导,编带于载带104的径向元件102从带引导件80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出。而且,带引导件80成为U字形路径,在向带式供料器70的前侧延伸出后,在带式供料器70的前端部中,以180度弯曲,并向带式供料器70的后侧延伸出。送出装置82具有多个爪部件116,并配设于朝向带引导件80的前侧的路径。而且,多个爪部件116在与由带引导件80引导的载带104的进给孔110卡合的状态下向前方滑动,从而将编带元件100向前方送出。对于切断装置84而言,在带式供料器70的前端部中,带引导件80配设于以180度弯曲的紧前。而且,切断装置84将编带于由送出装置82送出的编带元件100的载带104的径向元件102的引脚108切断,并在保持了从载带104分离的径向元件102的状态下供给该径向元件102。此外,通过切断装置84而分离了径向元件102后的载带104即所谓的废带沿着带引导件80在带式供料器70的前端部中以180度回转,向后方被送出。而且,从形成于带式供料器70的中央部的排出口(参照图2)120将废带向带式供料器70的外部排出。这样,在带式供料器70中,由带引导件80引导后的编带元件100由送出装置82向元件的供给位置引导。而且,在供给位置中,径向元件102以由切断装置84从载带104切断并被保持的状态被供给。即,在带引导件80的路径上,使送出装置82的爪部件116卡合于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从而通过送出装置82的工作,编带元件100在带引导件80的内部送出,在供给位置处,径向元件102依次被供给。因此,需要使编带元件100进入带引导件80的内部,使送出装置82的爪部件116与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卡合。因此,以往,作业者使编带元件100的端部从在带式供料器70的后端部形成的带引导件80的开口(参照图2)122插入并将编带元件100压入带引导件80的内部,从而使送出装置82的爪部件116卡合于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即,作业者压入编带元件100,并使爪部件116卡合于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直至从带引导件80的开口122插入的编带元件100的端部在带引导件80的路径中到达至送出装置82为止。然而,带式供料器70安装于安装台76,从而需要在比较窄的区域中将编带元件100压入带式供料器70的内部,难以进行作业。特别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式供料器,使进给爪卡合于卡合孔而将编带元件向供给位置进给,所述编带元件是将多个电气元件编带于以等间距形成有所述卡合孔的带而形成的,/n所述带式供料器具备爪部件,所述爪部件在卡合于所述卡合孔的状态下直线移动,向所述进给爪进给所述编带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带式供料器,使进给爪卡合于卡合孔而将编带元件向供给位置进给,所述编带元件是将多个电气元件编带于以等间距形成有所述卡合孔的带而形成的,
所述带式供料器具备爪部件,所述爪部件在卡合于所述卡合孔的状态下直线移动,向所述进给爪进给所述编带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爪部件通过手动而直线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带式供料器具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原崇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富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