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017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2
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内保温层(005)、外保温层(004)、螺旋缠绕带和表面涂层;其中内保温层(005)和外保温层(004)分为多个小段组成,每个小段表面分别有一层密封的防水布套,所述螺旋缠绕带是将上述玻璃纤维布裁剪为条状的防水布条(002),每条防水布条的宽度两边分别置有1个密封条(001),形成缠绕带在外保温层(004)表面螺旋缠绕并相互压边,形成螺旋缠绕带。该结构阻止海水浸泡保温材料,提高隔热保温性能,减小对接位置的漏热,并且提供一定伸缩量,有效配合管道热胀冷缩,提高保温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热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为减少高温管路表面的散热损失,减少能耗,降低环境温度,避免人员烫伤,常在高温管路外包覆一层隔热保温材料。常用的隔热保温材料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和气凝胶毡等。在海洋工程中,管路可能被海水浸泡,但保温材料一般为多孔结构,海水浸泡后液体进入孔隙,隔热保温性能将急剧减低。水位降低后,孔隙吸收的海水持续与管路接触,会加剧管路腐蚀,海水受热后形成的酸性水汽会加重周围设备仪表的腐蚀老化,缩短使用寿命。同时,在热作用下,管道长度存在热胀冷缩,因此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需具备一定的自由伸缩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为内保温层、外保温层、螺旋缠绕带和表面涂层;其中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均是有玻璃纤维、石棉、硅酸盐或气凝胶毡制成,且分为多个小段组成,每个小段表面分别有一层密封的防水布套,所述防水布套为涂覆了防水层的玻璃纤维布;所述螺旋缠绕带是将上述玻璃纤维布裁剪为条状的防水布条,每条防水布条的宽度两边分别置有1个密封条,方向与防水布条长度边平行,防水布条在保温层外表面螺旋缠绕并相互压边,压边宽度为防水布条宽度的1/3~1/2,密封条与防水布条之间相互压紧形成螺旋缠绕带。在螺旋缠绕带密封实效后,阻挡了海水沿安装缝进入结构,同时不阻碍内外保温层之间的相对滑动,有效实现保温层的均匀伸缩。本专利技术的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依次通过结合防水布套、螺旋缠绕带以及表面涂层的逐层叠加,提高了保温结构的整体密封性,既降低了漏热,又防止了海水浸蚀保温结构,延长保温结构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上述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的轴向拼接缝为内短外长的斜切状,斜切角度在以水平线为对称轴的90°范围内。通过上述的斜切安装缝,增加了切面的面积,从而增加了保温反射性能,另外还延长了热量的传递路径,进一步缓解热量传递,错位拼接阻断了热量沿拼接缝的的传播,从而减少热量损失,同时避免了斜切中产生的应力过大。进一步,上述密封条与防水布条两边采用密封剂粘结固定,所述密封剂是由苯基硅橡胶和添加剂TiO2按质量比15:1混合组成。进一步,上述内保温层各小段长度大于150cm,外保温层各小段长度大于150cm,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厚度为1:1。进一步,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分布有密封圈,密封圈位于外保温层每个小段接缝处与内保温层的搭接位置。进一步,上述玻璃纤维布表面涂覆的防水层具体是硅橡胶防水涂料。上述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是根据管道尺寸,剪裁保温材料制成管状内保温和外保温层,并将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分成大于150mm的小段,套上相同轮廓的防水布套,逐段安装内保温层后,再逐段安装内保温层,最后在外保温层表面安装螺旋缠绕带,具体是将防水玻璃纤维布剪裁成条状,用密封剂将密封条粘贴在布条宽度两边,方向与布条长边平行,形成缠绕带,使用缠绕带在外保温层表面形成相互压边的螺旋缠绕,压边长度为缠绕带宽的1/3~1/2,密封条与防潮布之间相互压紧,形成螺旋缠绕带。进一步,上述防水布套具体是将管状保温层割成多组长度大于150cm的小段,并沿保温层小段的轴向开安装缝,安装缝的切面呈斜切状,在水平直径上方则从内至外接缝位置逐渐降低,水平直径下方则由内到外切面逐渐升高,斜切角度在以水平线为对称轴的90°范围内,相邻两个小段之间的轴向安装缝形成上下错位,内外保温层的轴向安装缝上下错位,根据每一小段的外形轮廓,用涂覆了防水层的玻璃纤维布制作相同轮廓的布套,布套一端不封口,将保温层小段从未封口端装入防水布套,然后进行封口。进一步,将上述套了防水布套的内保温层小段逐段安装到管道表面,段与段之间的接缝处采用密封剂粘接密封,形成完整的内保温层,然后在安装完成的内保温层表面逐段安装外保温层小段,段与段之间采用密封剂粘接密封,外保温层段与段之间的接缝与内保温层段与段之间的接缝错开安装。进一步,安装外保温层前,在内保温层段表面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位于外保温层每个小段接缝处与内保温层的搭接位置。多段结构结合错缝拼接,以及密封圈的安装,减少了接缝处的漏热损失,提高了隔热保温效果,另外,密封圈的存在,减小了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在热膨胀过程中相对滑动的阻力,再结合相互压边的螺旋缠绕带结构,既保证了结构整体的密封性,又确保了管道在热胀冷缩过程中,每一层结构都能有效调整伸缩,均匀变化,保证了保温结构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最具体的,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S1:根据管道尺寸将主体保温材料制备成管状的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并切割成多段结构,每段长度大于150cm,所述主体保温材料是玻璃纤维、石棉、硅酸盐或气凝胶毡;S2:根据管状保温层各小段的外形,用防水布制作成相应的防水布套,布袋一端不封口,将管状保温层从未封口端装入防水布套,然后封口,并在封口处使用密封剂密封,所述密封剂是由苯基硅橡胶和添加剂TiO2按质量比15:1混合组成;S3:将上述套了防水布套的内保温层小段逐段安装到管道表面,段与段之间的接缝处采用密封剂粘接密封,形成完整的内保温层,然后在安装完成的内保温层表面逐段安装外保温层小段,段与段之间采用密封剂粘接密封,外保温层段与段之间的接缝与内保温层段与段之间的接缝错开安装,内保温层的表面安装密封圈,密封圈位于各段内外保温层的搭接位置;S4:将防水玻璃纤维布剪裁成条状,用密封剂将密封条粘贴在布条宽度两边,方向与布条长边平行,形成缠绕带,使用缠绕带在外保温层表面形成相互压边的螺旋缠绕,压边长度为缠绕带宽的1/3~1/2,密封条与防水布条之间相互压紧;S5:缠绕完成后,在螺旋缠绕带最外层涂刷一层硅橡胶防水涂料。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阻止海水浸泡保温材料,提高隔热保温性能。(2)、减小对接位置的漏热,并且提供一定伸缩量,有效配合管道热胀冷缩。(3)、内、外层之间密封圈既能在外层缠绕带密封实效后阻挡海水沿安装缝进入,又降低了内外层之间的相对滑动阻力,保证保温材料跟随管道的热胀冷缩方向均匀伸缩,提高保温结构的使用寿命。(4)、压边缠绕的缠绕带中,密封条和防水布之间形成相互紧压的结构,阻挡了海水进入结构内部,避免内部结构被氧化腐蚀,且随着管道及内部保温材料的热胀冷缩自行调节适应。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保温层的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图。图2:本专利技术各层结构示意图。其中,001-密封条、002-防水布带、003-密封圈、004-外保温层、005-内保温层、006-管壁。图3:本专利技术螺旋缠绕带的缠绕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的斜切示意图。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为内保温层(005)、外保温层(004)、螺旋缠绕带和表面涂层;其中内保温层(005)和外保温层(004)均是有玻璃纤维、石棉、硅酸盐或气凝胶毡制成,且分为多个小段组成,每个小段表面分别有一层密封的防水布套,所述防水布套为涂覆了防水层的玻璃纤维布;所述螺旋缠绕带是将上述玻璃纤维布裁剪为条状的防水布条(002),每条防水布条的宽度两边分别置有1个密封条(001),方向与防水布条(002)长度边平行,防水布条(002)在外保温层(004)表面螺旋缠绕并相互压边,压边宽度为防水布条(002)宽度的1/3~1/2,密封条(001)与防水布条(002)之间相互压紧形成螺旋缠绕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为内保温层(005)、外保温层(004)、螺旋缠绕带和表面涂层;其中内保温层(005)和外保温层(004)均是有玻璃纤维、石棉、硅酸盐或气凝胶毡制成,且分为多个小段组成,每个小段表面分别有一层密封的防水布套,所述防水布套为涂覆了防水层的玻璃纤维布;所述螺旋缠绕带是将上述玻璃纤维布裁剪为条状的防水布条(002),每条防水布条的宽度两边分别置有1个密封条(001),方向与防水布条(002)长度边平行,防水布条(002)在外保温层(004)表面螺旋缠绕并相互压边,压边宽度为防水布条(002)宽度的1/3~1/2,密封条(001)与防水布条(002)之间相互压紧形成螺旋缠绕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温层(005)和外保温层(004)的轴向拼接缝为内短外长的斜切状,斜切角度在以水平线为对称轴的90°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与防水布条两边采用密封剂粘结固定,所述密封剂是由苯基硅橡胶和添加剂TiO2按质量比15:1混合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温层各小段长度大于150cm,外保温层各小段长度大于150cm,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厚度为1:1。


5.如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温层(005)和外保温层(004)之间分布有密封圈(003),密封圈(003)位于外保温层(004)每个小段接缝处与内保温层(005)的搭接位置。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是根据管道尺寸,剪裁保温材料制成管状内保温(005)和外保温层(004),并将内保温层(005)和外保温层(004)分成大于150mm小段,套上相同轮廓的防水布套,逐段安装保温层,最后在外保温层(004)表面安装螺旋缠绕带,具体是将防水玻璃纤维布剪裁成条状防水布条(002),用密封剂将密封条(001)粘贴在防水布条(002)宽度两边,方向与防水布条(002)长边平行,形成缠绕带,使用缠绕带在外保温层(004)表面形成相互压边的螺旋缠绕,压边长度为缠绕带宽的1/3~1/2,密封条(001)与防水布条(002)之间相互压紧,形成螺旋缠绕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海水浸泡保温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上防水布套具体是将管状保温层割成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护林李忠盛蒋龙刘海鹏肖坤建杨钊黄安畏王征辉周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