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0152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该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包括油箱、主路泵组、电机、控制模块、第一冷却器及驱动器,所述主路泵组通过管道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路泵组抽取所述油箱内的冷却液;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路泵组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冷却液的流量;所述第一冷却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其中,冷却液经所述第一冷却器降温后,以对所述驱动器和所述电机进行冷却,并回流至所述油箱内,该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模块替代旁路冷却电机泵组,简化结构,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室内液压机械行业,如压铸机、注塑机、翻板机等机床类液压系统,冷却方式主要分为三大类:风冷、水冷和油冷,其中对于驱动器和电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有风冷和油冷两种。风冷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但是对环境要求较高,不适用于粉尘多、发热量大、环境温度高等环境恶劣的工况;水冷需要有完整的水路循环系统,冷却效果好,是液压系统中常用的冷却方式,主要用于主系统回油油温冷却;油冷和水冷类似,需要独立的冷却油路、水路循环系统各一套,也就是说需要一套独立的冷却循环系统对主路电机泵组进行冷却,成本较高,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主要用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情况,如伺服电机冷却和驱动器冷却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其通过控制模块替代旁路冷却电机泵组,简化结构,节约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该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包括:/n油箱;/n主路泵组,所述主路泵组通过管道与所述油箱连接;/n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路泵组抽取所述油箱内的冷却液;/n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路泵组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冷却液的流量;/n第一冷却器,所述第一冷却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n驱动器,其中,冷却液经所述第一冷却器降温后,以对所述驱动器和所述电机进行冷却,并回流至所述油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包括:
油箱;
主路泵组,所述主路泵组通过管道与所述油箱连接;
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路泵组抽取所述油箱内的冷却液;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路泵组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冷却液的流量;
第一冷却器,所述第一冷却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驱动器,其中,冷却液经所述第一冷却器降温后,以对所述驱动器和所述电机进行冷却,并回流至所述油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路泵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冷却器的输入端连接;
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
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冷却器的输入端连接;
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路泵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
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上;
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路泵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
第三阻尼器,所述第三阻尼器设置于所述第三支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一种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冷却伺服控制系统还包括:
溢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超奇徐建华郑培胡宇李家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保税区海天智胜金属成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