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分式预制管节湿接头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顶管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二分式预制管节湿接头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顶管施工是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通过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节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个管节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个管节继续顶进,如此将多个管节依次顶入土中。大断面顶管(净空断面面积介于50平方米-100平方米之间)广泛应用在过街地下通道、地下管廊、行车通道的建设,随着顶管施工技术的进步,顶管断面的需求及设计也越来越大,顶管的施工速度也越来越快,故需要保证充足的管节供给。顶管施工所使用的管节主要有两种生产方式,一种是在施工场地现场生产,另一种是工厂预制生产,然后将管节成品运输到施工现场。对于现场生产的方式,需要施工现场有足够存放管节的空间,而许多施工场地没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制作、存放管节。而对于工厂预制生产的方式,将管节由生产地运输到施工现场较为困难,特别是随着顶管隧道管节的断面尺寸越来越大,厚度越来越大,重量越来越大,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分式预制管节湿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架,设置在一地面上;/n第一分块及第二分块,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且能够在所述底架上相对移动,所述第一分块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分块的两端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分块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分块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n两个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分块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分块的端部,每个连接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侧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一分块的端部外壁及部分所述第二分块的端部外壁,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一分块的端部内壁及部分所述第二分块的端部内壁,所述第三连接件位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分式预制管节湿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设置在一地面上;
第一分块及第二分块,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且能够在所述底架上相对移动,所述第一分块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分块的两端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分块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分块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
两个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分块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分块的端部,每个连接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侧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一分块的端部外壁及部分所述第二分块的端部外壁,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一分块的端部内壁及部分所述第二分块的端部内壁,所述第三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分块及所述第二分块的底部且至少覆盖所述间隙,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分块及所述第二分块之间围合出一上部开口的现浇区,所述现浇区内填充有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分式预制管节湿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为超高性能混凝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分式预制管节湿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件,所述二分式预制管节湿接头连接结构还包括两个滑动支架,所述第一分块及所述第二分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滑动支架上,每个所述滑动支架包括多根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件上的第二杆件,所述滑动支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杆件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杆件的轴向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分式预制管节湿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座还包括多根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件底部的第三杆件,所述第二杆件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杆件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三杆件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杆件上沿轴向设置有凸起,所述滑槽卡设在所述凸起上以使所述第三杆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杆件滑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分式预制管节湿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上还设置有定位圆台,所述定位圆台用于将所述第一分块及所述第二分块吊装至所述底架上时进行定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分式预制管节湿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件的间隙内还设置有若干定位桩,所述定位桩固定在所述地面上,所述定位桩用于对所述第一分块及所述第二分块相对移动时进行定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分式预制管节湿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块及所述第二分块内分别设置有第一钢筋笼及第二钢筋笼,所述第一钢筋笼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分块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现浇区内,所述第二钢筋笼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二分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过浩侃,唐建忠,姜小强,罗鑫,陈愉,翁晨刚,陈耀峰,赵培,赵琛,夏建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