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唑巴坦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及利用该中间体制备他唑巴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92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化工领域,公开了多个他唑巴坦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由乙二醛和肼经乙二醛双腙制备1‑氨基‑1H‑1,2,3三氮唑,再与(2S,3S)‑3‑甲基‑3‑氯甲基‑7‑氧代‑4‑硫代‑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某酯反应制得中间体V;中间体V经氧化反应制得中间体VI,中间体VI经重氮化反应制得中间体VII,中间体VII经脱保护反应制得他唑巴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中间体均纯度好,收率高;最终制得的他唑巴坦成品收率高达90%以上,纯度高达99.0%以上;且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成熟可靠,反应路线短,原料易得,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他唑巴坦成品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纯度高,对环境友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他唑巴坦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及利用该中间体制备他唑巴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化工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他唑巴坦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及利用该中间体制备他唑巴坦的方法。
技术介绍
他唑巴坦(Tazobactam)是由日本大鹏制药公司开发的新型青霉烷砜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主要用于和哌拉西林制成复方制剂,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其化学名称为:(2S,3S,5R)-3-甲基-7-氧代-3-(1H-1,2,3-三氮唑基甲基)-4-硫代-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4,4-二氧化物。结构式如下:现阶段他唑巴坦的合成路线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过叠氮化物后成环,另一类是直接接侧链三氮唑环。详细介绍如下:第一类经过叠氮化物后成环:(1)现有技术中合成路线为经开环、氯甲基化、叠氮化、氧化等步骤合成他唑巴坦。反应路线如下:该合成路线对设备要求较高,需用到危险性大的乙炔为原料,叠氮化中间稳定性较差,有安全隐患。(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044448A公开了利用叠氮化物与丙炔酸反应制备他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式VII所示的他唑巴坦中间体(2S,3S)-3-甲基-3-[(1H-1,2,3-三氮唑-1-基)甲基]-7-氧代-4-硫代-4,4-二氧化-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某酯,其特征在于,如下式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式VII所示的他唑巴坦中间体(2S,3S)-3-甲基-3-[(1H-1,2,3-三氮唑-1-基)甲基]-7-氧代-4-硫代-4,4-二氧化-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某酯,其特征在于,如下式所示:



其中,R为二苯甲基、苄基或对硝基苄基。


2.式VI所示的他唑巴坦中间体(2S,3S)-3-甲基-3-[(3-氨基-2,3-二氢-1H-1,2,3-三氮唑-1-基)甲基]-7-氧代-4-硫代-4,4-二氧化-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某酯,其特征在于,如下式所示:



其中,R为二苯甲基、苄基或对硝基苄基。


3.式V所示的他唑巴坦中间体(2S,3S)-3-甲基-3-[(3-氨基-2,3-二氢-1H-1,2,3-三氮唑-1-基)甲基]-7-氧代-4-硫代-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某酯,其特征在于,如下式所示:



其中,R为二苯甲基、苄基或对硝基苄基。


4.式VII所示的他唑巴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由式VI所示的中间体经重氮化反应制得式VII所示的他唑巴坦中间体;反应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式VII所示的他唑巴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将式VI所示的中间体在反应溶剂中溶解,控温反应一定时间;然后加入重氮化试剂,提纯即得式VII所示的他唑巴坦中间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式VII所示的他唑巴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氮化试剂为亚硝酸钠或亚硝酸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式VII所示的他唑巴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VI所示的化合物与重氮化试剂的摩尔比1:(1-3)。


8.式VI所示的他唑巴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由V所示的中间体经氧化反应制得式VI所示的他唑巴坦中间体;反应式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式VI所示的他唑巴坦中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税波杨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米瑞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