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弯度的机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77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机翼后缘连续弯曲的可变弯度的机翼,包括弯度不可变的机翼前段、可变弯度的机翼后缘段、机翼蒙皮,其中,机翼后缘段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翼肋关节,翼肋关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闭环杆机构、用作多个闭环杆机构之间同步联动的平行杆机构、用作驱动多个闭环杆机构俯仰转动的剪叉机构、以及用作驱动剪叉机构伸长与缩短的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剪叉机构可以伸长和缩短的特性,能够实现上下两个方向较大幅度的弯曲,进而改善了机翼的压力分布,提高了机翼最大升力系数,拓宽了飞机对不同巡航情况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弯度的机翼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航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机翼后缘连续弯曲的可变弯度的机翼。
技术介绍
机翼是飞机升力的提供者,是决定飞机飞行能力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功用是产生气动升力,保证飞机在技术要求所规定的所有飞行状态下的飞机性能和机动性能。传统的固定式刚性机翼采用襟翼、前缘缝翼等作为机翼的增升装置,通过改变机翼截面的弯度和形状来改善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但是,传统的机翼在设计时,只考虑一种特定飞行情况下的性能最优,很难满足多任务的飞行条件;另一方面,传统的刚性机翼在变形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缝隙和曲率突变,破坏了机翼表面的连续性,这会降低飞机的气动特性。中国专利201410359555.5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机翼的弯度可变的机翼后缘,飞机机翼包括弯度不可变的机翼中部,机翼中部包括主梁;弯度可变的机翼后缘包括后梁、平行设置的多组后缘杆组结构、后缘驱动机构;后梁连接主梁的后端;后缘驱动机构包括由驱动装置驱动的摇杆,摇杆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后梁,摇杆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后缘杆组结构;后缘杆组结构为基于5R闭环单元的平面杆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弯度的机翼,包括弯度不可变的机翼前段、可变弯度的机翼后缘段、机翼蒙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后缘段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翼肋关节,所述翼肋关节包括:/n多个并排设置的闭环杆机构;/n所述闭环杆机构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竖杆、上横杆、第二竖杆、下滑杆与下横杆,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上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杆与所述第二竖杆之间通过第一铰接点相连接,所述第二竖杆与所述下滑杆之间通过第二铰接点相连接,所述下滑杆与所述下横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下横杆与所述第一竖杆之间通过第三铰接点相连接;/n用作多个所述闭环杆机构之间同步联动的平行杆机构;/n所述平行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贯穿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弯度的机翼,包括弯度不可变的机翼前段、可变弯度的机翼后缘段、机翼蒙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后缘段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翼肋关节,所述翼肋关节包括:
多个并排设置的闭环杆机构;
所述闭环杆机构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竖杆、上横杆、第二竖杆、下滑杆与下横杆,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上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杆与所述第二竖杆之间通过第一铰接点相连接,所述第二竖杆与所述下滑杆之间通过第二铰接点相连接,所述下滑杆与所述下横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下横杆与所述第一竖杆之间通过第三铰接点相连接;
用作多个所述闭环杆机构之间同步联动的平行杆机构;
所述平行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贯穿多个所述闭环杆机构中的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连杆贯穿多个所述闭环杆机构中的第三铰接点;
用作驱动多个所述闭环杆机构俯仰转动的剪叉机构;
所述剪叉机构包括互相铰接的两根剪叉杆、两个第一滑块、两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上并分别与两根所述剪叉杆的一端相铰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上并分别与两根所述剪叉杆的另一端相铰接;
以及
用作驱动所述剪叉机构伸长与缩短的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弯度的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两根所述剪叉杆的伸长,带动所述下滑杆相对所述下横杆产生滑动伸出以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钧徐钧恒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