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60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准备两片规格相同的钢化玻璃,将两片钢化玻璃贴合在一起并清洁其贴合面的灰尘;步骤S2:将两片钢化玻璃分隔开,将待涂层的针织布贴合在位于下方的钢化玻璃表面,重新贴合两片钢化玻璃形成三层夹层;步骤S3:加热三层夹层,在加热过程中逐步将针织布进行多次绷紧整平;步骤S4:配制涂层溶液,在针织布加热完毕后打开位于上方的钢化玻璃;步骤S5:将涂层溶液刷涂到针织布表面,涂层溶液刷涂完毕后,重新贴合两片钢化玻璃并进行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制备的针织布涂层面料中,涂层与针织布之间更容易结合起来,且涂层与针织布结合紧凑稳固,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层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针织面料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面料和纬编针织面料。针织面料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但是经编针织物与纬编织物相比,经编针织布延伸度有限,通常是横向稍微有一些,纵向几乎没有;而经编针织布纵向与横向都有较好的延伸性,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延伸性,使得针织面料的涂层变得异常困难。经检索,申请公布号为CN10708369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截取合适长度的针织布和底布;步骤二:将底布上卷定型;步骤三:将针织布与底布使用胶水进行复合;步骤四:对步骤三所得的复合针织布的针织布面进行涂层;步骤五:将涂层完成的复合针织布的底布与针织布进行分离,即可得到介绍的涂层针织布。该设计通过使用底布复合的方式解决了针织面料不易直接涂层的难题,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涂层效果好。但是上述专利设计的针织布涂层面料在设计制备过程中操作不够合理,涂层与针织布结合不够紧密稳固,长期使用后容易分离,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准备两片规格相同的钢化玻璃,将两片钢化玻璃贴合在一起并清洁其贴合面的灰尘;步骤S2:将步骤S1中所述的清洁后的两片钢化玻璃分隔开,并将待涂层的针织布贴合在位于下方的钢化玻璃表面,然后重新贴合两片钢化玻璃,形成三层夹层;步骤S3:对步骤S2中所述的三层夹层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逐步将针织布进行多次绷紧整平;步骤S4:配制涂层溶液,并在针织布加热完毕后,打开位于上方的钢化玻璃;步骤S5:将步骤S4中配制完成的涂层溶液刷涂到针织布表面,涂层溶液刷涂完毕后,然后重新贴合两片钢化玻璃并进行加热;步骤S6:重复进行步骤S3,待涂层溶液固化后打开两片钢化玻璃,将针织布与涂层从钢化玻璃表面分离出来,得到涂层针织布。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钢化玻璃表面使用清洗剂进行刷洗,直至钢化玻璃表面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下流。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两片钢化玻璃贴合压强为35~60帕。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三层夹层的加热温度为55~65摄氏度,加热时升温速率为2~5摄氏度/分钟,恒温时间为15~25分钟。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针织布的绷紧整平次数为2~4次,整平时间间隔为10~15分钟。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涂层溶液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氯乙烯中的任意比例混合物。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涂层溶液刷涂使用量为15~25克/平方米。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两片钢化玻璃贴合压强为15~30帕。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三层夹层的加热温度为45~55摄氏度,加热时升温速率为2~5摄氏度/分钟,恒温时间为35~55分钟。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以两片规格清洁后将针织布贴合夹紧起来,然后进行加热处理,再进行整平绷紧处于,使得针织布更加平整,然后再将涂层溶液刷涂到针织布表面;(2)通过重新贴合两片钢化玻璃后进行加热,促进涂层与针织布结合固化,涂层固化后再打开两片钢化玻璃,将针织布与涂层从钢化玻璃表面分离出来,得到涂层针织布;本专利技术设计制备的针织布涂层面料中,涂层与针织布之间更容易结合起来,且涂层与针织布结合紧凑稳固,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一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准备两片规格相同的钢化玻璃,将两片钢化玻璃贴合在一起并清洁其贴合面的灰尘;步骤S2:将步骤S1中所述的清洁后的两片钢化玻璃分隔开,并将待涂层的针织布贴合在位于下方的钢化玻璃表面,然后重新贴合两片钢化玻璃,形成三层夹层;步骤S3:对步骤S2中所述的三层夹层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逐步将针织布进行多次绷紧整平;步骤S4:配制涂层溶液,并在针织布加热完毕后,打开位于上方的钢化玻璃;步骤S5:将步骤S4中配制完成的涂层溶液刷涂到针织布表面,涂层溶液刷涂完毕后,然后重新贴合两片钢化玻璃并进行加热;步骤S6:重复进行步骤S3,待涂层溶液固化后打开两片钢化玻璃,将针织布与涂层从钢化玻璃表面分离出来,得到涂层针织布。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钢化玻璃表面使用清洗剂进行刷洗,直至钢化玻璃表面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下流,步骤S2中,两片钢化玻璃贴合压强为35帕,步骤S3中,三层夹层的加热温度为55摄氏度,加热时升温速率为2摄氏度/分钟,恒温时间为15分钟,步骤S3中,针织布的绷紧整平次数为2次,整平时间间隔为15分钟,步骤S4中,涂层溶液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氯乙烯中的任意比例混合物。本实施例中,步骤S5中,涂层溶液刷涂使用量为15克/平方米,步骤S5中,两片钢化玻璃贴合压强为15帕,步骤S5中,三层夹层的加热温度为45摄氏度,加热时升温速率为2摄氏度/分钟,恒温时间为35分钟。实施例二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准备两片规格相同的钢化玻璃,将两片钢化玻璃贴合在一起并清洁其贴合面的灰尘;步骤S2:将步骤S1中所述的清洁后的两片钢化玻璃分隔开,并将待涂层的针织布贴合在位于下方的钢化玻璃表面,然后重新贴合两片钢化玻璃,形成三层夹层;步骤S3:对步骤S2中所述的三层夹层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逐步将针织布进行多次绷紧整平;步骤S4:配制涂层溶液,并在针织布加热完毕后,打开位于上方的钢化玻璃;步骤S5:将步骤S4中配制完成的涂层溶液刷涂到针织布表面,涂层溶液刷涂完毕后,然后重新贴合两片钢化玻璃并进行加热;步骤S6:重复进行步骤S3,待涂层溶液固化后打开两片钢化玻璃,将针织布与涂层从钢化玻璃表面分离出来,得到涂层针织布。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钢化玻璃表面使用清洗剂进行刷洗,直至钢化玻璃表面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下流,步骤S2中,两片钢化玻璃贴合压强为40帕,步骤S3中,三层夹层的加热温度为58摄氏度,加热时升温速率为3摄氏度/分钟,恒温时间为15分钟,步骤S3中,针织布的绷紧整平次数为3次,整平时间间隔为14分钟,步骤S4中,涂层溶液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氯乙烯中的任意比例混合物。本实施例中,步骤S5中,涂层溶液刷涂使用量为20克/平方米,步骤S5中,两片钢化玻璃贴合压强为20帕,步骤S5中,三层夹层的加热温度为50摄氏度,加热时升温速率为3摄氏度/分钟,恒温时间为40分钟。实施例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准备两片规格相同的钢化玻璃,将两片钢化玻璃贴合在一起并清洁其贴合面的灰尘;/n步骤S2:将步骤S1中所述的清洁后的两片钢化玻璃分隔开,并将待涂层的针织布贴合在位于下方的钢化玻璃表面,然后重新贴合两片钢化玻璃,形成三层夹层;/n步骤S3:对步骤S2中所述的三层夹层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逐步将针织布进行多次绷紧整平;/n步骤S4:配制涂层溶液,并在针织布加热完毕后,打开位于上方的钢化玻璃;/n步骤S5:将步骤S4中配制完成的涂层溶液刷涂到针织布表面,涂层溶液刷涂完毕后,然后重新贴合两片钢化玻璃并进行加热;/n步骤S6:重复进行步骤S3,待涂层溶液固化后打开两片钢化玻璃,将针织布与涂层从钢化玻璃表面分离出来,得到涂层针织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准备两片规格相同的钢化玻璃,将两片钢化玻璃贴合在一起并清洁其贴合面的灰尘;
步骤S2:将步骤S1中所述的清洁后的两片钢化玻璃分隔开,并将待涂层的针织布贴合在位于下方的钢化玻璃表面,然后重新贴合两片钢化玻璃,形成三层夹层;
步骤S3:对步骤S2中所述的三层夹层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逐步将针织布进行多次绷紧整平;
步骤S4:配制涂层溶液,并在针织布加热完毕后,打开位于上方的钢化玻璃;
步骤S5:将步骤S4中配制完成的涂层溶液刷涂到针织布表面,涂层溶液刷涂完毕后,然后重新贴合两片钢化玻璃并进行加热;
步骤S6:重复进行步骤S3,待涂层溶液固化后打开两片钢化玻璃,将针织布与涂层从钢化玻璃表面分离出来,得到涂层针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钢化玻璃表面使用清洗剂进行刷洗,直至钢化玻璃表面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下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两片钢化玻璃贴合压强为35~60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国徐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迅达亿针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