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凌专利>正文

一种家用下肢抬高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48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生活技术领域的一种家用下肢抬高装置,包括支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铰接有活动板机构一,所述活动板机构一的右侧铰接有活动板机构二,且通口内设置有与活动板机构一底部连接的调节装置,所述活动板机构一底部的支撑块右侧设置有与活动板机构二底部支撑块连接的往复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人员根据需要手动转动驱动手轮,进而带动转杆转动,进而通过连杆一带动活动板机构一中的支撑框右端向上,进而抬起使用人员的大腿,同时活动板机构一中的支撑框右端向上通过往复驱动机构使活动板机构二随之向上,对使用人员的下肢进行抬高的同时实现抬高高度的调整,提高使用舒适性的同时可调性高,大大满足使用人员的不同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下肢抬高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
,具体为一种家用下肢抬高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下肢创伤或术后患者常出现肢体肿胀、关节疼痛等并发症,阻碍伤肢功能的康复,长久将会导致关节功能下降,且随着时间延长,甚至造成功能障碍。而患肢抬高利于加快血液、淋巴回流,改善循环,可较好减轻肢体肿胀,缓解疼痛,促进引流,有效促进伤肢功能的恢复,且简便有效,已成为下肢创伤或术后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部分使用人员会在家中使用下肢抬高装置来进行锻炼,但是现有的家用下肢抬高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1、可调节性差,难以根据使用人员需要灵活调整,舒适度欠佳;2、功能单一,只能起到单一的抬高作用,降低了使用人员的恢复速度和恢复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家用下肢抬高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下肢抬高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下肢抬高装置,包括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铰接有活动板机构一,所述活动板机构一的右侧铰接有活动板机构二,所述活动板机构一和活动板机构二结构相同,且活动板机构一和活动板机构二相对称,所述支板内靠左侧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通口,且通口内设置有与活动板机构一底部连接的调节装置,所述活动板机构一和活动板机构二底部靠右侧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纵向的支撑块,所述活动板机构一底部的支撑块右侧设置有与活动板机构二底部支撑块连接的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板顶部、活动板机构一顶部和活动板机构二顶部均设置有多组结构相同的束缚件。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机构一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部前侧开设有横向的空腔,所述支撑框前后侧内壁之间从左至右等距活动设置有多组转轴,且多组转轴的前端均贯穿支撑框前侧内壁并通过轴承与空腔的前侧内壁活动连接,多组所述转轴外壁前端均固定套设有链轮,且链轮位于空腔内,多组所述转轴外壁均固定套设有辊体,所述辊体位于支撑框前后侧内壁之间,且辊体圆周外壁环形阵列均匀设置有按摩凸起,多组所述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框的前侧外壁左侧固定设置有保护壳,且保护壳内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贯穿保护壳后侧和支撑框前侧并延伸至空腔内,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与最左侧的转轴前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镶块,所述镶块个数为两组,且两组镶块分别固定在通口内腔左侧前后端,所述通口的右侧内壁前后侧均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螺杆,且两组螺杆均处于两组镶块之间,前后侧所述镶块之间纵向活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位于两组螺杆的左方,所述转杆的前端贯穿前侧镶块并固定设置有驱动手轮,所述转杆外壁前后侧均固定套设有主动锥齿轮,且前后侧螺杆外壁的左端均固定套设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两组所述螺杆外壁均螺纹套设有移动块,且移动块滑动设置在通口内,前后侧所述移动块相背一端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连杆一,且前后侧连杆一相对一侧右端分别与活动板机构一底部的支撑块前后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活动板机构一底部的支撑块右侧的固定框体,所述固定框体的左侧内壁底部中央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设置有微型伺服电机,且微型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底板并与转动盘的底部圆心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位于底板上方,转动盘的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转杆,且转杆外壁活动套设有拉杆,且拉杆的右端与滑板的左侧中央铰接,所述滑板滑动设置在固定框体内,所述滑板的右侧中部固定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右侧贯穿固定框体右侧并与连接块的左侧中部固定,所述连接块的前后侧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有连杆二,前后侧所述连杆二相对一侧右端分别与活动板机构二底部的支撑块前后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顶部的束缚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个数为两组,且两组安装块分别固定在固定板顶部前后侧,前后侧所述安装块顶部均固定设置有束缚带,且前侧束缚带上设置有魔术贴一,且后侧束缚带上设置有与魔术贴一配合的魔术贴二。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顶部设置有垫体,所述垫体位于束缚件内侧,所述支板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支板顶部右侧开设有凹槽。一种家用下肢抬高装置的使用方法:S1:在使用时,使用人员躺在固定板上,将大腿搭在活动板机构一上,小腿搭在活动板机构二上,通过固定板、活动板机构一和活动板机构二上的束缚件中的两组束缚带进行固定;S2:使用人员根据需要手动转动驱动手轮,进而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通过两组主动锥齿轮带动两组从动锥齿轮同步同方向转动,进而使两组螺杆同步同方向转动,从而使两组移动块在螺杆外壁向左侧移动,进而通过连杆一带动活动板机构一中的支撑框右端向上,进而抬起使用人员的大腿,同时活动板机构一中的支撑框右端向上通过往复驱动机构使活动板机构二随之向上,对使用人员的下肢进行抬高的同时实现抬高高度的调整(同理,反向转动驱动手轮,则活动板机构一中的支撑框右端向下);S3:在抬高后,当使用人员需要进行锻炼时,通过驱动微型驱动电机,微型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转动拉动拉杆左右往复移动,进而使滑板左右往复移动,滑板带动活动柱左右往复移动,进而连接块带动两组连杆二左右往复移动,进而使活动板机构二中的支撑框的右端往复上下运动,实现对使用人员的腿部锻炼;S4:在使用时,通过驱动活动板机构一和活动板机构二中的保护壳内的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带动其中的一组转轴,其中的一组转轴转动,通过其外壁的链轮和传动链条的配合带动多组转轴同步同方向转动,进而使辊体转动,辊体转动通过其外壁的按摩凸起对使用人员的腿部进行按摩,保证使用人员使用舒适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使用人员血液流动,更好的促进使用人员恢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使用人员根据需要手动转动驱动手轮,进而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通过两组主动锥齿轮带动两组从动锥齿轮同步同方向转动,进而使两组螺杆同步同方向转动,从而使两组移动块在螺杆外壁向左侧移动,进而通过连杆一带动活动板机构一中的支撑框右端向上,进而抬起使用人员的大腿,同时活动板机构一中的支撑框右端向上通过往复驱动机构使活动板机构二随之向上,对使用人员的下肢进行抬高的同时实现抬高高度的调整,提高使用舒适性的同时可调性高,大大满足使用人员的不同需要;2)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微型驱动电机,微型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转动拉动拉杆左右往复移动,进而使滑板左右往复移动,滑板带动活动柱左右往复移动,进而连接块带动两组连杆二左右往复移动,进而使活动板机构二中的支撑框的右端往复上下运动,实现对使用人员的腿部锻炼,提高使用人员伤肢功能的恢复速度和恢复质量;3)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活动板机构一和活动板机构二中的保护壳内的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带动其中的一组转轴,其中的一组转轴转动,通过其外壁的链轮和传动链条的配合带动多组转轴同步同方向转动,进而使辊体转动,辊体转动通过其外壁的按摩凸起对使用人员的腿部进行按摩,保证使用人员使用舒适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使用人员血液流动,更好的促进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下肢抬高装置,包括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的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右侧铰接有活动板机构一(3),所述活动板机构一(3)的右侧铰接有活动板机构二(6),所述活动板机构一(3)和活动板机构二(6)结构相同,且活动板机构一(3)和活动板机构二(6)相对称,所述支板(1)内靠左侧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通口(4),且通口(4)内设置有与活动板机构一(3)底部连接的调节装置(5),所述活动板机构一(3)和活动板机构二(6)底部靠右侧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纵向的支撑块(7),所述活动板机构一(3)底部的支撑块(7)右侧设置有与活动板机构二(6)底部支撑块(7)连接的往复驱动机构(8),所述固定板(2)顶部、活动板机构一(3)顶部和活动板机构二(6)顶部均设置有多组结构相同的束缚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下肢抬高装置,包括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的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右侧铰接有活动板机构一(3),所述活动板机构一(3)的右侧铰接有活动板机构二(6),所述活动板机构一(3)和活动板机构二(6)结构相同,且活动板机构一(3)和活动板机构二(6)相对称,所述支板(1)内靠左侧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通口(4),且通口(4)内设置有与活动板机构一(3)底部连接的调节装置(5),所述活动板机构一(3)和活动板机构二(6)底部靠右侧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纵向的支撑块(7),所述活动板机构一(3)底部的支撑块(7)右侧设置有与活动板机构二(6)底部支撑块(7)连接的往复驱动机构(8),所述固定板(2)顶部、活动板机构一(3)顶部和活动板机构二(6)顶部均设置有多组结构相同的束缚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下肢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机构一(3)包括支撑框(31),所述支撑框(31)内部前侧开设有横向的空腔(32),所述支撑框(31)前后侧内壁之间从左至右等距活动设置有多组转轴(33),且多组转轴(33)的前端均贯穿支撑框(31)前侧内壁并通过轴承与空腔(32)的前侧内壁活动连接,多组所述转轴(33)外壁前端均固定套设有链轮(36),且链轮(36)位于空腔(32)内,多组所述转轴(33)外壁均固定套设有辊体(34),所述辊体(34)位于支撑框(31)前后侧内壁之间,且辊体(34)圆周外壁环形阵列均匀设置有按摩凸起(35),多组所述链轮(36)通过传动链条(37)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框(31)的前侧外壁左侧固定设置有保护壳(38),且保护壳(38)内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39),所述微型电机(39)输出端贯穿保护壳(38)后侧和支撑框(31)前侧并延伸至空腔(32)内,所述微型电机(39)输出端与最左侧的转轴(33)前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下肢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镶块(51),所述镶块(51)个数为两组,且两组镶块(51)分别固定在通口(4)内腔左侧前后端,所述通口(4)的右侧内壁前后侧均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螺杆(52),且两组螺杆(52)均处于两组镶块(51)之间,前后侧所述镶块(51)之间纵向活动设置有转杆(56),所述转杆(56)位于两组螺杆(52)的左方,所述转杆(56)的前端贯穿前侧镶块(51)并固定设置有驱动手轮(55),所述转杆(56)外壁前后侧均固定套设有主动锥齿轮(58),且前后侧螺杆(52)外壁的左端均固定套设与主动锥齿轮(58)啮合的从动锥齿轮(57),两组所述螺杆(52)外壁均螺纹套设有移动块(53),且移动块(53)滑动设置在通口(4)内,前后侧所述移动块(53)相背一端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连杆一(54),且前后侧连杆一(54)相对一侧右端分别与活动板机构一(3)底部的支撑块(7)前后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下肢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机构(8)包括固定在活动板机构一(3)底部的支撑块(7)右侧的固定框体(81),所述固定框体(81)的左侧内壁底部中央固定设置有底板(82),所述底板(82)底部固定设置有微型伺服电机,且微型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底板(82)并与转动盘(8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凌
申请(专利权)人:方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