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康复器械皮肤变形补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产生二次伤害、训练效果好、实现下肢轴向和径向双向补偿的下肢康复器械皮肤变形补偿结构。
技术介绍
研究表明,下肢在康复训练的运动过程中,皮肤是弹性变形量均值在5cm左右,且在下肢的轴向及径向两个维度均有形变。目前,国内外现有的下肢康复医疗器械,没有重视对下肢运动过程中的皮肤变形进行补偿处理,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易对患者受损的关节及皮肤进行二次伤害;此外单向的运动补偿并不能完全满足皮肤变形补偿的需要,需要在结构设计上实现下肢皮肤轴向及径向的双向补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产生二次伤害、训练效果好、实现下肢轴向和径向双向补偿的下肢康复器械皮肤变形补偿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康复器械皮肤变形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补偿机构包括小腿左主杆和小腿右主杆,所述小腿左主杆与小腿左分杆经小腿左杆连接件相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康复器械皮肤变形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补偿机构包括小腿左主杆和小腿右主杆,所述小腿左主杆与小腿左分杆经小腿左杆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小腿右主杆与小腿右分杆经小腿右杆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的小腿左主杆和小腿右主杆的内侧均设有磁耦合气缸,磁耦合气缸的光轴的两端分别经气缸支撑座固定在小腿左主杆和小腿右主杆上,磁耦合气缸的运动原件与直线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支撑轴承外圈经直线轴承套与小腿变形补偿组件相连接,所述的小腿变形补偿组件包括壳体、轴承滑板、轴承摩擦套、轴承挡块,所述的壳体、轴承滑板和轴承摩擦套呈同弧度的圆弧形,轴承摩擦套的弧长小于壳体和轴承滑板的弧长,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康复器械皮肤变形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补偿机构包括小腿左主杆和小腿右主杆,所述小腿左主杆与小腿左分杆经小腿左杆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小腿右主杆与小腿右分杆经小腿右杆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的小腿左主杆和小腿右主杆的内侧均设有磁耦合气缸,磁耦合气缸的光轴的两端分别经气缸支撑座固定在小腿左主杆和小腿右主杆上,磁耦合气缸的运动原件与直线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支撑轴承外圈经直线轴承套与小腿变形补偿组件相连接,所述的小腿变形补偿组件包括壳体、轴承滑板、轴承摩擦套、轴承挡块,所述的壳体、轴承滑板和轴承摩擦套呈同弧度的圆弧形,轴承摩擦套的弧长小于壳体和轴承滑板的弧长,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小腿左主杆和小腿右主杆内侧的直线轴承套相连接,圆弧形的轴承滑板的下侧面前端设有前卡接凸起,轴承摩擦套的下侧面后端设有后卡接凸起,后卡接凸起的前侧面设有卡接槽,圆弧形的壳体的前端卡接在轴承滑板的下侧面并与前卡接凸起的后端面相接触,圆弧形的壳体与轴承滑板的后端伸进轴承摩擦套下侧面的卡接槽内实现轴承摩擦套与壳体和轴承滑板之间的套合,所述的轴承挡块设在轴承摩擦套的前端面,轴承挡块与轴承摩擦套的前端面相连接并伸至轴承滑板的前端面与轴承滑板相接触,通过轴承挡块对轴承滑板进行限位,最终实现轴承摩擦套沿着外壳和轴承滑板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玉峰,杨云龙,孙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哈迈科威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